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第二产妇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结论保护会阴的同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的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地通过阴道口,此是预防会阴撕裂的关键。正确地娩出胎肩,此时仍应注意保护会阴。

  • 标签: 第二产程 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对产妇分娩第二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且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1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产妇第二取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对照组取仰卧位。结果观察组第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可缩短产妇第二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 体位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1到201-1共176例产妇患者。参照组第二采取常规的体位。观察组第二采取自由体位。结果观察组的第二时间明显的比参照组第二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6.8%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3.63%,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让产妇自由体位生产不仅可以缩短产妇第二时间,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减少产妇的疼痛,提高产妇的认可与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第二产程产妇 自由体位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妇第二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抽取住院初产妇16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心理护理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80例,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结果第二平均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用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顺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可以缩短第二,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提高分娩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第二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第二刺激乳头对产妇结局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口已经开全而进入第二的60例产妇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第二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加刺激乳头,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剖宫产例数、使用催产素例数、胎儿宫内窘迫例数、第二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阴道分娩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结论对第二产妇给予乳头刺激的效果较好,可促使产妇的分娩,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情况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第二产程 刺激乳头 产妇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产妇第二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及舒适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2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产妇第二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侧卧位、蹲位、坐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蹲坐位。对照组产妇采取床头抬高30°的截石位分娩。比较2组第二的长度及产后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第二较对照组缩短(P〈0.01),产后双下肢酸痛、麻木不适较对照组显著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第二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缓解分娩体位的不适。

  • 标签: 第二产程 体位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第二会阴按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一2022年4月足月初产妇128名,其中对照组60名,采用常规方法接产;观察组68名,在常规接产的基础上于第二采用指法按摩会阴体。观察对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会阴水肿、会阴疼痛情况的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会阴水肿、会阴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第二产程 会阴按摩 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临产(inlabor)开始的标志是有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规律宫缩一般以每次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为准。第二(secondstageoflabor)又称胎儿娩出期。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一段时间。初产妇约需l~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l小时。

  • 标签: 分娩期 产妇 第二产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剖宫产并发症等对母婴的影响,并探究如何减少第二剖宫产。方法随机性的抽取了70例第二剖宫产孕妇,并回顾性分析该70例在手术指征以及并发症等差异,同时设置70例第二剖宫产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第二延长时间对母体和婴儿的影响。结果第二组(研究组)采取剖宫产最主要的因素是婴儿胎头的位置不正常,而且也存在羊水粪污染率较大,而且胎儿体重较大,当第二时间加大时,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大。结论采取第二剖宫产,产妇和婴儿的危险系数比较大,应该尽量减少采用第二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第二产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针对产妇第二中出现异常的情况,使用急诊剖宫产和产钳助产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选取本院妇产科接受入院的110例在第二中均出现异常的产妇资料来分析,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区分成为产钳助产小组60例,剖宫产小组50例。通过在实践中进行比较和观察两个小组的产妇在从决定到分娩的区间分别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产钳祖产小组在从决定到出生区间、产褥感染比率、产后出血率、婴儿窒息率的统计数据都明显比剖宫产小组要低(p<0.05),两个小组在软产道撕裂、婴儿擦伤、婴儿肺炎、头皮血肿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产妇第二出现异常的时候,通过低位产钳能够处理婴儿头位难产的情况,从而减少剖宫产的情况。

  • 标签: 产钳助产 剖宫产 第二产程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第二侧卧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10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第二中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第二中采用侧卧位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第二中引导产妇使用侧卧位进行分娩,不仅能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也能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第二产程 侧卧位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第二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足月分娩实例112例,第二中,对照组56例行抬高床头30。的截石位分娩,研究组56例行侧卧位、半卧位、坐位、蹲位等自由体位,比较2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状况、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2组在产后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产程时长(37.5±11.8)min及新生儿窒息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第二时自由选择分娩体位,能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重视。

  • 标签: 第二产程 自由体位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二剖宫产的46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46例,比较两者母婴结局之间的差别。结果第二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第一产程剖宫产的发生率(P<0.01)。结论第二剖宫产增加母婴发病率,尽量避免第二行剖宫产。

  • 标签: 第二产程 剖宫产 母婴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产妇第二异常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顺利分娩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第二异常的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价观察组第二异常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同时胎方位异常、脐带异常、产力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产妇第二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新生儿体质量、胎位因素、脐带长度、宫缩乏力,在发生此类问题后,应作出及时的诊断,根据产妇和胎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妇 分娩 影响因素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在第二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70例第二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作为观察组,另选70例第一产程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均按照抗生素的单独应用或者联合应用来进行治疗,以此来比较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否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头位置异常发生率比对照组略高,其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中,切口延裂、手取胎盘以及产妇血尿检查方面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羊水性状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与单独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二应用剖宫产,容易导致子宫切口的延裂以及术后血尿情况。为了减少第二剖宫产患者的数量,需要充分重视第一产程的异常情况,并对胎先露情况进行观察,结合头位分娩的评分来进行考量。

  • 标签: 剖宫产 第二产程 临床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也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二生剖宫产。本篇论文通过对133例剖宫产病例(其中55例第二生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记录分析。

  • 标签: 剖宫产 第二产程 手术指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第二剖宫在第一产程的产时特点及母婴并发症,探讨如何减少第二剖宫产。方法对第二剖宫产246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行第一产程剖宫产2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内科并发症。比较两组剖宫产在第一产程的产时特点以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第二剖宫产的孕妇产时特点为潜伏期及活跃期延长,宫颈口扩张延缓或停滞,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胎方位异常,胎膜早破及继发性宫缩乏力;母婴并发症子宫切口撕伤、腹部切口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比第一产程剖宫产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多,尽量避免第二剖宫产,降低母婴的并发症。认真观察产程、运用产程图及头位分娩评分法,及时发现并处理难产因素是主要预防第二剖宫产的措施。

  • 标签: 第二产程剖宫产 并发症 产时特点 硬膜外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