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牙齿病理移位患者正畸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精心治疗,37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牙齿病理性移位 患者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1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对其不同病理类别的病例诊断以及病理结果与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经过统计,100例女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病例类别主要包括功能性失血、器质性出血以及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⑵子宫内膜病理,人数比例所占最多40~50岁阶段患者。结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当在B超、宫腔镜检测常规手段基础上对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进行检查,才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重要诊断方式。

  • 标签: 异常子宫出血 病理诊断 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观察实施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transfusionprotocol,MTP)对抢救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效果。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妇产科大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MTP进行抢救,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抢救成功率、各种成分血(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结果观察组有1例发生DIC,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平均成分输血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3例发生DIC,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实施MTP能够减少妇产科大出血患者DIC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成分输血输注量,与传统输血方案比较为大出血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大量输血方案 妇产科 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成分血合理使用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9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随机组与计划组,随机组依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发血,计划组由输血科参与制订输血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3h计划组与随机组比较,PLT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随机组,PT、APTT则比随机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以及单采血小板联合应用及合理配比能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纠正凝血障碍,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救治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输血治疗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脉冲射频神经病理疼痛患者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疼痛患者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性疼痛 治疗疗效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出血术后再出血防治措施。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血压出血患者215例,术后再次出血23例。结果23例再出血患者,15例选择再次手术,5例保守治疗,3例自动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3年,4例能生活自理,16例致残生活不能自理,3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术前评估患者颅内血肿状态、控翻血压平稳、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加强术后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再出血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预防
  • 简介:疼痛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不愉快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1],根据疼痛持续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痛.慢性痛一个危害广泛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美国和欧洲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受到慢性痛影响.慢性痛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医学界当前研究热点.病理情况下,机体疼痛如中枢和外周性痛、神经病理痛、内脏痛等发生慢性化,又被统称为慢性痛[1].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如羟自由基)及其转化产物活性氮(如过氧亚硝酸盐)与炎性痛、神经病理痛[2]、内脏痛[3]及化疗引起疼痛[4]密切相关.活性氧代谢紊乱,易导致慢性神经病理发生[5].

  • 标签: 活性氧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荧光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临床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民常子宫出血病人,通过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进行了病理诊断与分析。结果其中79例子宫内膜有功能改变。81例与正常月经周期内膜相似;其余36例病理诊断证实子宫内膜有器质性病变。结论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不同期子宫内膜判断,对临床诊断具有关键依据并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病理黄疸对心肌影响。方法对157例病理新生儿黄疸(观察组)和126例生理性黄疸(对照组)新生儿血清进行同步检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变化对比。观察组和对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无病理异常。结果新生儿病理黄疸急性期心肌酶学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LDH1、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CTn-I)阳性分别为观察组91.01%和对照组4.41%,两组结果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黄疸可能会引起心肌损害[1]。随着黄疸好转,综合治疗后,心肌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心肌酶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对2例急性脑叶出血患者在行CT检查后行GRE-T2*WI检查,并随访患者出血CT血肿情况,分析其中关联性及可能预测作用。GRE发现脑叶都有多个微量出血,在跟踪观察可以看到均出现出血,虽然其出血不一定是同一部位再出血。应用GRE-T2*WI技术可早期预测部分脑叶出血患者出血,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脑叶出血 GRE-T2*WI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性创伤患者接受大量输血临床治疗后其机体凝血功能改变情况。方法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大量输血治疗严重性创伤患者共4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血细胞相关以及血凝相关指标,并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判定接受大量输血治疗对严重性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影响。结果PLT指标水平术后1d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3d与术前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P<0.05);HCT指标水平于术后1d、3d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HGB指标水平术后1d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d与术前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APTT、PT和TT各项数值术后3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术后1d,但是均未达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针对严重性创伤患者接受大量输血治疗后,因其血小板数量大大减少,凝血因子活力下降,机体凝血功能也相对下降,应做好相关指标监测,以免发生血障碍等不良状况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大量输血 严重性 创伤患者 凝血功能 影响创伤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较多,是导致多数人群死亡的原因 严重性的创伤患者如果出现流血过多,就会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大量减少,极易导致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应用光照疗法新生儿病理黄疸患儿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4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光照疗法加上细心观察、精心护理,不仅能提高新生儿病理黄疸治愈,而且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 标签: 光照疗法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以光疗为主几种治疗方案对患有病理黄疸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上对新生儿病理黄疸选择正确、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近三年内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232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8例。第一组用光疗+茵栀黄口服液+肝药酶诱导剂口服用药进行治疗;第二组用光疗+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进行治疗;第三组用光疗+白蛋白进行治疗;第四组光疗+茵栀黄口服液+贝达飞+白蛋白进行治疗。四组治疗时间均为一周。一周后测定新生儿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全身黄染情况,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估哪一组治疗方法最佳。结果四组患儿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地下降、黄染情况也有明显减轻。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第四组和其余三组治疗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其治疗效果优于其余三组。结论以光疗为主,联合茵栀黄、贝达飞和白蛋白等药物制剂治疗方案,对新生儿病理黄疸具有最优治疗效果,可推荐临床上对新生儿病理黄疸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光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倾向或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2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者经过平均2.5周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出院均很满意。结论我院采用正确、有效护理干预,积极、乐观护理服务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达成良好护患关系,并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所以提高护理技巧和服务态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键。

  • 标签: 出血倾向 血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38例脑出血患者,女23例,男38例,平均年龄59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降温治疗、止血药和血液凝固药、抗菌药物等治疗方法。结果38例患者经我院精心治疗均好转。结论内科治疗出血可以取得较为理想效果,值得临床医学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出血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68例高血压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系统术后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痊愈52例,重残3例,轻残4例,因颅内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给予高血压出血患者子系统全面的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致残及死亡,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722.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5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出血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30例高血压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依症进行药物止血和降压治疗。整理分析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总结高血压出血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因止血效果不佳再出血患者3例(50.0%),因术后血压波动显著而再次出血患者2例(33.3%),原因不明1例(16.7%)。结论止血效果不佳及术后血压波动较大为高血压出血患者治疗后再出血主要因素,应于治疗过程加强监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该病症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43例患者使用镇静治疗观察和护理。结果恢复良好19例(44.2%),残8例(18.6%),重残6例(14.0%),植物生存1例(2.3%),死亡8例(18.6%)。结论通过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严密监测镇静效果,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能够达到更好镇静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凝血-抗凝、功能联合检测诊断血栓、出血性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疾病患者共计30例,设置为DIC组;选取疑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疾病患者共计30例,设置为疑似DIC组;选取高凝倾向性患者共计30例,设置为高凝倾向组;选取同期健康检查合格的人群共计30例,设置为健康对照组。对以上组别受检对象给予凝血-抗凝、功能联合检测。结果凝血因子Ⅷ活性检出值方面,DIC组、疑似DIC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血浆抗凝血活性检出值方面,DIC组、疑似DIC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D-二聚体检出值方面,DIC组明显高于疑似DIC组、健康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抗凝、功能联合检测能够对患者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进行真实客观评估,诊断血栓、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凝血 抗凝 纤溶功能 检测 血栓 出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