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工血管移植内瘘(AVG)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1例建立AV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2~61个月)。患者AVG术后平均初级通畅时间为(22.20±1.97)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1.5%、36.6%和23.2%。AVG术后平均次级通畅时间为(38.30±2.30)个月,术后的1、2、3年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5.6%、68.6%和55.8%。AVG术后出现血栓形成65例(49.6%),通路狭窄50例(38.2%),移植感染13例(9.9%),假性动脉瘤2例(1.5%),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2例(1.5%),血清肿2例(1.5%)。结论AVG初级通畅率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差,但通过修复手术能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术后规律随访,早期发现狭窄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是维持AVG远期通畅的关键。

  • 标签: 血液滤过 移植物闭塞,血管 通畅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眼部移植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公认的客观诊断指标,多数眼部GVHD患者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泪液细胞因子检测是一种简单、安全、可定量的非侵入性检查法,根据眼部GVHD疾病特点筛选特异性细胞因子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是辅助眼部GVHD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可行办法,也是本领域诊断性研究的探索热点。本文对眼部GVHD的诊断现状进行总结,从免疫反应过程、相关细胞因子以及当前眼部GVHD患者细胞因子检测的成果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 标签: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因子 泪液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急性移植抗宿主病(aGVHD)严重影响移植成功率,是患者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最佳的aGVHD预防方案尚未达成共识。随着对aGVHD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为allo-HSCT后aGVHD的预防提供更多的新药及联合用药选择。笔者拟就allo-HSCT后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及预防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更有效地预防aGVHD,提高allo-HSCT成功率提供参考。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移植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迄今尚缺乏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增加移植中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可提高对GVHD的疗效。笔者拟就Treg亚群及其免疫抑制机制,优先促进Treg免疫重建的途径,以及扩增数量有限的Treg应用于临床进行阐述,旨在揭示Treg防治GVHD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临床更好地应用Treg提高GVHD疗效提供参考。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细胞介素2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B型超声扫描评分(LUS)检查在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功能不全(PGD)受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例肺移植术后PGD受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受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术前24 h APACHE II评分、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乳酸、呼吸参数。术后12 h、24 h、48 h和72 h行LUS,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LUS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计算LUS对重度PGD的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单肺移植受者LUS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36,P<0.01),双肺移植受者LUS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18,P<0.01);分析LUS ROC曲线下面积得出,单肺移植受者重度PGD的LUS预测值为7.0分,其敏感度86.7%,特异度为72.1%,双肺移植受者重度PGD的LUS预测值为13.0分,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0.0%。结论肺部B型超声扫描检查简单易行,LUS可以评估肺移植术后PGD受者病情,具有较高的效价。

  • 标签: 肺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 超声检查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腹主动脉移植感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标准的外科治疗方式包括切除感染的移植、动脉及周围组织,同时恢复受累器官和肢体的血运。解剖外血管旁路和原位重建是主要手术治疗方式,多种因素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迄今为止,临床上有多种血管移植用于恢复血运重建,主要包括利福平或银涂层的人工血管以及自体静脉、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血管或牛心包等生物材料,但对于最佳的血管移植的选择并未达成共识。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证实冻存的同种异体血管用于治疗移植感染性疾病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但移植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本文对冻存的同种异体血管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移植感染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主动脉,腹 假体和植入物 感染 冻存的同种异体血管 原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对大鼠移植肾的影响并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移植中的相应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同质移植对照组、异质移植对照组和PKC-β抑制剂治疗组,每组10对。术后24 h先行MRI检查,然后处死大鼠取标本。术后第1天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术后第5天取静脉血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及尿素(BUN);肾组织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IHC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RI显示术后24h大鼠移植肾在异质移植PKC-β抑制剂治疗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T2加权成像分别为[(1.542±0.218)-3 mm2/s、(58.7±4.9) ms],显著高于异质移植对照组[(1.437±0.198)-3 mm2/s、(54.3±4.7) ms],而低于同质移植对照组[(1.692±0.235)×10-3 mm2/s、(60.1±5.3)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32、39.428,P值均<0.01);SCr、BUN、KIM-1、IL-18、NGAL在异质移植PKC-β抑制剂治疗组表达水平[(367.429±84.693) μmol/L、(49.629±14.506) mmol/L、(7.704±2.600)、(71.712±21.052) pg/ml、(222.805±131.799) pg/ml]分别高于同质移植对照组[(171.778±89.081) μmol/L、(26.807±12.468) mmol/L、(6.413±2.482)、(49.395±14.535) pg/ml、(157.618±30.439) pg/ml],但低于异质移植对照组[(529.667±68.661) μmol/L、(70.907±12.075) mmol/L、(9.869±3.758)、(111.838±18.663) pg/ml、(830.787±209.99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782、45.398、51.396、58.113、78.455,P值均<0.01)。结论PKC-β抑制剂可减轻肾移植移植的损伤,移植通过无损伤MRI检测与上述结果呈对应关系。

