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深部真菌感染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另外在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平均值为(5.74±1.35)pg/ml;而观察组的平均值为(268.28±101.07)pg/ml。观察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可以在早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感染消息,是一种实用的早期诊断方式。

  • 标签: 1-3-&beta -D葡聚糖 深部真菌感染 临床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6月间临床G试验的住院患者结果,分析G试验诊断真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等能力指标。结果真菌感染组G试验检测值228.4±250.1pg/mL,非真菌感染组G试验检测值32.6±13.6pg/m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G试验对真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3%、92%、88%、89%、87%、0.75。结论G试验是真菌感染的重要早期实验室指标之一,对其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真菌感染的诊治水平,特别是阴性结果对排除真菌感染的意义更大。

  • 标签: (1 3)-β-D-葡聚糖 G试验 侵袭性真菌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 标签: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9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并加用0.5%氟康唑,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治疗组视力0.3~0.5和大于0.5的例数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手动-光感等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 抗真菌药物
  • 简介:器官移植手术后最担心什么?真菌感染!手术中使用的免疫制剂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真菌感染经常是致命的,尤为突出的是长期用药导致病原菌的耐药问题。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陆玲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回答了病原真菌为何耐药,有望为抗真菌感染的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专业顶级期刊mBio上。

  • 标签: 真菌耐药 抗真菌感染 美国微生物学会 蛋白 器官移植 免疫制剂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免疫功能发生缺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患者呈现上升趋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多,目前,已经成为对人类生活健康造成威胁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临床上给予患者具有特异性的早期检测方式,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近年对AIDS合并IFI早期检测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最佳检测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真菌性肺炎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部位双肺26例,左肺上叶6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4例,右肺下叶4例。真菌菌种白色念珠菌31例,曲菌8例,隐球菌1例,毛霉菌2例,组织胞浆菌1例。43例真菌性肺炎患者CT影像学表现空洞型21例,肺炎型12例,结节及肿块型7例,间质肺炎型3例。结论通过对真菌性肺炎CT影像学特征的分析,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促进患者接收正确的治疗,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真菌性肺炎 CT 影像 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8-01
  • 简介:暗色真菌可以引起人类少见的真菌感染,包括着色芽生菌病、真菌性足菌肿和暗色丝孢霉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鉴定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少见暗色真菌引起感染的报告日渐增多。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少见致病性暗色真菌,该文将从生态学、分类学、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暗色真菌 致病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 标签: 医学名词 真菌学 审定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药物名称 著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对其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侵犯的主要是内脏和皮下组织,会引发患者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多数的深部真菌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 标签: 深部真菌 感染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给当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病原菌用常规的方法分离开,然后运用沉渣划线法对血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接种,然后放置于35℃的孵育箱中培养24h,之后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316株细菌,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两种共5例,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有154株,占48.73%;革兰阳性菌共有131株,占41.46%;真菌共有31株,占9.81%。316株病原菌中共有30株真菌没有做药敏试验,其余28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其中青霉素G的耐药性为94.03%,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均为10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最高为100.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原菌的种类大部分都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真菌感染比较多,耐药菌株也增加了,临床上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科学的选择药物,以保证抗菌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发生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9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对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使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获得有效控制,避免病情加重,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 标签: ICU呼吸机 相关真菌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一方面分析导致真菌性角膜炎产生的病原菌种类,另一方面探究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实验对象纳入刮片镜检阳性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细菌培养对相关病原菌加以鉴定。结果农民属于主要的发病人群,占66.7%;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发病时间为夏收和秋收农忙季节,最早发病时间为每年的2月,从每年的年中开始真菌性角膜炎出现发病高峰,越近秋季发病率越高;主要病原菌为镰孢菌属,由此菌属感染者占43.4%,曲霉菌属次之,暗色真菌属、枝孢菌属、连格孢菌属再次之;有外伤史亦是发病主因。结论真菌性角膜炎与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其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而且主要由镰孢菌属感染所致,采取咪康唑、益康唑等咪唑类衍生物或两性霉素B等多烯类抗真菌药治疗方可达到显著的治愈效果。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流行病学 镰孢菌属
  • 简介:对采自海南省瓜菜主产区蔬菜的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3种,隶属8科24属,其中卵菌6种,担子菌2种,半知菌55种。发现海南省新记录种5种,分别为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spinaciae、菜豆匍柄霉Stemphyliumphaseolina、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lactucae、苦瓜匍柄霉Stemphyliummomordi、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vesicarium。文中对海南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

  • 标签: 无性型真菌 资源调查 海南 冬季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