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丛枝菌根(AM)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土壤有益微生物,能帮助植物获取养分,提高抗性,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巨大应用价值。然而,由于AM真菌必须与根系共生才能完成生命周期,因此菌剂的获取与扩繁成为真菌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从AM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扩繁3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旨在推进对AM真菌培养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AM真菌培养提供技术参考。AM真菌的分离湿筛法较为普遍,鉴定主要采用生理或分子生物学方法,传统的扩繁方法以盆栽法和毛根无菌扩繁法为主,而最近新报道的液体培养法和非共生培养法则为AM真菌的扩繁提供了更多可能,为液体条件下的真菌应用和菌剂的批量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AM真菌 培养 鉴定
  • 简介:摘要: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广泛存在土壤、水、空气和有机物中,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肿瘤放化疗、体内置管及长期入住ICU病人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增加,药物治疗是对真菌感染的主要策略,早期合理的抗真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理想的抗真菌药物应具有足够覆盖可能的病原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无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给药方便、治疗费用低等特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多烯类、吡咯类、棘白菌素类。

  • 标签: 真菌 感染
  • 作者: 高宁 杨瑞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眼视光学院 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384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围绕研发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如丙烯胺类、棘白菌素类、抗菌肽及其衍生物,FK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眼部药物递送系统与抗真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促进药物进入角膜发挥作用,其疗效在FK动物模型得到验证,部分复合体如氟康唑脂质体在临床使用后效果良好。手术治疗方面,早期手术、病原菌以水平生长为主、病灶浸润深度浅、联合使用有效抗真菌药对提高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角膜基质注药、角膜胶原交联、准分子激光术等手术技术在感染早期、病灶浸润较浅或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的FK患者中均突显出各自的优势。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及各类术式的联合,可为FK良好预后提供重要保障。(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53-260)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抗真菌制剂 手术 联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狼疮肾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狼疮肾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疾病活动指数等资料。根据治疗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8例)和未感染组(62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36例,62.07%),对于氟康唑、灰黄霉素以及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2.07%、56.90%、51.72%。感染组28 d死亡率(17.24%)高于未感染组(χ2=6.54,P=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活动指数>19(OR=2.779,95%CI:1.135~3.936)、日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50 mg(OR=2.898,95%CI:1.336~4.520)、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OR=1.452,95%CI:1.030~2.073)、连续使用抗菌药物2周以上(OR=1.992,95%CI:1.138~2.891)以及使用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OR=1.571,95%CI:1.016~2.317)均是造成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狼疮肾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主要以白假丝酵母感染为主,对氟康唑等药物耐药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疾病活动指数、日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过高、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连续使用抗菌药物2周以上以及使用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是造成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狼疮肾炎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疾病活动指数 危险因素 真菌感染 合并感染 耐药
  • 简介: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属于严重感染性疾病,为眼科疾病,具有较高致盲率,且诊治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视力,降低生活质量。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各有利弊。本文将重点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进展。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 中医药
  • 简介:摘要抗真菌药物在普通人群中有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但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因其特殊的自身条件,抗真菌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常见抗真菌药在以上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建议。

  • 标签: 抗真菌药 儿童 老年人 孕妇 肝功能不全 无明显有害效应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计6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合并基础慢性疾病等原因。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放化疗等多项因素,都会导致肺部出现感染,需要积极的采取抗真菌疗法才能够更好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真菌感染 呼吸内科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生物制药技术人才,山东医药技师学院立足现有教育资源,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通过前期岗位调研与团队讨论,结合专业课程确定学习任务,编写一体化教材、改进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建立过程评价体系为主线的校本课程 开发路径。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主要由单基因变异导致免疫分子或细胞数量和(或)功能异常的一类异质性疾病,感染是PID的标志性表现。真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PID患儿潜在的免疫缺陷影响真菌感染的发展和结局,对这部分患儿早期识别并启动经验性和针对性抗真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各类PID有其不同的易感真菌谱系,对有真菌感染的PID患儿的研究极大促进抗真菌免疫机制的解析。现阐释PID常见易感真菌谱系和感染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后差,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抗真菌药物又多在肝脏代谢,毒副作用大,临床诊治困难。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重症肝病患者的特点,形成专家共识,以供医务人员在制定重症肝病合并IFI诊治决策时参考。

  • 标签: 重症肝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 防治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收治的98例疑似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别采用MRI诊断和CT影像诊断,将两种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CT诊断诊出率明显高于MRI诊断,同时CT诊断的漏诊率低于MRI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诊断真菌性鼻窦炎准确率较高,可以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分析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在数字表法下分成对照、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治疗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呼吸内科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自发表以来,受到各方关注,现就其制定背景、重点难点内容及问题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为广大医务人员在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治中提供参考。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重症肝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合并感染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真菌多糖(G2)添加剂应用于生猪,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5千克左右的外三元生猪15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头(分寡糖组、真菌多糖(G2)1组、真菌多糖(G2)2组)共试验120天。其结果,真菌多糖(G2)组、寡糖组的免疫因子检测,真菌多糖(G2)组的各项免疫因子大部分优于寡糖组,少数指标与寡糖相接近。试验提示:真菌多糖(G2)应用干生猪,可提高免疫功能。

  • 标签: 免疫因子 真菌多糖(G2)
  • 作者: 张旭艳 冯四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深圳 51810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对以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为代表的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不同剂型在血液病患者中的临床实践、药物监测和指南推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抗真菌药 血液病 真菌病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员,其基础疾病、诊断和防治涉及呼吸、血液、重症监护、感染、免疫和新生儿等多个专业以及影像、检验和临床药学等多个学科。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制订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版)”,对相关的18个临床问题,涵盖基本概念、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较全面地给出了目前国内外所确认的建议和说明,以期更精准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68例结核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每组34例。对比两组真菌感染发生情况以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两组护理前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护理后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结核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感染对他们的影响,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结核 真菌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根据各类型真菌感染的特征进行总结。方法:通过使用皮肤镜对众多皮肤真菌感染的儿童进行观察,并与直接镜检结果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对儿童诊断感染率的准确性,并对皮肤真菌感染皮肤镜图像特征进行内容总结。结果:皮肤镜和直接镜对手足股癣检查的准确率并无统计意义,皮肤镜诊断花斑糠疹、甲真菌病、马拉色素毛囊炎以及头癣的阳性率相比直接镜检查较低,皮肤镜阳性病例检查时阳性者为63.33%,而直接镜检查阳性病例时,阳性占比者则为84.33%,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镜可为手足体股癣、头癣提供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则无较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皮肤镜 儿童皮肤 真菌感染 诊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