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1-趾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设计应用第1-趾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1例11指,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46岁,平均32.5岁;3例采用第1-第1趾动脉供血,8例采用第1-第2趾动脉供血;对3例指腹创面残留的患指修复创面同时桥接了指掌侧固有动脉;其中1例合并屈肌腱缺损切取皮瓣时携带第2趾趾短伸肌腱。术前应用CDU探测血管类型为Gilbert I型,皮瓣面积为1.5 cm×5.0 cm~3.0 cm×8.0 cm,供区采用小腿全厚皮片加压植皮。随访资料来自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结果本组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温、痛、触觉恢复,外形不臃肿,手指功能恢复良好,远、近侧指骨间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皮瓣TPD为5~11 mm,平均8 mm。足部供区创面I期愈合10例,1例植皮近趾蹼处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远期随访植皮区耐磨,不妨碍行走,无破溃发生。结论应用第1-趾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覆盖创面的同时可携带肌腱、可桥接指掌侧固有动脉等优点,疗效满意。

  • 标签: 第1跖背动脉 趾背动脉 外科皮瓣 手指 指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第1动脉-第2趾胫侧动脉蒂串联皮瓣修复同手指两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3月-2020年5月,采用第1动脉-第2趾胫侧串联皮瓣修复同手指两处软组织缺损创面8例。致伤原因:挤压伤4例,重物砸伤2例,热压伤2例。患指位于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2例。缺损范围2.0 cm×2.5 cm~2.5 cm×3.0 cm;均有不同程度骨或肌腱外露,伴指骨骨折3例。急诊手术3例,亚急诊手术5例,于伤后3~5 d进行。切取皮瓣范围2.0 cm×2.5 cm~3.0 cm×3.5 cm;供区直接缝合3例,植皮5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质地、感觉及关节自主活动度(TAM),及足部供区恢复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2.0~5.5 h,平均3.5 h;术后未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全部成活。8例患者获随访3~20(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饱满,质地柔软,弹性良好,与周围组织相似度高,皮瓣TPD为6~15 mm,平均8 mm;手指屈、伸功能良好;足部供区切口I期愈合,行走及跑跳正常,无疼痛不适。结论应用第1动脉-第2趾胫侧动脉串联皮瓣修复同手指两处软组织缺损,简化皮瓣血运重建,手术效果确切,是种可供选择的修复方法。

  • 标签: 串联皮瓣 第1跖背动脉 第2趾胫侧动脉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入路侧钢板治疗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例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平均39.6岁(27~54岁);左足5例,右足7例。术中应用内侧入路侧钢板固定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及跗关节不稳,若合并其他跗关节损伤则同时行侧切口复位固定。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记录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9个月(平均15.1个月)随访。12例患者伤口均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平均12.6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肌力正常,X线片示跗关节复位无丢失。末次随访时AOFAS的中足评分为82~96分(平均88.9分),VAS评分为0~3分(平均1.2分)。结论内侧入路侧钢板治疗主要骨折块位于侧的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跖骨 骨板 Lisfranc损伤
  • 简介:摘要2021年2月,收治1例因火碱烧伤致右手示指侧两处软组织坏死的患者,皮肤呈皮革样改变,边界清晰,肌腱外露且手指屈、伸受限。期采用同侧带神经的第1动脉(FDMA)分叶皮瓣修复,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示指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示指 软组织缺损 第1跖背动脉皮瓣 微型皮瓣 分叶皮瓣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MRCA)作为种安全有效的无创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无电离辐射、可不注射对比剂成像的优势使其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价值,临床需求逐步增强。MRCA成像技术的相对复杂性是限制其临床推广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业界尚无可遵循的MRCA检查操作规范。本共识针对MRCA检查人员及设备要求、检查适用人群、检查流程、扫描序列选择及参数设置、图像后处理及报告书写等方面提出具体、操作性强的应用标准及建议,以期促进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及规范化应用。

