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合并糖尿肾病(Ⅲ)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合并糖尿肾病(Ⅲ)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格列奈组(A组,100例)和门冬胰岛素30R组(B组,100例),疗程3个月,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为治疗目标;将血糖<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肌酐(Cr)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PG、2hPG及HbA1c、Cr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年龄≥60岁的2型糖尿合并糖尿肾病(Ⅲ)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对肾功能无影响。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应用瑞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瑞格列奈 糖尿病肾病 老年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合并糖尿肾病(Ⅲ)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合并糖尿肾病(Ⅲ)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瑞格列奈组(A组,100例)和门冬胰岛素30R组(B组,100例),疗程3个月,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为治疗目标;将血糖<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肌酐(Cr)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PG、2hPG及HbA1c、Cr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年龄≥60岁的2型糖尿合并糖尿肾病(Ⅲ)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对肾功能无影响。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应用瑞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瑞格列奈 糖尿病肾病 老年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患者尿毒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的糖尿肾病合并尿毒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四个领域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肾病患者尿毒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糖尿肾病作为糖尿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特点。糖尿肾病与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有关。糖尿患者机体中氧化自由基产生增加或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活力下降,可导致自由基的生成与机体抗氧化能力间失衡,肾组织发生氧化应激引起肾损伤,导致DN。了减少患者糖尿肾病并发症的出现,对已有糖尿肾病的患者延缓病情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糖尿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了92例老年糖尿肾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不具备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护理干预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提高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肾病 护理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及血清尿酸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對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在2型糖尿及慢性糖尿肾脏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血清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终末期糖尿肾病患者与非糖尿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组),另外选择非糖尿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肾病组)。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率低于非糖尿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率更低,糖尿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存活率
  • 简介: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对糖尿肾病伴水肿患者尿量、血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探寻治疗糖尿肾病水肿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方法。方法:将诊断为糖尿肾病,同时伴水肿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中药真武汤加味口服,观察疗程为14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量、水肿分级,检测血钾、血钙、血白蛋白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尿量、24h入量、体重、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24h尿量、体重、血清白蛋白、血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水肿完全消退时间短(P<0.05);(3)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低钾、低钠及低钙血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方能减轻糖尿肾病患者的水肿程度,升高血白蛋白,并能减少血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

  • 标签: 真武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在早期糖尿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8例早期糖尿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尿β2-MG和尿微量自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在血肌酐、血β2-MG、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变化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肾病疗效显著,而且使用时间越早使用临床疗效越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真武汤治疗Ⅳ脾肾阳虚型糖尿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脾肾阳虚型糖尿肾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用加味真武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24h尿蛋白总量、血清肌酐、血糖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治疗Ⅳ脾肾阳虚型糖尿肾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推广。

  • 标签: 加味真武汤 治疗 Ⅳ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13年5月~2016年4月接收的82例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前后各临床病理生理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临床病理生理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UN、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等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肾病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治疗全程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糖尿病情有效控制49例,1例出现皮肤感染,后处理后好转。治愈率为98%。结论在老年糖尿肾病治疗过程中,开展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后的心理状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且行血液透析的糖尿患者共110例,按照患者入院门诊编号尾数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36%,较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肾病患者的心理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给予患者积极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护士深思和研究。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的方法对糖尿肾病进行诊治并观察其诊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糖尿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医治方式,实验组使用中医方法,将两组的诊治结果采取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3.33%。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中医方法诊治糖尿肾病医治结果良好,可以在实际当中广泛的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糖尿病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糖尿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52例患者中,放弃治疗占11.54%;并发症引发死亡占5.77%;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占82.69%。结论糖尿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心理、饮食和并发症等护理,可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152例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肾病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各76例,对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13.16%vs.40.79%;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3.42%vs.71.05%,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发病率逐年上升,至2035年全世界糖尿人口将达到5.92亿1。糖尿肾病糖尿引起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目前,糖尿肾病的主要治疗策略为控制血糖、血压及应用ACEI/ARB类药物,但临床疗效欠佳。尽管目前糖尿肾病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其发生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相关,并据此研发了一些新的治疗药物。本文将针对糖尿肾病的新型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治疗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妊娠合并糖尿孕妇 43 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 2012 年 7 月至 2013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妊娠合并糖尿孕妇 43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h 血糖( 2hPG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研究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孕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护理干预 妊娠结局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