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咕咚,你怎么了?快起来!"石叮当使劲摇晃着晁咕咚。"热,热死我了!"晁咕咚睁开眼,有气无力地说。石叮当抬头看看天,一轮大太阳正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我也热死了,喵喵怪,咱们找个地方凉快凉快吧!"喵喵怪点头同意。正好路边有家旅馆,三人赶紧钻了进去。

  • 标签: 军团菌 鲍特菌 炸鸡腿 奈瑟菌 霍乱菌 沙门菌
  • 简介:食用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第五大作物。随着食用生产规模的扩大,病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食用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引起食用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寄主范围、病害发生率以及发病症状,阐明了食用病害防治研究现状。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病害的防治方法,为食用栽培、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食用菌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害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志贺的流行原因、转变过程及抗药过程,以便临床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中心在2008年5月~2010年10月期间,通过对腹泻粪便分离进行志贺菌株的检测,根据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的处理原则和诊断标准,为患者进行菌株耐药性和血清型分型的分析。结果检测出志贺134株,其中,74株为D群宋内志贺,占55.2%;有56株B群福氏,占41.8%2株;A群痢疾志贺,占1.5%;2株C群鲍氏志贺,占1.5%患者经过药敏试验结果福氏志贺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心素、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等药物产生敏感;宋内志贺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产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等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志贺的发源地不同,其耐药性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地方性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用药。防止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几率。目前笔者所在地志贺群分布大多以福氏志贺居多,但近些年宋内志贺的数量有所增加。志贺耐药菌株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 标签: 血清分型 药敏试验 志贺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酸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为进一步揭示虾类的腐败机理,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海捕鹰爪虾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过程中细菌总数(APC)和细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海捕鹰爪虾的初始细菌总数分别为4.20Log10CFU·g-1和3.60Log10CFU·g-1,南美白对虾的初始细菌总数明显高于鹰爪虾(P〈0.05);贮藏过程中两种对虾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在第4天达到106CFU·g-1的货架期上限水平。在南美白对虾初始相中,革兰氏阴性为优势,其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有Aeromonas(气单胞)、Pseudomonas(假单胞)和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分别占26%、21%和10%;在鹰爪虾初始相中,也是革兰氏阴性占优势,其中Pseudomonas、Aeromonas和Shewanella(希瓦氏)比例较高,分别占28%、16%和12%。在贮藏过程中,两种对虾细菌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南美白对虾的优势腐败为Pseudomonas和Aeromonas,而鹰爪虾的优势腐败为Pseudomonas和Shewanella。

  • 标签: 对虾 冷贮 细菌总数 细菌菌相
  • 简介:据Science[2016,353(6303):1434-1437.]和ScienceImmunology[2016,1(3):eaai7732-eaai7732.]报道,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证实,由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产生的一种酶能够保护线虫和哺乳动物等动物肠道免受有害细菌的攻击,并且对它如何做到这一点提供重要的认识。该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益生菌用于抵抗艰难梭(Clostridiumdifficile)等非常危险的病原,其中艰难梭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一种主要原因。

  • 标签: 肠道细菌 病原菌 有益细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哺乳动物 艰难梭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尿培养中分离的病原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尿液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对有尿路感染症状尿液培养出细菌的229例患者进行尿液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并对细菌的耐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路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190株)为主(82.9%),分列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72.6%)、铜绿假单胞(7.9%)、肺炎克雷伯(4.7%);革兰阳性球菌(39株)以粪肠球(31.7%珈屎肠球菌(46.2%)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耐药性较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治疗预防应选用酶抑制剂等耐药性低的药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路感染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酸组成对白念珠与光滑念珠的鉴别意义。方法: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5株白念珠和4株光滑念珠的脂肪酸,以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光滑念珠与白念珠在脂肪酸的成份与含量上明显不同,光滑念珠不含亚麻酸(C18:3),且不饱和脂肪棕榈油酸(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比值不同(白念珠皆小于1.3,光滑念珠除1例为1.2外,余皆大于3.9);C16:0与硬脂酸(C18:0)的比值(白念珠皆大于2.7,光滑念珠皆小于1.1);C16:1和油酸(C18:1)的比值(白念珠皆小于0.5,光滑念珠大于0.7)。结论:气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白念球菌与光滑念珠化学分类鉴定。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鉴定 光滑念珠菌 白念珠菌
  •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流行病学,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NICU于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间收治的237例患者分离致病菌的情况及其感染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采集并分析326份标本,包括146份痰标本、87份血液标本、46份尿液标本、28份大便标本及19份脑脊液标本.结果326份标本中,有细菌生长32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78株,阳性率54.94%,其中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不功杆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107株,阳性率33.0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真菌感染39株,阳性率12.04%.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感染和尿路感染.结论加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细菌监测,及时发现群分布,合理使用抗生素,消除医院内的易感染因素,对有效控制NICU感染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医院病原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为医院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58例病原感染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微生物分析仪对这458例患者的感染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了解感染多重耐药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本次共计检测出458株细菌,其中有187株多重耐药,标本类型为体液、血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尿液,占比分别为36.46%、12.23%、24.45%、26.86%;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有CREC、CRKP、CRPA、CRAB、MRSA,占比分别为19.43%、10.26%、6.33%、0.87%、3.93%。在革兰氏阴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其主要原因为这两种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重耐药感染的病菌。这些细菌主要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结论:临床上要根据病原的耐药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尽可能避免多重耐药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医院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从连翘茎、叶中分离内生细菌,可以丰富植物的内生资源,开发潜在的抑药物。本实验将经表面消毒的连翘茎段与叶片接种至营养琼脂平板,得到连翘内生细菌群,并分离得到内生细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抑活性指示,采用扩散培养法,检测分离得到内生细菌的抑活性。我们从连翘中分离得到5株内生细菌,叶片三株编号为FSL-1、FSL-2、FSL-3,茎段两株编号为FSS-1、FSS-2,五株菌株均为革兰阴性杆菌。经检测,FSL-2菌株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活性。

