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低位咬合是指牙齿在主动萌出后保持静止,而相邻牙齿持续萌出,随着骨骼的生长,牙齿面低于平面的现象。低位咬合最常见于儿童,以下颌第二磨牙多发。牙齿发生低位咬合的年龄越早,其导致的咬合问题越严重。本文从第二磨牙低位咬合的病因和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第二磨牙低位咬合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槽粘连 牙,乳 低位咬合 第二乳磨牙 生长和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隐形义齿代替活动义齿维持第二磨牙早失缺隙的效果。方法对第二磨牙已脱落的遗留间隙直接取印模,制作缺隙处隐形义齿,用隐形义齿维持乳牙早失的缺隙,直到第二磨牙萌出。结果38例患者用隐形义齿缺隙保持器维持第二磨牙早失缺隙l~4年后,第二双尖牙均顺利萌出,无缺隙变小,无对合牙伸长及牙列拥挤等现象出现。结论隐形义齿能有效地保持第二磨牙早失缺隙并恢复一定的后牙咀嚼功能,而且制作方便、体积小,患者愿意佩戴。

  • 标签: 第二乳磨牙 早失 隐形义齿
  • 简介:第二磨牙正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一般不被患者所认识,大部分在因牙列不齐就诊时被发现,部分甚至是在矫治后期或结束因第二磨牙萌出异常才出现。笔者收集28例第二磨牙正锁病例,将矫治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口腔门诊就诊发现第二磨牙正锁病例28例,

  • 标签: 第二磨牙 矫治后 门诊就诊 2009年 牙列不齐 萌出异常
  • 简介:目的评价正畸拔除第二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I类错牙争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磨牙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二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 标签: 第三磨牙 牙萌出 第二前磨牙 正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常规完善根管治疗上颌第二磨牙治疗失败的MB2,为患者解除痛苦。方法选择110颗常规完善根管治疗失败患牙通过改良的梯形开髓洞形,根管口定位去除髓底预计位置的部分牙本质,寻找根管口,去除根管近中壁突起牙本质,减小冠三分之一的弯曲探查MB2。结果110,找到95例,未完全扩通7,8例未找到拔除。结论熟练掌握MB2根管口的定位根管型态减少遗漏是提高第二磨牙根管治疗技巧和根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颌第二磨牙MB2 梯形开髓洞型 根管口定位 根管形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不同牙位不同部位的龋损中,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属特殊类型。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位于牙列末端、紧邻牙龈且朝向远中,导致其视野窄,隔湿效果不佳,临床操作困难。本文就可能用于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的治疗方法和相关材料做一综述。                         

  • 标签: []第二磨牙 远中 颈部 治疗
  • 简介:本文报道1例由于下颔第三磨牙阻生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外吸收的病例。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丝影像学检查,发现易被诊断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颈部深龋导致的牙髓根尖周病实为牙根外吸收.拔除患牙后证实了诊断的正确性。临床工作中为了避免误诊或漏诊.应建立正确识别阻生智牙造成邻牙牙根吸收的意识.注意借助各种临床及辅助手段仔细检查。本病例提示应早期拔除异常萌出的智牙,以保护第二磨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 标签: 牙根吸收 阻生牙 下领智牙 下颌第二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组(18例)和非拔牙组(18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 标签: 第二前磨牙拔除非拔牙矫治萌出间隙第三磨牙倾角
  • 简介:本文报告1例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自体移植病例。利用数字化外科、微创拔牙等技术将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取出后即刻自体移植至原第二磨牙区,同期将自体骨粉填入移植牙颊侧和远中骨缺损区,弹性固定移植牙。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即刻动度I度,骨缺损得到填充修复。术后6个月行根管治疗,1年后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移植牙愈合良好。下颌支内阻生磨牙自体移植至缺失磨牙区可以成为自体牙移植术的适应证。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阻生第二磨牙 数字化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一磨牙缺失后以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的正畸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第一磨牙缺失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的正畸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矫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拔除第一磨牙的矫治完成时间在20~40个月之间,平均矫治完成时间为(25.6±3.3)个月。矫治后,患者前后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列中线对齐,拔牙间隙关闭,第二磨牙牙根平行于第二磨牙牙根,上下颌牙齿尖窝关系较好。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患者治疗后无明显第二磨牙牙根及齿槽骨吸收等。结论对于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来说,采取第二磨牙前移代替的方式进行矫治,即可保证功能性,又可改善患者的美观性,效果显著。

