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 exotropia,IXT)、外隐斜视与正常招飞体检学生的远近斜视度及等效球镜屈光度的差异。方法2016—2020年民航招飞体检眼科不合格学生13 551名,分析其年度视力和屈光度、斜视不合格率趋势。从中选取2019—2020年参加招飞体检的338名高中生眼科检查资料,单纯IXT不伴垂直斜视者69例(IXT组)、正常者114例(正位组)、外隐斜视者155例(外隐斜视组)。根据视近控制能力将IXT组分为控制力强组(55例)和可控正位组(14例),外隐斜视组分为视近斜视度≤-6Δ组(98例)和>-6Δ组(57例)。分别比较控制力强组和可控正位组、视近斜视度≤-6Δ组和>-6Δ组、控制力强组和视近斜视度>-6Δ组的近视率、等效球镜屈光度及视远斜视度。结果2016—2020年民航招飞体检眼科不合格学生中屈光度不合格率、斜视不合格率均有上升趋势。不同组近视情况及视远斜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F=93.23、44.94、94.04、365.63,P值均<0.001)。外隐斜视组的等效球镜屈光度、视远斜视度均高于IXT组(P值均<0.05)。正位组近视率、视远斜视度低于IXT和外隐斜视组(P值均<0.05),等效球镜屈光度高于IXT和外隐斜视组(P值均<0.05),屈光度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可控制正位组相比,控制力强组的等效球镜屈光度更低,而视远斜视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2.89,P=0.028、0.012)。与视近斜视度>-6Δ组相比,视近斜视度≤-6Δ组视远斜视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01);两组的近视率、等效球镜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力强组的等效球镜屈光度、视远斜视度均较视近斜视度>-6Δ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14.90,P=0.001、<0.001),而两组的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民航招飞体检中IXT组学生的近视率、近视程度及视远斜视程度均为最高,外隐斜视组其次,正位组最低。

  • 标签: 外斜视 屈光不正 近视 体格检查 招飞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斜视患儿知觉、眼球注视运动和眼球扫视运动之间及其与阅读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6年级斜视患儿共24例作为斜视组,同期门诊就诊的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视感知觉检查系统评估知觉偏移,Tobii Eye Tracker 5评估注视和扫视功能,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进行阅读障碍程度评测。组间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水平和垂直方向知觉偏移、注视偏移、扫视偏移与阅读障碍量表得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并对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斜视组知觉明显偏移(P<0.001)。正常组水平扫视与垂直扫视呈较强正相关(r=0.81,P<0.001),斜视组呈中等正相关(r=0.64,P=0.001),且垂直扫视偏移随着水平扫视偏移增加而增大;2组水平注视与水平扫视呈中等正相关(正常组r=0.64,斜视组r=0.69,均P<0.05),且水平扫视偏移随着水平注视偏移增加而增大;在斜视组中水平与垂直知觉、水平注视与垂直注视、水平知觉与水平注视、水平注视与垂直扫视、DCCC视知觉障碍分量表与垂直扫视呈中等正相关(r=0.70、0.66、0.52、0.43、0.47,均P<0.05),且垂直知觉偏移随着水平知觉偏移增加而增大,视知觉障碍量表得分随着垂直扫视偏移增加而增大。结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在正常和偏斜情况下均存在正相关性;知觉偏移使水平注视、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彼此间存在更为明显的相互影响。在阅读障碍儿童、斜视儿童和正常儿童中均发现扫视运动的异常,本研究发现扫视垂直方向移位与DCCC分量表中的视知觉障碍分量表具有中等强度相关性,提示扫视功能可能可以作为评估儿童阅读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

  • 标签: 斜视 视知觉 眼球运动 阅读障碍
  • 作者: 李炜 何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眼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厦门36110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厦门361003
  • 简介:摘要将表组织及其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成分融合为一个整体,统称为表微环境,其稳态对于维持表健康发挥关键作用。干的发生往往起始于表微环境成分改变,导致表稳态失衡。本文基于表微环境对干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干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首诊的干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干诊断标准诊断干与亚洲干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连续纳入首次就诊的干患者141例141。所有患者均自行完成中国干问卷,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调查以评估干相关症状,患者均接受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无麻醉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检查以评估干相关体征,评估受检干眼症状与体征之间的关联;根据有无角膜荧光素染色将受检分为角膜染色阳性组和角膜染色阴性组,采用各问卷评分方法评估两个组受检干眼症状情况。根据《干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标准将受检分为水液缺乏型干组、蒸发过强型干组、混合型干组和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组,比较组间受检相关体征的差别。结果受检眼中国干问卷总评分为12.00(7.00,16.00)分,OSDI问卷总评分为25.00(17.50,36.93)分,DEQS问卷总评分为32.02(15.77,52.34)分。最常见的症状是受检眼中有眼干燥感者130,占92.2%;有眼疲劳症状者109,占77.3%;有异物感者108,占76.6%。干、异物感、畏光评分与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正相关(r=0.177、0.297、0.172,均P<0.05);受检痛不适、畏光、视力波动评分与泪液分泌量呈弱负相关(r=-0.178、-0.197、-0.174,均P<0.05)。43.3%(61)患者使用视频终端。蒸发过强型干75,占53.2%;混合型干43,占30.5%;水液缺乏型干18,占12.8%;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3,占2.1%。结论首次就诊的干患者以轻中度干为主,症状与体征具有一定关联。蒸发过强型干是最常见的干类型。中国干诊断标准诊断干与亚洲干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7.2%。

