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冲方法在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的效果。方法将经鼻空肠营养营养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结果两组营养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管 冲管 脉冲式 直冲式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课与工作坊教育模式在炎症性病(IBD)患者实施家庭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消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接收治疗且出院后需留置营养实施家庭营养支持的IBD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头宣教及示范教育,研究组进行微课与工作坊的教育模式,比较出院前1天两组患者营养操作合格率和出院后1个月内患者营养导管堵率、意外拔率、误吸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营养操作的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高,实施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课与工作坊教育模式的教育能显著提高IBD患者实施家庭营养支持的掌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管饲家庭肠内营养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期营养支持在特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30例,予以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总结特重度烧伤患者营养给予的时机、途径的选择、营养的选择与固定、营养液的选择与输注、营养的管道护理等经验。观察有无发生营养非计划性拔,有无出现误吸、恶心、呕吐、腹泻;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后3、28 d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变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入院后12 h经营养持续输注0.9%氯化钠溶液(20 mL/h),入院后48 h改为输注营养液(20 mL/h),入院后72 h如患者未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成倍递增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在输注过程中做好营养的护理。本组除了2例患者出现腹胀外,其余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不适。所有患者经管营养,入院后28 d血清总蛋白为(63.39±5.16) g/L、血清白蛋白为(36.83±5.43) g/L、血红蛋白为(108.23±8.54) g/L、空腹血糖为(5.80±0.86) mmol/L,与入院后3 d[(56.97±5.40) g/L、(32.77±6.85) g/L、(102.07±14.31) g/L、(6.95±1.43) mmol/L]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2.55、-2.03、3.76, P值均小于0.05)。结论选择好管营养的时机,做好营养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是保证营养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烧伤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球麻痹并脑梗塞老年患者通过经鼻胃营养的治疗方法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经鼻胃营养治疗的球麻痹并脑梗塞老年患者,并利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归纳、总结了护理内容及其临床价值。结果对60例患者采取经鼻胃营养的护理方法,其护理满意度是100%;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在焦虑抑郁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球麻痹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鼻胃营养较为重要,但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抑郁症状,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和疗程,因而全面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球麻痹 脑梗塞 老年患者 护理 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食道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鼻营养的护理配合。方法:于2020年04月--2021年04月经鼻营养支持的100例食道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课题对象,将之分组干预,其中常规组50例普通护理,研究组50例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p

  • 标签: 食道胃底部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鼻管饲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通过胃癌病人的术后家庭营养支持,保持患者肠道的顺应性、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费用,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方法我院2010年度收治的90名患者随机抽取20名进行家庭化的营养。结论患者术后恢复好,均能接受下一阶段的放疗和化疗。

  • 标签: 胃癌术后 家庭化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用2种方法,探讨食管癌术后用鼻营养营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32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和营养组,营养组经鼻营养输入瑞素及流汁,营养组经中心静脉输入“全合一”,测定患者手术前后体重变化,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患者术后体重均下降,但营养组比组下降明显。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结论经鼻营养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营养支持费用低。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学 肠道营养 胃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肠管早期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将于我院诊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两组分别实施营养(观察组)和营养(对照组)并比较结果。结果:在并发症(导管并发症、腹胀腹泻、呼吸困难、二重感染、MODS)发生方面,观察组更低,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平均为(18.33±2.58)天、(22.32±2.15)天,观察组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早期营养治疗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自身痛苦,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鼻肠管 早期 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 简介:[目的]了解家庭营养主要照护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营养医院—社区—家庭持续性照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0名家庭营养病人的主要照护者,在病人出院前2d、出院后2周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调查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需求和需求方式。[结果](1)出院前2d,被调查者相关技术操作掌握程度低,82%照护者不知晓每次喂养前需监测胃潴留情况,60%~88%照护者不知晓营养前后需半卧位、喂养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现用现配、营养液要恒温、输注前后温开水冲、输入药物后需冲等相关知识;(2)出院前2d,30%~96%被调查者希望包括家庭营养液的选择、储存消毒方法、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处理、输注注意点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出院后2周,50%~70%照护者更需要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医护人员长期关注病人营养健康等内容;(3)出院前2d,80%以上照护者非常希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业人士咨询等教育途径以期尽快掌握相关技术知识;而出院后2周,照护者更倾向于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定期家庭随访(84%)、社区护士家庭访视(80%)的教育方式。[结论]家庭营养照护者对相关知识比较匮乏,需通过专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建立一种持续照护模式,保证病人在进行家庭营养时能得到专业的照护并且能及时找到相关专业人士解决遇到的问题。

  • 标签: 家庭营养 照护者 健康教育 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鼻营养营养支持用于胃癌手术治疗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行鼻营养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IgM、IgA、IgG)以及功能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均得到良好改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较明显,P<0.05。所有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鼻营养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得到恢复,效果优异且安全可靠,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鼻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胃癌手术 价值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胃营养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70例口腔肿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范围2019年4月-2020年5月,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营养液顿服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开始然后按照情况调整加量持续泵入对其进行经鼻胃营养,并予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护理后TSF、AMC以及Hb水平经对比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护理后PA和ALB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肿瘤术后患者采用营养营养支持效果良好,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确保顺利实施营养

  • 标签: 鼻胃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营养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8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分别采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并注意滴注速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早期采用营养,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同时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结论在细致的护理下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更符合生理,给药方便,有助于维持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 标签: 食管癌 肠内营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