  • 标签: 冠状血管 磁共振成像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2掌动脉(SDMA)供血的示指近节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12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大小为2.0 cm×2.4 cm~5.5 cm×3.0 cm,采用SDMA供血的示指近节侧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2 cm×2.6 cm~6.0 cm×3.3 cm,供区取伤肢前臂中厚皮片游离植皮。所有患者术后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皮瓣外观、皮瓣质地和感觉恢复及供区情况。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及受区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5~16个月,平均8.8个月,皮瓣外观和感觉功能良好,质地柔软,皮瓣供区及手背切口未见瘢痕挛缩,无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拇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1例,良1例。结论SDMA供血的示指近节侧岛状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供血恒定、血管蒂旋转角度大、变异率低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第2掌背动脉 岛状皮瓣 示指 拇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二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11例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患者采用SDMA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近端切断的SDMA与创面远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取手背桡神经浅支桥接修复指固有神经,重建手指末梢血运及感觉。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6个月,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皮瓣外观、质地良好。伤指末梢血运好,指腹的温度、颜色与周围皮肤基本致。指腹皮肤两点分辨觉为7~10 mm,平均8.8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SDMA皮瓣及神经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在期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的同时重建患指末梢血运及感觉,临床疗效满意,是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掌背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跳高是很常见的运动类型,更是高中运动上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跳高也有不同的种类,越式跳高是其中的种。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即在弧线助跑的延长线上放脚完成起跳动作,使人体腾起后形成处向上、向前的切线抛物线运动轨迹,上身背对横杆完成弓的过杆动作。较合理利用起跳后人体所获得的有限高度完成好弓过杆练习,则成为越式跳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因此本文拟对高中越式跳高的教学中身体背对横杆练习方法进行概述,探究了背对横杆完成弓姿势过杆形成的原因以及越式跳高“弓”练习策略,为高中越式跳高“弓”练习过程提供实践依据。

  • 标签: 背越式跳高 背弓动作 弧线助跑 起跳点
  • 作者: 任振虎 范腾飞 游元和 杨雯君 何悦 张陈平 胡镜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200011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 张志愿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长沙 41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20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动脉穿支(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TDAP)皮瓣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行口腔及口咽癌根治术并行TDAP皮瓣修复的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30~74岁。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信息,皮瓣大小,血管蒂长度、管径,穿支数量,皮瓣脂肪厚度等信息。皮瓣制备前在患者皮瓣供区应用专业测量仪器Elasti Meter和Skin Fibro Meter测量同患者TDAP、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和前臂皮瓣4种皮瓣供区的皮肤弹性和硬度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成活率100%。在皮肤弹性方面,TDAP的弹性[(41.2±12.9)N/m]比股前外侧[(77.6±23.3)N/m]、股前内侧[(62.6±17.7)N/m]和前臂皮瓣[(51.7±8.6)N/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值分别为88.89、59.99和37.82,P值均<0.05);在皮肤硬度方面,TDAP的硬度[(0.037±0.016)N]也比股前外侧[(0.088±0.019)N]、股前内侧[(0.059±0.020)N]和前臂皮瓣[(0.062±0.016)N]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27、25.71和29.11,P值均<0.001)。随访2~14个月,38例进行TDAP皮瓣治疗的患者受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供区瘢痕隐蔽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TDAP皮瓣由于其质地柔软,供区瘢痕隐蔽,且供区功能损失小等优点适合用于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标签: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硬度 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近节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0月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拇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17~66岁[(37.8±12.2)岁]。右侧35例,左侧21例。均伴有拇指末节指骨外露。缺损面积为2.9 cm×1.8 cm~3.3 cm×2.6 cm。均切取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近节侧皮瓣,携带指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供区取患侧前臂尺侧中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记录手术过程中的皮瓣切取时间和手术时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供区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形、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皮瓣感觉功能恢复与供区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6个月[(13.2±6.4)个月]。皮瓣切取时间为20~35 min[(26.0±5.3)min]。手术时间为1~2 h[(1.3±0.3)h]。术后2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未做处理,术后7 d 水疱自行消退,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较美观,质地、弹性及颜色与周围皮肤相似,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供区无瘢痕挛缩和指间关节屈伸障碍。末次随访时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56例均超过S3级,高于术后1个月的0例(P<0.01)。VSS评分为3~7分[(5.0±1.4)分],低于术后1个月的6~12分[(8.8±1.5)分](P<0.01)。供区为线状瘢痕,其外形及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近节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皮瓣切取方便,容易成活,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且供区损伤小。

