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简化的气道风险指数(SARI)评分预测国人困难气道的有效性。方法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 3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90岁,ASA分级Ⅰ~Ⅲ级。麻醉诱导前确定SARI评分(包括张口度、甲颏距离、Mallampati分级、颈部活动度、下颌前突能力、体重、是否有困难气管插管史7个评估项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ARI评分预测困难气管插管和困难喉镜暴露的有效性。结果SARI评分、张口度、改良Mallampati分级及甲颏距离预测困难气管插管的AUC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1(0.89~0.93)、0.84(0.82~0.86)、0.81(0.79~0.83)、0.83(0.80~0.85);预测困难喉镜暴露的AUC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0(0.88~0.91)、0.79(0.76~0.81)、0.76(0.74~0.78)、0.73( 0.70~0.75)。与张口度、改良Mallampati分级和甲颏距离比较,SARI评分预测困难气管插管和困难喉镜暴露的AUC增大(P<0.05)。结论SARI评分对国人全麻患者困难气管插管和困难喉镜暴露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麻醉,全身 插管法,气管内 SARI评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 2014 年 5 月~ 2016 年 5 月在我院治疗的危重病患儿 90 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危重病护理评分进行干预。护理 2 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中重病护理评分 <70 分者 20 例,评分 70 ~ 80 分者 17 例, >80 分者 8 例。护理后,评分 <70 分的患儿并发率为 55.00% ,明显高于评分为 70 ~ 80 分患儿( 29.41% )及评分 >80 分的患儿( 12.50%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 97.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22% ( P<0.05 )。结论 危重病患儿在小儿护理中,采用危重病护理评分干预,可了解患儿的病情,为护理提供有效的依据,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 ] 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危重病 临床效果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效果。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小儿危重病护理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有效护理患儿45例,总有效率达93.75%;参照组的有效患儿38例,占79.17%,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5,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45例,占93.75%;参照组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38例,占79.17%,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5,P<0.05)。在小儿护理中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效果显著,护理效果更佳,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护理 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中所发挥的干预指导作用,以提高小儿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 50例,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结合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入院不用时间段患儿护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患儿入院治疗和护理时间越长,危重病护理评分分数往往越高,这也说明小儿的病情逐渐好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后,显效患者共 例,有效患者 例,无效患者 例,总有效率为 。结论:针对小儿危重病实施护理评分,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客观、深入、合理的评价,这样也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对症护理,其可以更好的提高小儿护理水平,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更好的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危重病 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干预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期间 94例危重病患儿,以“随机单双号”对纳入主体进行交叉分组,分为两组,设置为对比组(单号 47例,一般护理)和研究组(双号 47例,危重病护理评分),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危重病评分差异较小,干预后,两组危重病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研究组危重病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5.74%( 45/47)高于对比组 80.85%( 38/4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可最大限度提高小儿危重病评分,护理满意度,能够为临床救治和护理提供指导,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护理 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睾丸扭转的诊治效率。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7年4月确诊的睾丸扭转患者31例(A组),回顾分析诊治效率;前瞻性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按标准化流程收治的急诊急性阴囊疼痛患者43例(B组),并采用五要素七分评分诊断睾丸扭转和采用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学平台共建的区域"三基"培训体系的标准化诊治流程,对比两组的诊治效率。结果A组睾丸扭转病例从就诊至临床确诊时间为20~60 min,从入院后至急诊手术时间60~160 min,其中70%患者行睾丸切除,30%行睾丸固定;B组中睾丸扭转确诊时间为5~25 min,入院至手术室45~60 min,B组的诊治效率较高(P<0.001),其中56%患者行睾丸切除,44%为睾丸固定,两组睾丸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扭转评分可快速有效诊断,标准化救治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可操作性强,二者联合可以提高基层医院对青少年睾丸扭转的诊治效率。

  • 标签: 精索扭转 教学形式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经胸肺部超声(TLUS)评分对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免疫内科住院怀疑为ILD的50例患者采用高分辨率CT(HRCT)与TLUS进行检查,所得超声结果采用改良超声评分与Buda超声评分进行评估,分析改良超声评分、Buda超声评分与HRCT评分对ILD的诊断效能,评价改良超声评分与Buda超声评分及HRCT评分的相关性,并评估两种超声评分方法在不同病情程度ILD间的差异。再以Warrick评分作为判断ILD严重程度的标准,采用ROC曲线对改良超声评分进行不同程度肺间质病变截点值的预测。结果①改良超声评分、Buda超声评分及HRCT评分评估ILD的敏感性分别为92.3%、87.2%、97.4%,特异性分别为92.3%、87.2%、97.4%,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8(95%CI =0.941~1.000)、0.950(95%CI=0.892~1.000)、0.999(95%CI=0.994~1.000)。②改良超声评分值与HRCT评分值、Buda超声评分值呈强正相关(r=0.929、0.920,P<0.001);Buda超声评分值与HRCT评分值呈较强正相关(r=0.862,P<0.001)。③随着ILD严重程度的增加,改良经胸肺部超声评分值及Buda超声评分值均明显增加;在改良肺部超声方面,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ROC曲线计算改良超声评分预测轻度和重度肺间质病变临界值分别为34分(其敏感性100%,特异性87.5%,AUC=0.891,95%CI=0.686~1.000)和64.5分(其敏感性91.3%,特异性87.5%,AUC=0.954,95%CI=0.877~1.000)。结论改良超声评分可反映肺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可用于半定量评估ILD。

