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布和不同体积含量对/缝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缝合间距相同的条件下,缝合预制体的单元层越薄,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越优异,且T700-12K碳纤维展宽平纹布降低了研制成本;在相同布的条件下,织物体积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越优异,纤维体积含量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标签: 碳/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单元层 纤维体积含量
  • 简介:本文考察了低醇汽油的基本性能,确定了低醇汽油配方体系。并进行了橡胶相容性以及排放特性的研究,经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低醇汽油与车用无铅汽油理化性质相当,且具有良好的排放特性,可有效降低THC、CO的排放。

  • 标签: 低碳醇 汽油 橡胶 溶胀 排放
  • 简介:摘要: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经典材料。材料主要分为第一代材料(木炭)、第二代材料(炭黑与石墨)、第三代材料(金刚石、碳纤维与-复合材料)和第四代材料(富勒烯、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各种材料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碳纤维在高铁行业正在闪耀着越来越夺目的光芒。因此,深入研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有助于整体理解材料的各方面的性能提升与运维。

  • 标签: 碳材料 第一代碳材料 第二代碳材料 第三代碳材料 第四代碳材料
  • 简介:分别采用乳化沥青和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了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表征,以及进行了循环伏安法等测试。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复合负极材料为类球状,形貌规整,首次容量为522mAh/g,效率达88.8%,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6mAh/g。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负极材料为无规则形状,首次容量为480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7.9%,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9mAh/g。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整体性能要好于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复合负极材料。

  • 标签: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乳化沥青 固体粉末沥青 锂离子电池 包覆
  • 简介:中文摘要:铜和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易加工成型性能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子和能源等行业,因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铜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铜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还要求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人们不断地探索各种方法以使铜导电性和导热性不下降的同时又能具有较高的强度。而材料作为优异的第二相增强体材料可以提高铜基体的各向性能,则本文综述了/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 标签: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 简介:摘要:采用钴酸锂、镍钴锰酸锂NCM523正极材料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叠片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保持正负极涂布面密度、压实密度不变,通过改变正极的集流体,研究了涂铝箔对高倍率电池内阻、倍率放电、大电流瞬间放电、常温循环及高温存储性能的影响。涂铝箔可以有效减小电池内阻,增加放电效率及提高放电中值电压;涂铝箔可以提高电池大电流瞬间放电的终止电压;涂铝箔对电池的常温循环及高温存储性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涂碳铝箔 倍率放电 高温存储 瞬间大电流放电 常温循环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双”目标的推动,城市路灯的改造和性能分析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摘要描述了城市路灯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双”目标对排放的要求以及城市路灯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探讨了城市路灯改造的技术方案,如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等,以降低能耗和提高效率。对改造后的城市路灯性能进行分析,包括照明质量、耐用性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路灯的改造将对实现“双”目标和建设可持续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双碳”目标 城市路灯 改造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低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估。通过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一种更为环保和高效的设计方案。优化包括了新型风机、节能型冷却剂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评估了该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其能够显著减少排放并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这项研究为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望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低碳建筑 通风空调系统 优化设计 性能评估 可持续发展 智能控制
  • 简介:将铜粉和碳粉分别按质量分数为Cu-2%C和Cu-8%C配比混合,经过高能球磨得到铜-复合粉末,然后冷压成形,压坯在H2气氛、820℃温度下烧结2h,获得铜-石墨块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电导率测试仪等对高能球磨后的复合粉末和块体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结构与导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球磨时间与含量对铜-复合粉末与块体材料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混合粉末经高能球磨,得到亚稳态Cu(C)过饱和固溶体,经固相烧结后形成“蠕虫状”组织。随球磨时间延长,材料密度先增加后减小,球磨24h时密度最大,Cu-2%C和Cu-8%C材料的密度分别为7.58g/cm3和6.79g/cm3;电导率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加,球磨72h时Cu-2%C和Cu-8%C的电导率分别为54.2%IACS和33.0%IACS。

  • 标签: 铜碳 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烧结
  • 简介:摘要针对DC01罩式退火板用户冲压成形开裂质量问题,通过实验室研究分析含量、酸溶铝含量、显微组织与DC01成形性能的关系,发现合理控制DC01含量、酸溶铝含量,改善显微组织结构,可使DC01产品成形性能达到DC03水平。

  • 标签: DC01 罩式退火板 显微组织结构
  • 简介:采用含氟弹性丙烯酸乳液作为成膜树脂,制备得到水性氟弹性外墙涂料。与传统的水性氟涂料以及弹性丙烯酸涂料对比,考察了漆膜的弹性、耐沾污性以及耐候性。结果表明,这种弹性氟涂料结合了传统弹性丙烯酸涂料的高弹性及普通氟涂料的高耐候性,所制备得到的水性弹性氟涂料常温和低温弹性分别为195.3%和39.5%,耐沾污数值为14.89,均优于标准要求。

