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消化出血穿孔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治疗患者30,病因为胃溃疡出血1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底活检出血1,Dicubefay病1,贲门撕裂出血2,食道穿孔1,息肉大肠息肉术后残端出血9.结果:29出血患者止血治疗,即时止血达100%,1食道穿孔患者使用8枚,穿孔处立即闭合,共使用80枚,每患者使用1~8枚,平均2.6枚,全组无并发,术后恢复良好,72小时未再出血,减少了输血量,避免了外科手术,术后定期内或透视检查,随访3个,脱落,病灶愈合,无出血.结论:金属治疗消化出血穿孔,即时止血达100%,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无明显并发,可作为临床治疗选择.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穿孔 内镜下钛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治疗方法对Dieulafoy病出血疗效。方法46Dieulafoy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金属组(21)、注射聚桂醇联合金属组(25),对出血进行治疗,评价两治疗方法止血和再出血差异。结果金属组和注射联合所有患者均首次止血成功,即时止血均为100%;金属5发生再出血,再出血为23.8%,注射联合2发生在再出血,再出血8%,两组再出血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注射聚桂醇联合治疗Dieulafoy病出血疗效可靠,优于单纯金属组。

  • 标签: Dieulafoy病 金属钛夹 聚桂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术中、术后并发出血穿孔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201212,于我院行结肠息肉治疗598并发出血11,其中早发性出血(术中术后24小时4,迟发性出血7术后24小时以上至1周),术中并发穿孔1,均通过肠进行止血、肠修补处理。结果12均通过肠成功进行止血修补,未发生相关并发。结论对结肠息肉并发出血穿孔,于肠进行止血和肠修补可行、有效方法

  • 标签: 内镜处理 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血 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金属治疗非静脉性消化出血,探讨其安全性和治愈方法通过电子胃镜、电子肠在内金属出血部位,达到彻底止血目的。结果20083~20123对58检查中发现非静脉性消化出血患者行内金属止血术。其中男38,女20。年龄19~82岁。其中角溃疡14,食管—吻合口出血10,Dieulafoy病8,胃肠吻合口出血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结肠息肉切除术残蒂出血6息肉切除术残蒂出血4,每个出血部位放置1~3枚。结论通过金属夹在内应用,解决以往仅用11000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和喷洒止血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止血、孟氏液或凝血酶粉治疗非静脉性消化出血容易再出血问题。

  • 标签: 非静脉性 消化道出血 金属钛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息肉凝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polypectomycoagulationsyndrome)临床特点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12011129息肉凝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症状、体征、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9息肉凝切除术后综合征均发生在结肠息肉凝切除术后临床特征为术后出现局限性腹痛,腹部肌紧张,反跳痛等局部腹膜炎体征,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全部患者禁食、补液、抗感染,卧床休息1~2d后症状完全缓解。息肉切除部位4息肉位于右半结肠,2位于左半结肠,3位于横结肠。切除息肉分类3为广基息肉2为小息肉4为大息肉。结论息肉凝切除术后综合征为少见并发,易误诊为肠穿孔保守治疗完全痊愈,病变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切除息肉时选择适当电流强度通电时间,注意手术技巧等可能避免并发发生。

  • 标签: 结肠息肉 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血对上消化动脉性出血止血效果。方法采用OlympusGIF—XQ260胃镜,OlympusHX-5LR-1型止血置放器OlympusMD-8501止血,以直角对准出血血管,稍压并收紧止血进行钳夹止血。结果32境内经止血成功率高和安全性高治疗方法

  • 标签: 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内镜止血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切除结肠息肉手术配合护理方法对96结肠息肉患者手术前予以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密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指导。结果96患者术后均无出血并发发生。结论高频凝切除结肠息肉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较好,而护士术前、术中、术后予正确指导术中密切配合确保手术成功保证。

  • 标签: 内镜 高频电切除 结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金属治疗结肠息肉出血护理要点。方法15高频切除结肠息肉出血患者在内直视采用金属止血治疗,并施以护理。结果15患者顺利完成止血止疗,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再出血、无穿孔并发。结论医护人员默契配合、熟练操作技巧手术成功保证,而放置前、放置中、放置后精心护理预防各种并发关键

