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66例声带息肉患者,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患者均进行声带息肉摘除,对照组在纤维喉镜下实施,观察组在支撑喉镜下进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81.82%,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21.2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显微镜相比,在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越,而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纤维喉镜 声带息肉摘除术 支撑喉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150例老年人前列腺摘除的护理,体会到护理在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精心做好各项护理,有利于顺利完成手术,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本文对术前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做详细的介绍。

  • 标签: 老年人 前列腺摘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8例胸腺瘤摘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对2017年全年我科收治的38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摘除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8例患者中,23例痊愈、14例好转、1例未改善,没有患者死亡,总有效率97.37%。结论通过术前的用药管理、心理干预、预防呼吸道感染、中的积极配合以及术后的严密监测,能够提高胸腺瘤摘除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腺瘤摘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实验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min及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麻醉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延长,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少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的麻醉方式。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声带息肉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S1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采用先进的内镜系统行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S1髓核摘除。结果209名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结论术前器械护士应做到心中有数,手术物品及用物准备充分,对整个手术流程及操作规范了然于心。中时刻关注手术医生的需求以便及时准确的配合,并提醒手术医生合理使用爱护精密器械。术后协助医生包扎伤口,收拾整理用物及器械,并与供应室老师交接器械。巡回护士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理健康,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术前焦虑并做好环境及物品准备。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调用物,做好保暖及保护隐私工作。术后安全有效的转运患者并持续观察患者的状况。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密切的配合和安全有效的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扁桃体摘除全麻复苏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经扁桃体摘除治疗的小儿患者,共8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为所有患儿在全麻复苏期开展不同模式护理干预,对比患儿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摘除全麻复苏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小儿术后风险。

  • 标签: 小儿 扁桃体摘除术 全麻复苏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我院在2012至2017年4月期间,行儿童眼球摘除87例,目的眼球摘除是破坏性手术,治疗前必须正确诊断,尽量减少手术的数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眼球摘除手术病历总结分析,经病理检查明确病因,分析原因。结果眼球摘除病因较多,最常见眼外伤和外伤引起的眼球萎缩等,在87例眼球摘除的临床病例中,视网膜母细胞瘤为27例(占31%),眼球破裂伤20例(23%),眼内炎11例(13%),角巩膜葡萄肿7例(8%),Coat病8例(9%),先天性青光眼5例(6%),其他9例(10%)。

  • 标签: 儿童眼球摘除 病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摘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息肉患者共计68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颈息肉摘除进行治疗,而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宫颈息肉摘除和射频消融能够有效对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息肉摘除术 射频消融术 宫颈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息肉患者选择宫颈息肉摘除+射频消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12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疾病手术方案期间,对照组(56例)采用宫颈息肉摘除加以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宫颈息肉摘除+射频消融加以治疗;最终就两组宫颈息肉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中失血量、手术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宫颈息肉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76.79%)加以对比,观察组结果(98.21%)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同对照组宫颈息肉患者中失血量以及手术创面愈合时间加以对比,观察组结果呈现出显著减少(P<0.05);同对照组宫颈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71%)加以对比,观察组(1.79%)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于宫颈息肉患者合理选择宫颈息肉摘除+射频消融加以治疗,于患者联合手术疗效提高、中失血量、手术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几方面获得效果确切,最终对于宫颈息肉患者整体手术疗效提高以及病情好转做出充分保证。

  • 标签: 宫颈息肉摘除术 射频消融术 宫颈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治疗结肠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治疗结肠大息肉,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圈套息肉摘除术 结肠大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1例扁桃体摘除中引发休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体会。方法我院将2013年4月6日入院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扁桃体摘除中引发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我院于2013年4月7日为患者进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新生物摘除,手术进行顺利,并于2013年4月13日为患者进行双侧扁桃体切除。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和常规护理,最终于2013年4月24日痊愈出院,患者共在我院住院18天。讨论虽然扁桃体摘除被广泛应用于咽喉部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但容易发生不良并发症,因此要在进行手术保持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操作。

  • 标签: 扁桃体摘除术 休克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晶体摘除的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33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者297例,按照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48例患者)与实验组(14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前术后护理指导,使患者避免或减少并发症,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7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且对各个时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加强。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当天的1到2小时内,有36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适感,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均自然得到了恢复,此外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疼痛,在采取护理措施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奈福泮20mg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消失。手术完成3个月后,患者的眼压明显有所下降,且术后视力显著改善好转。结论强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常规组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为5%低于常规组的11.67%(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效果理想,不仅提高患者视力情况,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 老年白内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进行髓核摘除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06例,其中采用PEID(PercutaneousEndoscopicInterlaminarDiscectomy,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2.15±10.23)岁;采用PETD(PercutaneousEndoscopicTransforaminalDiscectomy,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式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3.28±9.5)岁。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ODI评分和术后1个月随访的ODI评分,从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则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ODI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分析,则实验组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LDH,且PETD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改善更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PEID PETD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患者的中护理。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8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80例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针对性中护理。总结两组患者中、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之痛以及住院年时间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患者的中护理重要性较高,借助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效益,优化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手术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与小切口囊外摘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为后续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案的优化提供思路。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以信封的方式将患者按11分为对照组(超声乳化组,n=39)和研究组(小切口囊外摘除组,n=39),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内压、角膜散光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内压及角膜散光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虹膜损伤、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悬韧带断裂及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当前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主要方式,从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角度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的临床价值更好,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较好,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晶状体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视力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