  • 标签: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前移代替 正畸治疗
  • 简介:16岁女性患者.主诉下颌第二磨牙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疼痛,检查发现其病因为下颌第二磨牙前倾阻生。本文报告了一种简单的利用正畸弹性分牙圈直立阻生磨牙的方法。

  • 标签: 阻生下颌磨牙 正畸分牙圈
  • 简介:1、病例选择:选择23例,均为第一恒磨牙残冠或残根的病人,其中男10名,女13名,年龄在13~17岁。拔除残冠残根后开始正畸治疗。2、方法:①正轴带环的制作:取直径0.5mm不锈钢丝,在一端3mm处弯成90°角,将端点焊在颊面管上。将不锈钢丝放置颊侧...

  • 标签: 第二恒磨牙 近中移动 第一恒磨牙 正畸治疗 不锈钢丝 残冠残根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临床检出率以及手术显微镜在提高上颌磨牙临床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63颗上颌第一磨牙,27颗上颌第二磨牙,以及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55颗上颌第一磨牙,20颗上颌第二磨牙,2颗上颌第三磨牙,分别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结果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率分别为28.6%和3.7%;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率分别是61.8%和25%;对上颌第一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χ2=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上颌第二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率进行Fisher确切概率值检测,单侧比较值为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有助于提高上颌磨牙MB2的临床检出率,选择显微根管治疗有助于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手术显微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小儿磨牙大面积缺损后,利于预成冠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对其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6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42例小儿乳牙龋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树脂充填后预成冠修复,对照组则采用树脂充填治疗。分别对两组磨牙治疗后的6个月,一年,2年的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估。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在6月修复体的脱落率为0,一年的脱落率为4.76%,2年的脱落率为9.52%,对照组21例患者在6月修复体的脱落率为4.76%,一年的脱落率为19%,2年的脱落率为3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磨牙大面积龋坏时,预成冠的修复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解剖外形和咬合关系,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磨牙 预成冠 树脂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形式桩核冠修复体对上颌第二磨牙折裂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需要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形式根管桩系统进行对照比较,观察折裂模式。结果钴铬合金铸造桩和石英纤维桩在折裂模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根管桩系统与对照组抗折性能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为临床合理选择桩核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15岁。主诉:前牙开(牙合)。一、临床检查1.口外:面部不对称,下颌右偏,凹面型,高角,面下1/3过长。2.口内:双侧磨牙关系完全近中,全牙列反(牙合),、X线检查侧位片显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高角,开(牙合)。正位片显示下颌右偏。左手腕显示:Fishman骨骼成熟指数SMI为11。

  • 标签: 下颌第二磨牙 手术矫正 畸形 骨性 拔除 面部不对称
  • 作者: 刘晔 王雪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17,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下颌第二磨牙在牙弓后段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受到第三磨牙以及牙弓后段拥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阻生受到广泛关注。下颌第二磨牙阻生常表现为近中阻生,影响咀嚼效率,与下颌第一磨牙邻接不良而继发龋病、牙周病及牙根吸收。由于下颌第二磨牙位于牙弓末端,传统正畸治疗方法难以施加矫治力,是正畸治疗的难点。本文就其病因及正畸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下颌第二磨牙 近中阻生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颌磨牙间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治疗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110例,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全冠修复联合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全冠修复的治疗方法,1年后进行复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5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治愈3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61.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联合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方法治疗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颌磨牙间垂直型食物嵌塞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第二磨牙游离缺失 食物嵌塞 修复方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