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基础,论文介绍了电力负荷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基本原理,通过对变量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福建建阳地区为例分析历史数据,采用EXCEL回归模型的求解方法,证明拟合曲线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度、实用性。能够作为福建建阳电力公司进行负荷预测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电力负荷预测 线性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免疫荧光和层析对于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效果,旨在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24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检测方法的不同,分成免疫荧光组(n=62)和免疫层析组(n=62),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结果免疫荧光组的男性阳性率为30.77%,免疫层析组的男性阳性率为20.00%,则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χ2=0.4308,P>0.05);免疫荧光组的女性阳性率为28.57%,免疫层析组的女性阳性率为10.64%,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χ2=4.8600,P<0.05)。免疫荧光组的敏感性为86.67%,免疫层析组的敏感性为46.67%,则两组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异明显(χ2=5.4000,P<0.05)。结论对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而言,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较好,方便快捷,且检出率和敏感性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沙眼衣原体 感染 免疫荧光 免疫层析 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免疫层析技术(GI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作为金标准检测15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GIc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5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1%,CMIA阳性检出率为12.5%,GICA为12.7%。CMIA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9.89%,阴性预测值为99.01%。GIcA灵敏度为98.35%,特异性为99.77%,阳性预测值为98.35%,阴性预测值为99.77%。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可以提到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检验 CMIA GICA
  • 简介:为快速求解潮流计算问题,文章给出一种基于整体同步并行计算模型(BulkSynchronousParallelComputingModel,BSP)的全节点并行迭代算法。在利用佩奇排序实现并行机制的基础上,用图数据模型实现了电力网络全节点的并行的潮流迭代计算。基于实际电网算例和国际标准算例进行验证,其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在常规服务器上实现万级节点系统百毫秒级、十万节点秒级、百万节点10s级的计算速度,极大提升现有EMS系统的计算分析效率。

  • 标签: 图论 图数据库 图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 图数据模型 佩奇排序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3年某地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性,以指导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以2013年某地5个县区相关四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为基础资料,应用秩和比比较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3年某地五个不同县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Ⅴ>Ⅲ>Ⅰ>Ⅳ>Ⅱ,除Ⅱ与其他四个县区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两两县区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差,其他县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提高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OPV、JEV和M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保护性抗体滴度水平。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加强免疫 接种率 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酶联免疫法测定抗-HI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自愿在我中心进行艾滋病哨点检测的2310例人员,对其先后进行金标和酶联免疫抗-HIV测定,分析其结果。结果经检测得知,金标和酶联免疫进行血样二次复检后阳性率分别为0.216%、0.173%;而免疫检测后,确诊为阳性的患者为2例,假阳性率分别为0.087%、0.045%,两组对比后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金标的假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但是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灵敏度高以及可行性较高的特点,为临床检测艾滋病提高有效的依据,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式,或者是可以将两种检测方式联合诊断,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金标法 酶联免疫法 抗-HIV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酶联免疫与金标检测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抽取的血清标本2327例,均行酶联免疫和金标进行初步筛查,再行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进行确证。观察检测结果。结果ELIEA和金标梅毒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07%和0.73%,差异不显著(p>0.05),且ELIEA检测梅毒的准确度为96%,显著高于金标(p<0.01)。结论ELIEA检测梅毒的准确度较高,且具有自动化的优势,在术前和输血前血清样本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而金标具有检测迅速的优势,在大量血清样本初筛中的适用性较强。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法 金标法 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血HIV检测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期间选取100例疑似血HIV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化学发光检测,随后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结果化学发光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5.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5.00%;酶联免疫吸附敏感性为77.50%、特异性为60.00%、漏诊率为22.50%、误诊率为40.00%,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测血HIV时,需首先化学发光,从而提高诊断价值性。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HIV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对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病因将其分为T1DM组21例,T2DM组105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8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CLISA)及免疫(IB)进行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对受试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其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T1DM组的GADA(54.5%)和IB(8.6%)明显高于T2DM组(15.6%、4.3%)及对照组(3.0%、4.0%),此外T1DM组的IAA(37.6%)和IB(23.3%)明显高于T2DM组(29.7%、18.0%)及对照组(0%、12.0%),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的GADA与IA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对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相对更为准去,可以达到对于糖尿病分型的准确判断,并过对于合理干预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抗体 免疫印迹法 胰岛素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与免疫胶体金在梅毒检验中的优劣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0例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至本院就诊及住院的患者,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5mL,待血清析出后,30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先给予所有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进行梅毒检验,继而给予免疫胶体金复检。就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加以分析与比较。结果经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后,共有22例(1.83%)患者为阳性;再经免疫胶体金检验后,共有15例(1.25%)患者为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梅毒检验时,酶联免疫吸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免疫胶体金,但为了确保梅毒确诊率,还应在结合患者各方面资料及其他检测方法加以综合判断。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免疫胶体金法
  • 简介:企业作为处于时代最前沿、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微观主体,其成长路线既反映了自身发展及其所处产业领域的演进规律,也是洞悉时代最新变化、把握经济最新趋势的绝佳工具。新经济时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诸多前沿科技领域诞生了大量应用新技术、新模式的企业,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出了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非线性成长路线。