  • 标签: 经胸肺超声 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相关性 高分辨率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护理干预指导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 104例危重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A、 B两组; A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 B组在 A组基础上,运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比较两组突发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结果:B组突发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 A组( P< 0.05)。 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7.69%)、死亡率( 1.92%)均明显低于 A组( 23.08%、 15.3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助于在长径<5 cm的胃黏膜下肿瘤(SMT)中鉴别胃肠间质瘤(GIST)和良性肿瘤的CT特征,构建一种简易实用的CT评分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SMT;(2)具有治疗前胃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2)在CT检查前接受过相关治疗;(3)CT显示长径≥ 5 cm。根据以上标准,于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4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作为基本数据集,其中GIST组31例,良性SMT组11例(7例平滑肌瘤和4例神经鞘瘤);并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6例作为验证数据集,其中GIST组48例,良性SMT组18例(7例平滑肌瘤,1例黏膜下炎性息肉,10例神经鞘瘤)。观察及测量的CT征象为:肿瘤发生位置、肿瘤长径、生长模式、边缘是否规则、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增强是否均匀、动态增强模式、是否伴有坏死、溃疡、钙化及病变周围肿大淋巴结等。比较基本数据集中GIST组与良性SMT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确定可区分GIST与良性SMT的指标,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征的简单累加数作为其评分,构建一种简易评分分类方法。然后,利用验证数据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该评分诊断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年龄>46.5岁、非贲门位置、边缘不规则、平扫CT值<45 HU、静脉期不均匀强化、有坏死、无瘤周肿大淋巴结7个临床及CT特征,可提示GIST的诊断(P<0.05);每个特征赋值1分,构建GIST评分。经与病理学诊断对比,当临界值取3~4之间时(即0~3分提示为良性SMT,4~7分提示为GIST),基本数据集内42例患者均能被正确诊断。采用上述简易评分,对验证数据集患者(66例)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其诊断GIST的AUC为0.97;当临界值取3与4之间时,诊断GIS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100%、72%、91%、100%和92%。结论基于CT构建的胃小SMT简易评分能够在术前准确区分GIST和良性SMT。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黏膜下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Shizukuishi评分比较腮腺与颌下腺核素显像对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SS 124例,对照组91例,分别进行腮腺和颌下腺核素显像检查,以排泄率为标准对每个腺体核素显像结果评分,每个腺体0~3分,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腮腺及颌下腺核素显像对SS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腮腺核素显像评分0~6分,以2分为截断值,诊断SS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2.6%,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0.030。颌下腺核素显像评分0~6分,以2分为截断值,诊断SS的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78.2%,AUC为0.854±0.026。结论颌下腺核素显像对SS的诊断价值更优。

  • 标签: 腮腺 颌下腺 核素显像 干燥综合征
  • 简介:摘 要:该文对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在内)进行全盘否定。它从洛伦兹变换入手,揭示爱因斯坦在洛伦兹变换推导过程中的一系列造假行为,表明“洛伦兹变换”是学术造假的产物。因此,洛伦兹变换的一切推论纯属子虚乌有。文中对“相对论动力学”进行了剖析,指出相对论力学是伪力学,与牛顿力学没有任何关系。相对论的动能公式和质能公式都是没有计量单位的假公式,毫无实用价值。此外,还讨论了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原理,指出“星光弯曲”没有理论依据。

  • 标签: 相对论 学术造假 洛伦兹变换 质能公式 等效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急诊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4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并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0.16±7.26),(41.23±8.06),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84±2.3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重机的应用十分普遍,并且随着社会的创新发展,对于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生产工作需求,桥式起重机投入到使用中。但是在桥式起重机的运行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主梁形变,严重影响生产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桥式起重机进行主梁变形的修复工作,保障生产施工的正常运行。

  • 标签: 桥式起重机 主梁 变形 修复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对其 FMA 评分、 MoCA 评分的影响分析。 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于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的124例实施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情志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护理前以及护理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这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S)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LKSS和MBI评分均有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健康变化、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等各项评分均有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关于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疼痛、骨不连、愈合延迟、血栓发生例数为4例、3例、2例、3例、2例,总发生率为25.80%,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例、1例、0例、1例、0例,观察组总发生率为4.8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手术患者进行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中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种联合护理模式具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生活质量 膝关节功能 本体感觉训练 情志护理 五音疗法
  • 简介:摘要:积分法可以通过积分促成任务的达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积分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同时又契合高中语文的特点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综合分析学情及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将高中语文教学分为问题回答、背诵默写、故事分享、作业情况、考试成绩几个模块进行小组积分,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结合成绩分析及问卷反馈,明确这一方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策略,以期能够将积分法更有效的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 标签: “积分法” 高中语文教学 运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早期预警评分,探讨胃癌术后腹腔感染预警评分与改良预警评分对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构建胃癌术后腹腔感染预警评分,选取2018年6—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342例患者,分别采用腹腔感染预警评分与改良预警评分对术后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者预测胃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能力。结果以胃癌术后并发腹腔感染为结局指标,胃癌术后腹腔感染预警评分对患者发生腹腔感染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AZ=0.977,灵敏度93.1%,特异度93.3%;改良预警评分对患者腹腔感染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AZ=0.924,灵敏度82.8%,特异度84.7%。胃癌术后腹腔感染预警评分的预测能力优于改良预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4.606、315.479,P<0.05)。结论胃癌术后腹腔感染预警评分较好预测胃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强的专科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感染 早期预警评分 风险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首发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及 对 SAS 评分、 SDS 评分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首发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 40 例,研究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 SAS 评分、 SDS 评分。结果 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明显较低( P<0.05 );研究组 SAS 、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且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心理健康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