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引起的神经病变是神经发生病理改变最常的原因。而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又是糖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总数的60%以上,重者可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致死,严重地影响了糖尿患者的预后。为促进临床医生对其的掌握,笔者就近10年来的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检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自主神经病变与周围感觉神经之间受损的表现情况。方法选取100例糖尿患者,分析其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交感神经的皮肤反应测定水平。结果100例患者中神经的综合反馈异常率为60%,下肢综合资产率为40%,异常情况随着病程的增加逐步增加。病程大于3年的糖尿患者,双下肢神经异常率为40%。结论胫神经H状况的反射程度较高,周围神经病变较为敏感,总体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的病变问题。

  • 标签: 糖尿病自主神经 病变 感觉神经
  • 简介:摘要糖尿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多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包括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其中心血管功能障碍与全身麻醉的关系最密切。自主神经病变可限制血管内容量变化的代偿功能,并使患者心血管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诱导后低血压,甚至心源性猝死。麻醉手术过程中易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态,增加了麻醉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5年的糖尿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及下肢SSR总异常率均较高,且异常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病程>3年的糖尿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SSR的异常亦不可忽视,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周围神经功能状态。文网http//www.xzbu.com/6/view-6869194.htm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弥可保对糖尿自主神经病变(DAH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DAN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弥可保针500μg,静脉推注,每日2次,共2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弥可保针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两组后10周,均为口服,500μ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多汗、腹泻、便秘、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心脏自主神经测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大剂量弥可保对治疗DAN有一定疗效。

  • 标签: 弥可保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人(20例)、糖尿患者30例,同时进行SSR检测,记录潜伏期、波幅情况。结果糖尿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肢SSR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在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的自主神经病变的准确诊断更加困难,无证据可依,行SSR检测,则可及时早期做出诊断。

  • 标签: 交感皮肤反应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自主神经病变对心脏电生理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患者140例,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未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电生理检查阳性61例,所占比例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1%,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后会对心脏的电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对糖尿患者实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心脏电生理
  • 简介:对50例2型糖尿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周围感觉神经损伤(PN)
  • 简介:摘要目的对46例糖尿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试验进行分析,探讨心脏自主神经试验对糖尿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表现把糖尿患者分为糖尿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和糖尿不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行心脏自主神经试验,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糖尿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呼吸差,乏氏指数、30/15比值均低于不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结论心脏自主神经试验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掌握,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估糖尿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