  • 标签: 非线性成长 企业成长 工业经济时代 演变 微观主体 环境变化
  • 简介:在气田开发过程中,气井无阻流量是评价气井产能、制定合理生产制度最重要的依据之一。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是陈元千教授利用四川16口气井的稳定试井数据,采用平均α值的方法建立的一点无阻流量计算公式。开发实践发现,该公式对不同的气田计算的无阻流量仍可能带来较大的误差。以川东地区30余年稳定试井资料为基础,利用最优化对一点产能公式进行改进。经比较,最优化方法获得的一点公式比平均α获得的一点公式计算的无阻流量误差更小,对产能评价更可靠。

  • 标签: 最优化求解 非线性GRG一点法求解 稳定试井 产能评价 无阻流量
  • 简介:新兴产业自身发展拥有爆发性增长的势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是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独角兽是新兴产业实现指数型成长的基础,其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着传统产业,以技术与模式双重创新实现非线性增长,呈现出平台化、生态化的发展特征,较强的辐射性能够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裂变式发展;其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呈爆发性、群体性、颠覆性的高技术。

  • 标签: 非线性 新兴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 高成长企业 传统产业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母体外周血DNA并预测其胎儿RHD血型。方法:采集96例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前诊断确诊为RHD阴性孕妇外周血,使用免疫磁珠和血液DNA提取试剂盒(QIAgeneDNA)抽提母体外周血DNA用以提取胎儿DNA。通过测定母体血浆中的SRY和STR来证实是否获得胎儿DNA,同时使用荧光定量PCR(RQ-PCR)扩增胎儿RHD基因外显子7,预测胎儿RHD血型。结果:通过免疫磁珠,胎儿DNA的总提取量提高了1.8倍。配对四格表2检验结果显示免疫磁珠在准确度方面与QIAgeneDNA法相较,妊娠早期(≤14周)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中晚期(〉14周)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使用免疫磁珠提取DNA预测胎儿RHD血型时,有86例结果与胎儿RHD血清学方法鉴定一致,使胎儿RHD血型预测的准确率高达89.6%。结论:使用免疫磁珠提取胎儿DNA不仅能够改善胎儿DNA的总提取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妊娠早期胎儿RHD血型预测的准确率,为RHD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试验基础。

  • 标签: 免疫磁珠法 母体外周血DNA RHD血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的检出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单位进行检测的艾滋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检测艾滋病抗体,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艾滋病抗体,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现阳性患者22例,阳性检出率73.3%(22/30);实验组发现阳性患者29例,阳性检出率96.7%(29/30),阳性检出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敏感率100%、对照组敏感率84.6%。结论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比较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检出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换元对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进行求解,丰富了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且该方法适用于更多形式的非线性项的微分方程。

  • 标签: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换元法 通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RT-PCR)检测和ELISA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