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定抵押权在何时成立?是在建设工程合同订立之时?还是在工程竣工之日?抑或在债权形成之时?对此问题,理论上少有论述,法律上更无明确规定,而这关系到上述位序的确定,因此,很有必要予以确定。

  • 标签: 《合同法》 法定抵押权 物权 债权 担保物权人 优先受偿权
  • 简介:基于照顾体系逻辑的规范目的之考虑,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规制对象应定位为,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对监管部门的责令采取改正措施故意地保持拒不改正的态度,但对其引发的严重情节仅仅存在过失的情形。本罪的首要属性应是过失的结果犯,而非故意的结果犯。对故意地去造成严重情节的行为,原则上应当肯定其具备相关犯罪的保证人地位,进而通常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既遂或未遂)与相关犯罪(例如诈骗罪)的法规竞合。故意地造成了严重情节的行为,只有在极其例外的情形下,才可能认定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 标签: 规范目的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结果犯
  • 简介:对《合同法》286的理解与适用,一直是民法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通过比较分析,该条所规定权利的性质实为建设工程优先权,并有其构成要件、实行方式、与抵押权竞合及与消费者权利冲突时的处理办法等问题需要研究。

  • 标签: 建设工程优先权 《合同法》 行使 适用 竞合 抵押权
  • 简介:因立法中缺乏明确理论基础的指导,《合同法》286规定的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定性不明,导致实务操作中出现诸多混乱,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争论即是其一。比较国外立法例,应以增值理论构建我国《合同法》286的规范设计基础,就我国的现状,应明确勘察人、设计人、发包人聘请的工程师、向发包人申报的分包人、无效合同中工程验收合格的实际施工人等可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主体。

  • 标签: 承包人 优先受偿权 不动产优先权 增值理论
  • 简介:优先权是物权中的一种,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实践操作中,起着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然而我国法律中却没有明确的关于优先权的规定.本文比较了几个主要国家法律的规定,对我国的做法给以参考.对于建筑物的优先受偿权的性质,由于世界的主要国家的物权体系建构不一样,导致了对于它的认定也有一些区别.在美国法与法国法中,它是一种优先权;而在德国法中则是一种抵押权.从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沿革以及对于现实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将我国的优先受偿权认定为是优先权.

  • 标签: 比较法 优先权 担保物权
  • 简介:“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的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以上两款是我国票据法10规定的内容。该条的规定理论上将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混在一起,使票据关系受票据原因关系的影响,违背了公认的票据法原理,实践中也难以操作,从而限制了票据的流通。该条的规定被认为是我国票据法的一大败笔,因此有对其加以探讨的必要。一、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的一般法理:票据的无因性票据是适应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支付、汇兑、融资等事项的简捷性、安全性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有价证券。自票据产生时起.围绕票据的运用就产生了两种

  • 标签: 票据法 第十条 票据关系 票据原因关系
  • 简介:今年夏天,CBA标志性的人物之一巴特尔终于如愿以偿,离开北京加盟新疆。为了脱下北京队球衣,巴特尔绞尽脑汁:2005~2006赛季和北京队一年约满后,因为《全国篮球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7规定"运动员合同期满后,该运动员的所在单位享有注册优先权,效力1~3年优先权为12个月,4~6年为24个月,7~9年为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管理办法 优先权 巴特 俱乐部 合同期满
  • 简介:刑法356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的,从重处罚。”而刑法651款又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案件既符合刑法65一般累犯的规定,

  • 标签: 法律适用问题 刑法 非法持有毒品罪 刑罚执行 从重处罚 有期徒刑
  • 简介:《担保法》自公布以来,其在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发展市场经济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适用过程中,《担保法》中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0年通过了《担保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在弥补法律漏洞,解决法律条文的冲突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保证方式以连带责任保证为通常方式,还是以一般保证为通常方式;保证期间到底能否中断,是保证制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着保证人的权益,但我国《担保法》及其解释对此问题并没有解决。该局面不利于保证制度的发展,立法机关应加以完善。

  • 标签: 保证方式 保证期间 中断
  • 简介:为了保护占有,《物权法》245规定了占有返还请求权与占有妨害请求权,以及相应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将占有返还请求权的存续期间限定为1年。其中,占有返还请求权与占有妨害请求权性质上属于物上请求权,统称占有保护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则属于侵权请求权。本文结合学理与判例对该条文的解释与适用进行评注,列陈两类占有保护请求权的适用前提与法律效果,厘清占有保护与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并分析245与其他规范的体系关联。