  • 标签: 金属钛夹 结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出血防范治疗方法采用PENTAX3831、PENTAX3840电子结肠圈套器高频术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对72104个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结果息肉有效切除100%,术中出血8,予钳夹或根基部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术后6小时少量便2,予静脉注射血凝酶后出血停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发生。结论肠高频术切除息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联合术前、术后钳夹、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能有效防范治疗出血

  • 标签: 内镜 息肉 高频电凝电切 钛夹 粘膜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瘤术后并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3-20113收治34行开颅动脉瘤术后护理方法效果。结果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4,伤口感染1,癫痫大发作1、脑积水3。通过精心护理,34患者康复出院,出院时GOS评分13分—15分。结论有效评估、专业健康宣教和及时观察、护理降低颅动脉瘤术后致死和致残,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术后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肠直视高频凝结合氩气凝固治疗结、直息肉疗效,探讨结、直息肉治疗手段。方法对125176枚结、直息肉电子肠高频凝结合氩气凝固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其中术前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87枚,炎性息肉71枚,幼年性息肉18枚,均成功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切下大体标本能取出者亦均有病理证实,1术后1枚切下息肉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灶性癌变,术后外科再行根治手术。结论电子肠高频凝结合氩气凝固治疗结、直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治疗结、直息肉有效方法

  • 标签: 直肠息肉 腺瘤性息肉 电切电凝 氩气 内镜下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术中术后出血患者不同类型止血方法疗效。方法对在内治疗142患者(其中139术中出血,3术后出血),根据不同出血性质,采取止血方法止血、活钳凝+止血、直接止血、注射肾上腺素溶液+止血。结果表现为渗者直接以热活检钳行止血;搏动性出血者先以热活钳凝,不能成功者再以闭;呈搏动性出血,而且出血量大,直接以闭;呈喷射性出血患者因其出血量大,先以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在出血灶周围注射肾上腺素溶液(110000)先起压迫作用,判断清出血点后,再以闭。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于所有动脉性出血血管压力比较高,对于搏动性出血患者均应对其行止血,以防其再出血发生。

  • 标签: 出血 内镜下治疗 金属止血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在内高频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6电子肠下行高频术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针对性护理配合方法。结果46息肉切除术患者术程顺利,仅有2创面少许渗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后出血自止,其余无严重并发。结论护士进行正确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预见性观察和护理高频切结肠息肉术获得成功重要保证。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下 高频电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息肉治疗各种方法疗效、并发比较,探讨对无蒂小息肉微创治疗方法基于本院临床病例128,根据其大小、生长位置、表面形态等分别行活检钳钳除、热活检钳烧灼后钳除、圈套器高频烧灼等方法,并将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胃镜下发现微小息肉者36,结肠小息肉患者88,其中97予以热活检钳钳除,22予以活检钳钳除,9予以高频圈套器烧灼。术后有8出血,无穿孔

  • 标签: 微小息肉 高频电切 热活检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治疗护理规范性,重视术后预防性健康指导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0-20125收治入院消化出血患者24h紧急胃镜检查并进行止血及其他治疗100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护理,同时重视术后预防性指导。结果98治疗后显效63,占64.29%;有效28,占28.57%;无效10,占10.20%;无效10中,2再次出血死亡,8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胃镜止血治疗消化出血即时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易行,护理配合工作十分重要。

  • 标签: 内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术 护理 预防性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金属夹在消化出血性疾病中治疗意义,并正确评价其治疗优势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消化出血病例83,其中溃疡活动性出血18Dieulafoy病变5,肠血管发育不良2,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6,贲门黏膜撕裂伤3。分别接受1~4钳夹治疗,术中术后观察出血情况。结果除因复发溃疡并出血外,其余33均未见再出血。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配合熟练操作,金属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作用金属不失为有效止血手段。

  • 标签: 金属钛夹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