  • 标签: 心脏自主试验 糖尿病 植物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简称为DCAN,是一种糖尿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这种病症没有特异性症状,所以诊断率低。糖尿的临床症状为运动不耐受、静息性心动过速、沉默性心肌缺血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症状,会加剧死亡风险。目前西医对糖尿的治疗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措施,主要是通过降糖、抗氧化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方法入手。我国对DCAN的研究历史深远,对这种病症的论述也相对较多,在治疗上主要从滋阴通脉、从益气温阳、宁心定悸以及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通过使用中医药方法能够有效改善DCAN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中医 病因病机 辨治论治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服用贝前列素钠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及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评价其治疗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收集2型糖尿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贝前列素钠40μg,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总疗程24w。运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及QT-d,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QT-d明显改善,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贝前列素钠可以提高HRV,改善QT-d,缓解自主神经症状,改善糖尿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研究的进展。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年龄≥60岁)120例,参照标准的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分为CAN组和非CAN组,并将RDW分为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比较各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CAN检出率为46.67%(56/120)。与非CAN组比较,CAN组年龄偏大、病程偏长、高血压比例、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N组RDW[(14.40±1.56)%]水平显著高于非CAN组[(12.29±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ValsalvaR-R比值、深呼吸心率差值、(立-卧)心率差值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卧-立)舒张压差、(卧-立)收缩压差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水平增高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CAN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CAN检出率较高,且RDW水平增高与CAN发生关系密切,可能是CAN发生的高危预测因子,临床应当加强RDW的检测,以评估CAN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糖尿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常见并发症,具有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及死亡率高的特征,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故糖尿自主神经的防治已愈加受到临床重视。肠道菌群作为一种环境因素,与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的预后。因此,探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糖尿自主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 标签: 糖尿病 肠道菌群 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的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的心悸范畴,20%—40%的糖尿患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早期为副交感神经异常,晚期累及交感神经。预后不良,5年死亡率高达60%,其中28%为猝死1。西医治疗多给予谷维素及多种维生素以营养神经,效果不理想。徐健主任医师认为糖尿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位在心、肝,肝气郁滞、气滞血瘀、心神失养是机关键,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在临床中应用解郁安神活血汤,效果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 解郁安神活血汤/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40例2型糖尿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对象,对其均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20例)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20例),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观察组SDNN、SDANN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2)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患者SDNN、SDANN、RMSSD均较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更低,P<0.05;结论 在糖尿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效果,对医师评估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诊断 动态心电图
  • 作者: 张丽娜 潘琦 黄薇 齐林 姚合斌 赵冬 吕肖锋 李洪梅 邢小燕 李全民 马力 邓微 李玉凤 王爱红 郭立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100730,北京市海淀医院内分泌科 100080,北京燕化医院内分泌科 102500,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04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科 101149,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700,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8,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9,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8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科,北京 102618,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 100035,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内分泌科 101200,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2型糖尿(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患病率,探讨CAN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1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根据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CAN组及非CAN组。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秩和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罹患CAN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T2DM患者共1 975例,CAN组患者1 236例(62.6%),非CAN组患者739例(37.4%)。与非CAN组相比,CAN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使用二甲双胍剂量较大,二甲双胍使用时间较长,接受高等教育的患者较少,合并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患者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CAN组T2DM患者比较,CAN组患者出现头晕和站立不稳、乏力、餐后饱腹感、尿频、夜尿、尿急和上半身出汗的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040,95%可信区间1.008~1.072,P=0.012)。结论北京地区T2DM患者CAN的患病率较高,常合并多种自主神经病变症状,增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对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眩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内,回顾性选取96例在本院诊治的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眩晕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为48例对照组与48例观察组。对照组施行符合医院护理程序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眩晕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两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自主神经病变眩晕患者,运用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可以帮助其控制眩晕程度,并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患者满意度高,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眩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低血糖及血糖波动对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T2DM)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收集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24 h平均血糖水平(24hMBG)、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血糖为3.9~10.0 mmol/L)时间(TI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血糖<3.9 mmol/L)时间(TBR)和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血糖>10.0 mmol/L)时间(TAR),计算患者总低血糖(血糖<3.9 mmol/L)比例和无症状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不伴心悸、头昏、饥饿、出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比例。根据CGMS结果及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将患者分为无低血糖组、有症状低血糖组和无症状低血糖组;根据Ewing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DCAN组和无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N-DCAN)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和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T2DM患者发生DCAN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42例T2DM患者。其中,无低血糖组为246例,有症状低血糖组为44例,无症状低血糖组为52例;DCAN组为214例,N-DCAN组为128例。DCAN的发病率为62.57%(214/342)。与N-DCAN组相比,DCAN组无症状低血糖比例更高(χ²=10.60,P=0.001);与无低血糖组(χ²=10.716,P=0.001)及有症状低血糖组(χ²=5.490,P=0.019)相比,无症状低血糖组DCAN发病率均更高。与N-DCAN组相比,DCAN组患者MAGE、24hMBG和TAR均更高,TIR更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症状低血糖和MAGE为T2DM患者发生DCAN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24(1.093,4.941)和1.456(1.245,1.723)。结论无症状低血糖和MAGE是DCAN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无症状低血糖 血糖波动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的患者,治疗组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给予硫辛酸(重庆药友制药)3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治疗,连续2周,同时接受中医针刺治疗;对照组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给予甲钴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弥可保注射液),维生素B110mg3次/d,连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症状的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比对照组68.2%高(χ2=15.79,P〈0.01)。HRV时域指标明显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硫辛酸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Rv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优于甲钴胺,对心率变异性的调节作用较强,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 标签: 依帕司他 甲钴胺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