  • 标签: 移植物损伤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短疗程霉酚酸酯(MMF)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患者不增加急性移植抗宿主病(GVHD)的同时是否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HSCT的498例成人(≥14岁)血液肿瘤患者,其中患者中位年龄30(14~60)岁,277例男性、221例女性,供者中位年龄38(8~66)岁。根据MMF疗程分为长疗程组199例(MMF 500 mg口服,每12 小时1次,从移植前9 d开始,移植后30 d减半,移植后45~60 d停药)和短疗程组299例(MMF 500 mg口服,每12 小时1次,移植前9 d开始,中性粒细胞植活后停用)。采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EB病毒(EBV)感染累积发生率,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类型、HLA不合位点、供受者关系、供受者血型、供者年龄、供者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按照EBV 1次>103 拷贝/ml分析时,长、短疗程组EBV病毒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7.6%(55/199)、19.4%(58/299)(P =0.046),多因素分析发现供者年龄及MMF疗程(短疗程为参照组)对EBV病毒血症有显著影响[HR值分别为1.022(95%CI 1.006~1.038)、1.600(95%CI 1.059~2.418),P值分别为0.006、0.026]。长、短疗程组Ⅱ~Ⅳ度急性移植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分别为32.2%(64/199)、20.7%(62/299)(P =0.005),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10.1%(20/199)、8.0%(24/299)(P=0.427),多因素分析发现供者性别(女性为参照组)及MMF疗程(短疗程为参照组)对Ⅱ~Ⅳ度急性GVHD有显著影响[HR值分别为1.908(95%CI 1.079~3.373)、1.752(95%CI 1.161~2.643),P值分别为0.026、0.008]。两组巨细胞病毒(CMV)血症、难治性CMV血症、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短疗程MMF不增加GVHD的同时可降低haplo-HSCT患者EBV病毒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EB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耳软骨鼻中隔延伸移植(SEG)支架技术,并探讨在鼻整形术应用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广东东莞南城西妃医疗美容门诊部行鼻整形术116例患者,女102例,男14例,年龄18~42岁,平均23.7岁。采取双侧耳甲艇软骨进行贝壳对位缝合和燕尾改形,制成SEG搭建鼻头软骨支架,鼻梁采用膨体或硅胶假体,进行鼻综合整形术,随访6~18个月,观察鼻长、鼻突出度、鼻尖、鼻唇角形态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16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获满意的外形效果,鼻背延长3~6 mm,鼻突出度延长2~5 mm。随访6~18个月,效果稳定(回缩0.5~1.5 mm);鼻尖、鼻唇角形态满意,皮肤色泽正常。耳软骨供区无畸形,瘢痕不明显。结论改良耳软骨SEG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稳定性,不仅对于初鼻之轻中度的短鼻延长、鼻突出度延长有较好效果,对于初鼻之重度短鼻和挛缩不严重的二次鼻整形也有明显改善效果。

  • 标签: 鼻综合整形术 耳软骨 鼻中隔延伸移植物 短鼻延长
  • 简介:摘要趋化因子受体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5)属于β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于人体多种免疫细胞表面,与配体特异性结合发挥募集趋化免疫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在急性移植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逐渐成为移植免疫研究的热点。文章就CCR5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信号传递及CCR5在aGVHD防治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