  • 标签: 连翘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重肺部感染的群分布以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于临床上对抗生素的合理利用以及对治愈率的提升。方法对22009012年31月到22012014年51月6180335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分离的3455297株菌株利用纸片扩散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鉴定以及细菌培养。结果在6202358例患者当中有989106例患者属于多重肺部感染,达到了近%5016.1%的比例。而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白念珠属于病原中的前四位。结论肺炎克雷伯、白色念珠、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属于常见的多重肺部感染病原,感染病例中占有多数的是65岁以上的患者,最常见的是呼吸科患者。

  • 标签: 多重肺部感染 菌群分布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分布及耐药状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8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儿童细菌性肺炎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试验。分别对2009和2010年本院细菌性肺炎的细菌菌株构成比及细菌株耐药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本组肺炎细菌产ESBLs检出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892例受试者中共计135例患儿检出病原,检出率为15.13%,共检出病原10种、155株。其中,革兰阴性(G-)为64.52%(100/155),革兰阳性(G+)为35.48%(55/155)。检出细菌株以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为主,分别占总菌株的22.58%,17.42%,14.84%,13.00%和10.97%。2009和2010年细菌菌株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铜绿假单胞、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均超过80.0%,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77.0%。2010年检出细菌株耐药率高于2009年,2009和2010年细菌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G-中,共检出产ESBLs40株,检出率为32.79%。结论细菌性肺炎普遍耐药,而且产ESBLs也有一定程度流行。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肠道谱分析在粪便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择 2019 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腹泻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象,并选取 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选用成型软便,而研究组选用的是稀糊粪便,对两组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处理,对比两组 致病菌数量、粪便涂片杆菌/球菌比例。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粪便当中,克雷伯属、志贺属、铜绿假单胞、变形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杆菌 /球菌比例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粪便细菌学检验中,运用肠道谱分析的方式进行分析,能够掌握到腹泻患者群的情况,寻找出菌群失调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对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肠道菌谱 粪便细菌学 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7.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利福平外,MRSA、MRCNS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MSSA)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产超广谱D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检出率为42.9%;产ESBLs和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嗜麦芽窄食单胞排列第2位。结论HAP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高于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MRCNS的检出率与该院2005年检出率相近;产ESBLs肺炎克雷伯的检出率比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稍高。HAP患者中MRSA、MRCNS、产ESBLs肺炎克雷伯细菌耐药率比2008年本市平均水平低,建议各地区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情况数据库。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细菌耐药性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通过牛津杯法,从250株分离自开菲尔颗粒的乳酸中筛选出1株有较好抑活性的菌株,通过对个体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对比,确定此株为乳酸乳球菌,命名为L11。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抑活性,该菌株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的抑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抑菌物质为非蛋白成分,属于类细菌素,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不敏感,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 标签: 开菲尔 乳酸乳球菌 分离鉴定 类细菌素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感染的病原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细菌感染患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其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01年以前新生儿细菌感染检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随着年代推移,CNS、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等条件致病菌感染呈增加趋势。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和诺氟沙星对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等耐药率相当高;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卡那霉素的敏感率较高,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等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哌拉西林钠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假单胞对大多数抗菌药呈现耐药。结论:CNS、肠杆菌、铜绿假单胞等机会致病菌成为新生儿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新生儿常见病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是有效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抗菌药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