  • 标签: 拇指 外科皮瓣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个掌动脉轴形皮瓣联合应用修复指蹼不规则创面并重建指蹼的方法,评价其修复效果。方法我科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对6例手部指蹼不规则创面患者,应用相邻的两个掌动脉轴形皮瓣进行联合移植期修复,术后随访皮瓣的存活情况、重建的指蹼功能、供区病损情况、密歇根手功能简表等评价创面的修复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13个月,6例患者共12个掌动脉皮瓣全部存活;皮瓣供区除瘢痕和色素沉着外,无严重功能性并发症;重建指蹼的分并指运动范围平均25°(15°~40°),掌指关节运动范围平均76°(60°~90°);根据密歇根手功能简表,各个维度的患者主观评分:整体功能75分(50~87.5分)、日常生活83.3分(62.5~100分)、工作能力64.6分(37.5~87.5分)、疼痛75分(50~100分)、外观68.8分(50~87.5分)、自我满意度79.2分(62.5~100分),合计总分74.3分(54.2~89.6分)。结论修复指蹼的不规则创面,联合应用两个掌动脉轴形皮瓣的方法简单实用,外形美观,重建的指蹼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掌背动脉 指蹼创面 指蹼重建
  • 简介:[摘要]:与《海边的曼彻斯特》 同届的89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影片《第一夫人》讲述了前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到葬礼期间四个日夜的故事。与很多倾向于讲述个人生故事的人物传记不同,电影选取了第一夫人人生最灰暗的四天,运用多条叙事线索将杰奎琳的政治谋略、生活隐私、矛盾的内心等都全盘呈现出来。另外影片的剪辑手法和视听风格的表达,也值得考究。该部影片并不仅仅是描绘个人的传奇生,而是在娓娓道来中将面具下的第一夫人塑造的栩栩如生。

  • 标签: []面具 电影 剪辑 第一夫人 角色
  • 简介:摘 要: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文化天才,个是魏晋的王弼,个是唐朝的王勃,都是少年天成,堪称绝世双骄。王勃的《滕王阁序》,既是天才之作,也是天助之作。意兴勃发,风云际会,无可再造。神思飞扬,情意张扬,韵律悠扬,成就了《滕王阁序》美文之美。《滕王阁序》出,文有第一成矣。

  • 标签: 滕王阁序 神思飞扬 情意张扬 韵律悠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修复腕和手背部创面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修复腕和手背部创面9例,其中手背缺损6例,腕缺损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3 cm×3 cm;合并掌骨骨折3例,指骨骨折1例,肌腱断裂1例。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大小:20 cm×5 cm~12 cm×3 cm,术中记录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皮瓣大小并总结手术特点;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供区、受区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9例皮瓣均顺利切取,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8例,末端部分坏死1例;并发伤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6~31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质地、外形良好;末次上肢功能(DASH)评分3~18分,平均9.3分;供区轻度瘢痕增生2例,皮瓣边缘轻度瘢痕增生1例。结论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可能是种修复腕和手背部中、小创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间后动脉 螺旋桨皮瓣 腕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指动脉侧支逆行筋膜皮瓣用于修复手指中末节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30例修复手指中末节缺损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10月-2021年09月,30例患者均给予指动脉侧支逆行筋膜皮瓣治疗,分析30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28±0.45)h,恢复或者是愈合时间为(12.46±2.15)d;30例患者全部治疗有效,有效率为100.00%;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局灶性坏死表现,给予患者局部换药处理后,3例患者均成功愈合。 结论 在修复手指中末节缺损中应用指动脉侧支逆行筋膜皮瓣治疗,可以获取到显著效果,患者安全性高,手术操作简单,预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端缺损 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