  • 标签: 占有保护 占有侵夺 占有妨害 损害赔偿
  • 简介:我国《物权法》的两个条文涉及到了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但条文过于简略,对于不可量物侵害的构成要件和救济方式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全面,在司法实践中不易操作。本文介绍了美国私人妨害制度和德国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对同一问题的解决路径,着重对构成要件和救济方式进行剖析,对完善我国不可量物侵害的制度设计和方法或有所裨益。

  • 标签: 不可量物侵害 利益平衡方法 衡量补偿请求权
  • 简介:《物权法》关于抵押权的设立采取了二元化的立法模式。在登记生效主义立法模式下,只有"须经登记"的抵押权;在登记对抗主义立法模式下,则有"经登记"的抵押权和"未经登记"的抵押权。如何确立"须经登记"的抵押权、"经登记"的抵押权和"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之间的优先受偿顺位规则,《物权法》199在修正和继承其前身中非但没有趋于精致,而且失之错误。对其不足,应在说理的基础上适时予以修正。

  • 标签: 抵押权 登记立法主义 优先受偿顺位
  • 简介:新刑法270中关于“遗忘物”,“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等的表述易与民法有关条款的规定造成歧解,有关这方面的争论已引起理论界的注意。本文拟对本条侵占罪的有关问题予以探讨。一、侵占罪的主要特征(一)犯罪客体及犯罪对象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财物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民财物,它必须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行为人已合法持有,这一点是成立侵占罪的要素和前提,也是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重要标志。它包括:1、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这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代替保管的财物,所谓他人,是指其他个人,不应包括国家或者单位。因为如果是国家或者单位委托行为人代为保管财物,而行为人非法占为已有,

  • 标签: 新刑法 职务侵占罪 遗忘物 代为保管 行为人 犯罪客体
  • 简介:<正>要旨BGHZ50,45(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民事判例集50卷,45页以下)a)保留所有权的买方,将仍处于供货方的所有权保留之下的物品依据《德国民法典》929930的规定出让给某个善意第三人作为担保,那么,该第三人即成为间接占有人。b)该间接占有人将该物品依据《德国民法典》929931出卖给另

  • 标签: 《德国民法典》 所有权保留 联邦最高法院 占有人 价值冲突 善意第三人
  • 简介:对危险责任的规制,以非穷尽列举加上小的一般条款为宜。高度危险责任的一般条款与诸如《侵权责任法》7这样的指导性条款隐含冲突。对“高度危险”这个不确定概念,应以例示方式或说明性法条加以束缚。危险物责任与危险活动责任没有区别规制的必要。相较《民法通则》123,由《侵权责任法》697273构成的高度危险责任规整,不能算是成功的改造。

  • 标签: 高度危险 一般条款 危险作业 危险物 危险活动
  • 简介:摘要:依据《民法典》832款的规定,适用法人人格否认要求满足主体要件、行为要件、结果要件以及因果关系要件,但不强调行为人主观之故意。法人人格否认与加速到期制度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都发挥了一定功能,但也存在区别。此外,“法人人格否认”具有多重价值属性。文章结合国外与国内的理论和实践,对“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争议,包括对资本显著不足的适用、举证责任的分配、执行程序中的适用以及适用主体的范围做进一步梳理和探讨。

  • 标签: 法人人格否认 构成要件 法理基础 适用争议
  • 简介:摘要:依据《民法典》832款的规定,适用法人人格否认要求满足主体要件、行为要件、结果要件以及因果关系要件,但不强调行为人主观之故意。法人人格否认与加速到期制度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都发挥了一定功能,但也存在区别。此外,“法人人格否认”具有多重价值属性。文章结合国外与国内的理论和实践,对“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争议,包括对资本显著不足的适用、举证责任的分配、执行程序中的适用以及适用主体的范围做进一步梳理和探讨。

  • 标签: 法人人格否认 构成要件 法理基础 适用争议
  • 简介:《合同法》286以象征性意义“沉睡”了两年多,终于被最高院法释[2002]16号司法解释唤醒了。“286的“醒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是法律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合同法》286的司法解释明确地规定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的受偿,这

  • 标签: 建设工程价款 抵押权 《合同法》 中国 司法解释 法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