  • 标签: 干眼 干眼症状/诊断 干眼体征/诊断 亚洲干眼协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郝瑞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心反射通常发生于眼科手术中,尤其是外肌手术多见,一般会引起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房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性二联律、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心反射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其在外肌手术中手术操作及麻醉方式等与心反射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降低外肌手术中心反射的发生及处理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动眼肌 斜视 眼外科手术 反射,眼心 手术期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干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表疾病。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性激素有关。目前雌激素在表的作用仍有争议,但雄激素对眼表的保护作用已经明确。表雄激素主要来源于雄激素前体在局部组织内的合成,通过结合眼表组织内的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雄激素缺乏会导致泪腺损伤和MGD,雄激素替代疗法对水液缺乏型干和蒸发过强型干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51-54)

  • 标签: 雄激素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雄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烧伤等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计12例入组对象,均为本院接受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的表疾病患者,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

  • 标签:
  • 简介:    【摘要】诗有诗,画有画,一堂课也有“课”。“课”就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聚焦点。揭示课题即是引导学生聚焦“课”。巧妙地揭示课题,能起到激趣引新、突出重点、启迪思维的作用。教师首先要细心研究、善于品读,找准课,继而妙用课,去粗取精,化繁为简,采取以巧取胜、事半功倍的教学措施,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造高效而神采飞扬的课堂。

  • 标签:     小学美术课 课眼 教材 重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皮肤保护中应用改良俯卧和传统俯卧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62例分成两组,31例对照组、31例研究组。给予对照组传统俯卧,给予研究组改良俯卧。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压力性损伤。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aO2、SpO2、PaCO2/FiO2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PaCO2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比较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俯卧位 皮肤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皮肤保护中应用改良俯卧和传统俯卧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62例分成两组,31例对照组、31例研究组。给予对照组传统俯卧,给予研究组改良俯卧。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压力性损伤。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aO2、SpO2、PaCO2/FiO2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PaCO2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比较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俯卧位 皮肤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皮肤保护中应用改良俯卧方式和传统俯卧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2020.10-2021.10间收治的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用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比对组和研究组,n=40。比对组接受传统俯卧方式,研究组接受改良俯卧方式,对比组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氧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比对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干预10小时后氧合指标明显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方式在重症医学科俯卧患者皮肤保护中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皮肤保护 改良俯卧位方式 传统俯卧位方式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干的发病与人群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干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纳入到干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中。为了提高对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的认识以及诊疗和预防效果,亚洲干协会中国分会等学术组织的相关专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民情,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汇集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在其定义和分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等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生活方式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一款干理疗仪治疗干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7—11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苏州九龙医院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3家符合条件的轻、中度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滴0.1%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每次1滴,持续治疗4周[(28±5)d]。试验组使用干理疗仪1次/d,每次持续时间至少15 min,持续治疗4周[(28±5)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和4周对患者的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有效性;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患者的干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进行评估后计算症征总积分,分析有效率。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构成比及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非劣效验证,设定非劣效界值为Δ=10%,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下限大于-Δ(-10%),则推断试验组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结果:共11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41例,女71例;每组各56例;112例中109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右眼与左眼的主观症状总分(右眼:t=0.15,P=0.880;左眼:t=0.19,P=0.850)及症征总积分(右眼:t=0.20,P=0.840;左眼:t=0.43,P=0.6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症征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4.8%,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2.7%,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事件,试验组出现2例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理疗仪治疗干有效率达72.7%,非劣于0.1%玻璃酸钠滴眼液,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按摩 热敷 理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因青光眼药物治疗引发药源性干的患者实施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我院2019.5—2021.8收治的因青光接受药物治疗引发药源性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72)实施环孢素A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36例,72)实施氯化钠溶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SIt、TFBUT、FL、DCD。结果:组间治疗前SIt、TFBUT、FL、DCD均相似(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It(8.19±1.22)I/mm、TFBUT(7.06±1.21)t/s相比对照组要低(P

  • 标签: 环孢素A滴眼液 药源性干眼 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五年里,新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发现,这已经彻底改变了青光的医学和外科治疗。匹罗卡平和肾上腺素的新给药方法已经发展出来。自1978年马来酸噻莫洛尔被批准被广泛使用以来,已成为治疗青光眼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本章回顾了新型抗青光眼药物的药理学,并展望了激光手术在开角型青光眼中的作用.

  • 标签: 青光眼 防治 激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