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性脑膜积液(traumaticsubduralhygroma,TSH)又称为外伤性脑膜下水瘤,是一种常见的头部外伤性损害,国内外临床医学上已有多例报道。一般单纯TSH经过临床治疗后多数病例病情恢复良好,部分患者可致残,或转变成慢性脑膜血肿,当伴有其他脑损伤或颅内感染时死亡率较高,约为9.7%-12.5%3。尽管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TSH发生率较高,但尚未见法医学领域有关TSH死亡案例的报道。

  • 标签: 外伤 硬脑膜下水瘤 血肿 TSH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肿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总结归纳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对80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提供基础护理,观察患者病情,进行引流护理,对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全部患者接受各项护理后,有3例出现了颅内积气情况,为患者注射颅痛定治疗,1例肺部感染,使用吸氧护理结合拍背促进咳痰,4例癫痫,使用安定和德巴金治疗,1例精神障碍,使用冬眠灵和非那根治疗,2例血肿复发,让患者头低位侧卧,促进脑膨,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是15%,经过针对性的护理,这些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下出血患者临床中接受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引流以及锻炼指导等护理内容后,其护理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并发症几率较低,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术后护理 护理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慢性血肿患者,对其均采用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28例,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血肿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护理的满意度高,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血肿误诊为硬膜外血肿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报告为血肿且被误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对本次患者进行CT检查,且分析颅内血肿不同量和不同部位CT表现。结果本文研究中,经手术活检确诊的有16例,其中10例经复查CT检查,可发现血肿量增加,且实施了相关手术治疗,其余的20例患者经MRI检查、冠状位CT复查而明确诊断,但均恢复良好,出院,且无任何严重后遗症。结论对于、硬膜外血肿需联合CT影像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若发现误诊则需予以积极的预后处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误诊 预后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血肿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和安全性,为临床慢性血肿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血肿患者共2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的适应范围。结果24例患者给予钻孔引流术,其中1例术后未好转行二次引流术改善,2例复发接受再次手术。2例患者选取骨瓣开颅清除术进行治疗,其中1例因发生硬膜外血肿、血肿多数呈血块,无法保证彻底引流排出而选取骨瓣开颅清除术,1例因血肿包膜厚度较高而选取骨瓣开颅清除术,2例患者术后均成功治愈。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共2例(7.69%),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钻孔引流术通常为临床慢性血肿的治疗手段,该方法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但若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伴有硬膜外血肿及血肿包膜厚度较高等特征时,则需给予骨瓣开颅清除术以便于有效地清除病灶处的血肿。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方法 安全性 适应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血肿56例患者中采用立普妥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5年09月-2017年09月时期)收治头部轻微外伤史,予门诊随访的56例患者,均采用立普妥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血肿逐步缩小后于2个月内完全消失达39例(69.64%),缩小但未完全吸收9例(16.07%),血肿继续增大8例(14.29%)。总有效率85.71%。结论对于慢性血肿患者采用立普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立普妥 慢性硬膜下血肿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术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血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7月至2018年04月间收治的慢性血肿患者(12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及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颅骨钻孔引流术,观察组采用改良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一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ofdailylife,ADL)评分和中国卒中量表(Chinastrokescale,CS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90.3%,高于对照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于对照组[(91.61±9.13)分vs.(87.46±8.27)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16.02±3.13)分vs.(19.59±3.92)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常规钻孔引流术,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血肿疗效更确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改良颅骨钻孔引流 常规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术后血肿复发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血肿患者45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特征60岁以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60岁以上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或偏瘫等症状(P<0.05);复发原因导致血肿复发的因素主要有症状潜伏时间短、血肿高密度或混合密度、颅内积气明显、术后引流量在300mL以下。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血肿患者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结果对异常情况及时干预,以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特征 复发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血肿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慢性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冲洗,研究组采取尿激酶溶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血肿患者时,相比生理盐水冲洗,采取尿激酶溶血治疗效果更佳,成功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 尿激酶溶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血肿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肿新生包膜中的新生血管生成受损和血肿腔局部异常炎症反应在其病情转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导致包膜未成熟的“渗漏”血管形成及血肿的不断扩大。通过干预血管修复及纠正局部异常炎症状态,可能找到一条保守治疗CSDH的新方法。本综述拟分析近年来慢性血肿发病机理,评价目前关于药物保守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并依据可能的发病机理,探讨近年来出现的慢性血肿药物保守治疗方法的变化及优劣。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药物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肿的麻醉、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结果我科慢性血肿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安全经济。结论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注意术中的操作方法和防治其可能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重建术在治疗髓外肿瘤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7月大竹县人民医院收治23例髓外肿瘤患者,均采取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椎板-棘突复合体,肿瘤切除后将回复并以微型钛合金异型接骨板固定,行椎管重建。术后卧床5~7天后带外固定支具下床活动。佩戴外固定支具3个月,并禁止手术节段脊柱的过伸或过屈运动。结果23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其中21例患者术后症状好转,6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有2例颈段患者术后出现单侧上肢肌力下降,术后6月随访肌力恢复至3级,康复率为91.3%。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行CT三维重建显示,手术段椎管结构完整。无椎管狭窄及畸形,无还纳复合体塌陷、移位,无固定系统脱落,移位等。结论椎管重建术治疗髓外肿瘤,可使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达到最大化;恢复了脊柱后柱解剖结构,有效防止了术后脊柱不稳;重建了椎管内膜性及骨性结构,避免了硬膜外和椎管外软组织直接接触而形成局部瘢痕粘连及嵌入。该手术方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牢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重建术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脊柱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治疗慢性血肿采用传统双孔引流术与改良单孔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1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慢性血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予以传统双孔引流术和改良单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血肿采用单孔引流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单孔引流术 双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血肿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8例慢性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康复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血肿患者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康复护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血肿患者共35例,给予其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Markwalder分级。结果治疗后3个月慢性血肿患者ADL评分及Markwalder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血肿患者的ADL评分、Markwalder分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钻孔引流术 ADL评分 Markwalder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