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角膜绷带镜治疗单纯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戴镜时间7~20d。创口均为1级愈合。无感染发生,无白斑形成。其中10眼有线条状角膜云翳形成,8眼有线条状角膜斑翳形成。出院视力为0.3~0.5之间11眼,0.1~0.3之间3眼,0.1以下1眼;与入院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伤口较小的角膜穿通伤,采用角膜绷带镜治疗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的效果。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和病例资料,探讨了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显示,角膜绷带镜能够有效修复角膜穿通伤,提高患者的视力和角膜结构稳定性。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需谨慎应用。综合来看,角膜绷带镜作为一种治疗角膜穿通伤的手段,在特定条件下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术后护理等因素。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结果36例得以保存眼球、视力不同程度得到恢复,无一例交感性眼炎发生。结论适当的创口处理联合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为角膜穿通伤患者恢复视力提供了机会。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 简介:摘要获得性反应性穿通胶原病(ARPC)是一种罕见的穿通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ARPC临床上比较罕见,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ARPC的诊疗无相关参考指南,因此在治疗上均以抗组胺、止痒等对症治疗。由于该病常常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应积极治疗或控制原发病的同时治疗本病,可使本病迅速得到控制。本文报道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ARPC。

  • 标签: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皮肤病 穿通性毛囊炎 匐行性穿通性弹性纤维病
  • 简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胶原病属于穿通疾病中的穿通胶原病,其临床表现为中心出现脐凹的丘疹,覆以不易剥脱的痂皮,组织病理学可见表皮局部缺损,痂皮内可见变性的胶原纤维,真皮乳头可见胶原束穿出。本文报道3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胶原病并对其临床诊断、病理学改变及鉴别诊断进行归纳。

  • 标签: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穿通性疾病
  • 简介:穿通疾病(Perforatingdiseases)是一组丘疹结节性皮肤疾病,是指一类真皮物质:角质栓或痂皮,通过表皮穿出到皮肤表面的一类疾病。排出的物质包括胶原、弹性纤维组织或坏死的结缔组织,穿出皮肤后形成角质栓的丘疹和结节。

  • 标签: 皮肤疾病 穿通性 糖尿病 识别 皮肤表面 结缔组织
  • 简介:摘要术者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擅长角膜病及屈光手术、白内障、眼外伤、疑难眼病的诊疗。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多部。

  • 标签:
  • 简介: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经过药物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但有些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他治疗方法如配戴角膜接触镜、角膜移植等,存在难以推广和效果欠佳等问题。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对16例较难治愈的角膜溃疡且溃疡较浅的患者采取羊膜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16眼),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年龄33岁,右眼9例,左眼7例。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5例,病毒性角膜溃疡9例,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视力为眼前指数~0.2。眼部检查见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溃疡直径在6mm以下,炎症浸润限于角膜基质层,前房无积脓,经药物治疗2周以上未见明显好转。1.2羊膜的制备与保存:羊膜取自健康孕妇剖宫产的胎盘,在无菌条件下从绒毛膜上撕下羊膜,冲洗干净后剪成2cm×2cm的小片,用400U/ml的庆大霉素冲洗,浸入90%的甘油脱水24h后转入另一甘油瓶中置4℃冰箱备用。1.3手术方法:行球后麻醉,用显微手术镊及棉签对溃疡清创,将溃疡边缘粘附不牢的上皮一同去除到周围健康组织区。将处理过的羊膜再加以修剪,使其大小与...