  • 标签: 趋化因子受体 CCR5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脑死亡供者(DBD)肝移植术后早期肝移植功能不良(PEGF)相关分子标志物,并构建肝移植术后PEGF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美国基因表达数据库(GEO)GSE23649数据集中16例DBD供肝复灌2 h标本(8例发生PEGF,8例未发生PEGF)转录组数据,采用差异表达分析筛选PEGF相关基因;运用LASSO-Logistics回归筛选最佳建模基因集合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Nomogram图评估模型预测效力及可视化;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索PEGF相关生物学通路。结果本研究筛选出6个与DBD肝移植术后PEGF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4个上调基因(HBB、PFDN5、RPS3A、RPS5)和2个下调基因(RPL22、FAM62B)。基于该6基因所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对DBD肝移植术后PEGF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1,P=0.000 8)。GSEA提示DBD肝移植术后PEGF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通路相关(均P<0.05)。结论该模型将有助于DBD肝移植术后早期精准评估PEGF风险,且未来有望联合常温机械灌注用于术前供肝质量评估。

  • 标签: 肝移植 早期肝移植物功能不良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回顾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1例难治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后前臂移植二次复发的临床诊治资料,行右前臂甲状旁腺移植全切术后症状好转。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制树突状细胞相关RIG-1的表达从而抑制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并促进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MDC,并于第5天转染慢病毒载体Lv-RIG-1-RNA干扰(RNAi)(MOI=100),将其分为未成熟DC组,DC-绿色荧光蛋白(DC-GFP)组和DC-RIG-1-RNAi组,检测树突状细胞(DC)转染前后细胞表型[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CD80、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和功能变化;建立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模型,术前3 d和1 d受体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1×106个DC-RIG-1-RNAi、DC-绿色荧光蛋白(GFP)和100 μl磷酸盐缓冲液(PBS),观察各组移植术后胰岛存活时间,于术后第7天收集并比较受体糖耐量、胰岛移植的病理学改变、脾脏T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Lv-RIG-1-RNAi组DC中等水平表达CD80、CD86,低水平表达CD40、MHC Ⅱ,脂多糖(LPS) 刺激后白细胞介素(IL)-12分泌水平[(135.4±7.3) ng/L]低于imDC组[(823.0±30.9) ng/L,t=68.483,P<0.05]和DC-GFP组[(896.4±47.7) ng/L,t=49.87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0分泌水平[(556.6±50.4) ng/L]高于imDC组[(279.4±66.2) ng/L,t=10.535,P<0.05]和DC-GFP组[(291.8±65.6) ng/L,t=10.1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其抗原提呈功能被有效抑制,具有一定程度的未成熟属性。DC-RIG-1-RNAi组胰岛生存时间[(38.5±3.8) d]高于对照组[(22.0±3.1) d,t=8.241,P<0.05]和DC-GFP组[(9.5±2.1) d,t=16.36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DC-RIG-1-RNAi组胰岛移植受体葡萄糖耐量较其他两组好,病理学检测结果提示DC-RIG-1-RNAi组胰岛活性更好。DC-RIG-1-RNAi组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比值(0.08±0.02)低于DC-GFP组(0.28±0.02,t=11.670,P<0.01)和对照组(0.48±0.08,t=20.11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RIG-1表达的DC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未成熟表型和功能,保护小鼠胰岛移植,诱导免疫耐受。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胰岛移植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尽管指南推荐移植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 AVG)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二选择,但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所以使用AVG作为长期透析通路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此前研究发现有多个因素与AVG通畅性相关,但未有研究提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对AVG功能的影响。目前,BPV会增加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共识。但对透析中BPV与患者AVG功能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透析中BPV对MHD患者AVG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
  • 简介:摘要移植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主要并发症。急性GVHD可严重损害胃肠道,可能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炎性细胞因子在肠GVH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一些临床前数据,这些数据研究了炎性细胞因子在胃肠道GVHD病理生理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关注的领域是STAT 3依赖性细胞因子(IL-6、IL-23和IL-21),旨在为GVH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移植物抗宿主病 炎性细胞因子 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