  • 标签: 含氟丙烯酸 弹性 耐沾污 耐候性
  • 作者: 王自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0
  • 机构: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有77%的城市存在缺水或严重缺水,部分地区(陕西、山西)由于水资源匮乏、煤炭资源丰富,当地火电机组的冷端大都采用空冷式冷却系统。空冷系统的使用减少了对水的依赖性,但夏天由于空气温度较高、冷端冷却效果差,背压较高,机组需要降负荷才能满足冷端的冷却要求。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承诺我国将达成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中和”的目标。火力发电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主力军,各大电力集团相继制定了减排方案,因此,火电机组的节能减将更加得到重视。采用干湿冷却塔混合运行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减缓机组下降高温出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达到节能降的目的。

  • 标签: 干湿冷却塔 性能特性 节能降碳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国际上冷却塔拆除一般采用定向爆破倒塌技术,截至目前尚未有冷却塔原地塌落爆破技术经验,随着城市用地紧张,在改扩建中进行拆除是一种常态,如何能在复杂、毗邻生产区域、改造区域、周边保护设备多、倒塌空间有限条件下采用爆破拆除工艺也是非常困难的,常用的定向爆破倒塌工艺无法满足现场距离要求。结合以前冷却塔爆破工程实践经验、采用360°切口,切口分为4个区域,通过合理设计切口时间差控制冷却塔原地扭曲旋转时间,能有效控制外抛距离,保证周边设施安全。为类似复杂环境冷却塔爆破拆除解决了难题。

  • 标签: 空冷机组 干湿冷却塔 节能 降碳 节水
  • 简介:介绍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循环的方法的制备纳米粒子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大小分布在(2.5±0.3)nm区间,而且其晶格间距为0.33nm左右,完全符合石墨的晶体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该粒子在456nm具有稳定的可见光发射,其荧光量子效率达到了0.11.此外还考察了纳米颗粒的电化学发光性质,结果表明,该粒子在电化学发光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化学 氧化还原循环 荧光碳纳米粒子 量子点 电化学发光
  • 简介:将纳米球粒子添加于树脂中制成纳米球涂料,观察该涂料的微观形貌,测量其涂层厚度和涂层发射率以探究纳米球涂料的强化辐射散热机理;在自然散热条件下,通过在某款LED散热器表面涂覆纳米球涂料,与表面无涂层、涂覆黑漆和黑色阳极氧化处理的同款散热器进行LED器件热阻、结温和光通量测试实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球涂料有良好的辐射散热特性,在常温下平均发射率约为0.95,具有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碳球涂料 LED散热器 结温 辐射散热特性
  • 简介:复膜板是由氟薄膜通过粘合剂贴合到钢板的表面制成的,因此要求所用的粘合剂对氟薄膜和钢板均具有较高粘接强度,同时其耐深冲强度、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须满足室外装饰建材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氟复膜板的新型双组分聚氯酯粘合剂,其剥离强度、耐深冲强度、耐老化性能、耐黄变性能等各方面性能均能达到室外建材用氟复膜板的要求。

  • 标签: 耐老化性能 粘合剂 氟碳 膜板 应用 粘接强度
  • 简介:摘要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进步。本文详细分析了中温固化树脂/布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

  • 标签: 中温固化树脂 碳布复合材料 工艺性能
  • 简介:摘要:增剂是合成铸铁的重要物质,需要合理地进行选择,使铸铁具有良好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增剂的种类进行分析,对常见增剂进行了解,同时从增剂的组分角度出发,使增剂能够得到正确地使用。增剂选择对铸铁组织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粒度、加入量、搅拌时间等,都是影响铸铁组织性能的因素,对其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增碳剂 合成铸铁 组织性能 质量控制
  • 简介:以铝热反应法制备无昂贵合金元素添加的纳米结构白口铸铁,采用XRD、OM、SEM和拉伸及压缩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含量对纳米结构白口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含量增加,白口铸铁由不同形态的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其中层片状珠光体含量减少,粒状珠光体含量增加;层片状珠光体的片间距分别为165、231和250nm。含量为3.5%,3.7%和4.3%的纳米结构白口铸铁的维氏硬度分别为552、577和575HV,抗压强度为2224、2460和2220MPa,抗拉强度为383、416和245MP,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伸长率为3%、2.5%和1%,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无昂贵合金元素添加的纳米结构白口铸铁的力学性能与Ni-Hard2铸铁相当。

  • 标签: 纳米结构白口铸铁 碳含量 组织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