  • 标签: 治疗角膜溃疡 移植治疗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反应性穿通胶原病(reactive perforating collagenosis,RPC)是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的皮肤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变性胶原经表皮排出,伴明显瘙痒。RPC较少见,病因不明,成人发病多伴有系统性疾病,称获得性RPC(acquired RPC,ARPC),主要见于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者。本文报道1例血液透析合并ARPC的病例,患者为老年女性,皮肤表现为变性胶原经皮排出形成皮疹,皮损病理见穿通皮肤的胶原纤维,经沙利度胺+抗组胺药+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该病例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RPC的认识,同时为血液透析伴发RPC的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肾透析 胶原病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穿通伤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EBM)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每组6只,均取右眼建模作为实验眼。另取6只未经任何处理的新西兰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0 mm环钻建立兔角膜环钻穿通伤模型。建模后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Image J软件测定角膜荧光素着色面积评估上皮愈合情况,Fantes分级量表评估角膜混浊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和基质修复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M再生情况。结果兔角膜穿通伤后各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398.88,P<0.01),其中建模后1、3、5、7和14 d组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分别为(4.00±0.10)、(3.11±0.10)、(2.00±0.06)、(0.90±0.04)和(0.67±0.03)mm2,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逐渐缩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和30 d组均未见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3.44±0.53、0.67±0.25、1.33±0.50、2.11±0.60、2.44±0.53、3.22±0.44和3.78±0.44,建模后1~5 d角膜混浊评分下降,建模后5~30 d角膜混浊评分逐渐升高,各组角膜混浊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82,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角膜伤口区开始由纤维斑块填充,建模后3 d组单层上皮覆盖,建模后5 d组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填充,建模后21 d及30 d组前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伤口区由肌成纤维细胞及不规则胶原纤维填充,建模后21 d角膜基质开始重塑,EBM于建模后21 d和30 d开始不完全再生。结论兔角膜穿通伤后角膜纤维化启动并逐渐加重,EBM不完全再生。

  • 标签: 上皮基底膜 角膜损伤修复 穿通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估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其中PKP组23例(24眼),LKP组17例(19眼),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和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并应用OQAS检查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检查指标包括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客观对比度视力和泪膜质量OSI变化。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23~25个月,PKP组和LKP组患者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状态,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和柱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KP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LKP组(t=3.91,P<0.001)。PKP组的斯特列尔比、20%对比度视力、9%对比度视力以及OSI与LK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KP组的MTF截止频率和100%对比度视力较LK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t=2.66,P=0.01)。泪膜质量OSI在LKP组明显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01)。结论:双通道OQAS测量结果表明圆锥角膜患者行PKP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优于行LKP术后,PKP术后的MTF截止频率和对比度视力高于LKP术后。

  • 标签: 圆锥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板层角膜移植术 客观视觉质量
  • 简介:作者采用深低温保存的角膜材料为35例角膜溃疡合并穿孔的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解决了角膜穿孔患者因缺少新鲜角膜而延误治疗的难题。但低温保存角膜移植术后切口具有愈合慢、易损伤程度较新鲜角膜大的弱点,因此。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并着重给予出院自我监护指导。使患者掌握术后注意事项及自我观察内容。经6~23个月的随访观察,显示本组患者获得较满意疗效。

  • 标签: 患者 深低温保存 角膜移植术 护理 随访观察 出院
  • 简介:近年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拓起,在工业建设、交通业、建筑业飞速发展,相应的眼外伤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在临床上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球挫伤的常见病发症,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并可见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还有虹膜根部断裂,外伤性葡萄膜炎,白内障,视网膜视神经损伤,网脱等。严重影响视力和预后,严重的眼外伤也是致残致肓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外伤性前房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穿通性 外伤性葡萄膜炎 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角膜穿通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角膜穿通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护患沟通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不良心理症状((易怒、睡眠差、悲观、恐惧、焦虑))发生率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0±1.2)天,对照组为(5.3±2.1)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角膜穿通伤围术期患者实施以护患沟通为主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快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围术期 角膜穿通伤 护患沟通 心理干预
  • 简介:例1:李某,男,42岁,因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1月于2007年9月25日就诊。就诊前外院给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20余天无效。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5,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正视时视力手动,向鼻侧斜视视力1.0,左眼睑、球结膜充血,角膜中央4mm×5mm直径灰白色苔垢样溃疡;边缘不规整,见伪足(图1),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穿透角膜移植术 治疗 视力下降 眼部检查 球结膜充血
  • 简介:目的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36月,11眼中有10眼角膜植片透明(91%),矫正视力≥0.5者10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角膜移植 穿透性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复发率以及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对患者随访观察2年,所有植片均透明,视力矫正从0.1升高至0.2-0.6,无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0.00%。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深板层角膜移植 应用价值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