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溶又称Gorham综合征,临床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自发性进行性溶解吸收为主要临床表现。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特别好发于5~2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单一骨骼,也可侵犯多个骨骼。目前认为,早期彻底切除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回顾1例下颌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该疾病相关文献的复习,进而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溶骨症 下颌骨 Gorham 综合征。
  • 简介:硬化是口腔医生较常遇到的一种遗传性骨病,而电压门控氯通道7基因(CLCN7)又是引起该病的一个重要基因,本文阐述了硬化的分型和治疗策略,CLCN7引起硬化的机制以及电压门控氯通道7蛋白(ClC-7)对颌和牙的影响。

  • 标签: 骨硬化症 电压门控氯通道7
  • 简介:文章首先分析了武汉市山村在保护现状、保护机制、保护力度和保护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借鉴我国乡村建设样板区的共性经验,提出了区域联动、"动态活化"、"三生融合"和民办公助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并将其引入山村的实践中;最后从鉴宝、护宝和展宝三个方面对山村保护更新规划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传统村落 保护更新策略 武汉市石骨山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与胆石发病共同危险因素。方法对体检筛查出的65610名健康体检者和8193名尿患者、5370名胆石患者、723名尿合并胆石患者进行血生化结果的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发生有关的血生化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肌酐、性别、尿酸、血糖、球蛋白、年龄、谷丙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石发病的血生化危险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蛋白、血糖、年龄、直接胆红素、球蛋白、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总胆固醇;本次研究发现尿与胆石的共同发病危险因素有年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结论尿与胆石有共同的血生化发病危险因素。

  • 标签: 尿石症 胆石症 血生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异常增殖的MRI与CT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总结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纤维异常增殖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MRI、CT检查结果,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中,单发型16例,多发型2例,其中下肢5例,上肢4例,面颅6例,肋骨2例,肩胛骨1例。CT征象呈现出明显的囊状膨胀、硬化改变、磨玻璃样、丝瓜瓤样及溶样改变;MRI征象多呈现出膨胀样改变、组织成分不同其MRI表现存在差异。结论采取MRI与CT检查对于纤维异常增殖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后评价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MRI CT 诊断
  • 简介:目的:调查连山地区居民尿与高尿酸血的关系及现状。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5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尿酸血和尿的患病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连山地区居民高尿酸血和尿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8±87)μmol/L,男性为(375±83)μmol/L明显高于女性的(286±71)μmol/L;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压和体重指数密切相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尿与高尿酸血呈正相关,r=0.727,P=0.002〈0.05。结论:2010~2016年连山地区居民尿和高尿酸血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年龄、性别、血压和体重指数等是影响高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尿和高尿酸血的发生呈正相关,预防保健中应提高人们对这两种病的认识,均衡饮食结构,降低尿和高尿酸血的发病率。

  • 标签: 尿石症 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调查 连山地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横突间植融合与椎间植融合对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腰椎滑脱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横突间植融合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椎间植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植融合情况率和并发发生率。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A组的68.96%(P<0.05);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融合率和并发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间植融合对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横突间植融合。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搬运治疗下肢长干缺损的疗效及并发。方法下肢长干缺损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51例实施单边外固定支架搬运治疗。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评分、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搬运治疗下肢长干缺损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骨搬运 骨缺损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固定手术中常见的并发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四肢骨折行外固定手术的患者64例(骨折肢体76肢),统计患者的骨折部位、并发情况、处理措施及愈合情况。结果有13例(骨折肢体16肢)患者出现并发,其中外固定针道感染6肢、神经损伤3肢、湿疹性皮炎3肢、关节功能障碍2肢、钢针断裂1肢、骨折延迟愈合1肢。结论在骨科外固定手术的操作过程中要结合解剖结构及骨折的临床特点,设计合适的固定框架结构和积极完善的术后护理,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骨外固定 并发症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QCC模式探索分析,提高尿患者饮食宣教知晓率。方法成立QCC小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在QCC活动前后对105例住院尿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住院尿患者饮食知晓率由原来的35.2%提高至90.5%。结论“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明显提高尿患者饮食知晓率,同时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 标签: QCC 尿石症 饮食宣教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成年成不全致股骨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多元沟通和互动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安全搬运;术后进行多元评估并加强疼痛管理、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尊重患者隐私并做好心理护理,进行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结果患者好转出院。结论舒适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成骨不全症 成人 股骨骨折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预防老年患者牵引并发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实施牵引的108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为27.8%,显著高于研究组的9.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牵引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 骨牵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选择跟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同种异体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跟骨折采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跟骨折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跟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手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患者手术后优良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②患者手术后MARYLAND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③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应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跟骨板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跟骨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而予以跟板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发生率明显较低、Maryland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疗效
  • 简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