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10月1日《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一种相对独立量刑程序在中国正式确立。按照这一量刑程序,检察机关可以提出量刑建议,当事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有义务收集量刑证据,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改革者在简易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以及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分别确立了各不相同的量刑审理程序。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确立,对于量刑裁判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和适度对抗化固然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但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量刑建议 量刑意见 量刑情节 量刑调查 量刑辩论
  • 简介: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的证明对象是"独立型"的量刑情节,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种量刑情节的证明出现了证据收集不够全面、酌定量刑证据缺失、量刑建议适用少、片面强调法官的证明职责以及个别重要量刑情节的证明适用法律存在错误等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坚持控方在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仍要承担证明责任的前提下,应以量刑建议为证明责任的承担方式,并要保障辩方在该程序中的证明权,厘清法官证明职责与"不告不理"原则的界限,完善个别重要量刑情节证明的适用法律问题。

  • 标签: 量刑程序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 简介:虽然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害人具有当事人的地位,但被害人的权利常常在"以被告人为中心的"、定罪量刑"一体化"的审判中被忽视。之前的"量刑制度改革"为被害人之当事人地位的"实质化"提供了契机,本次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应该将被害人的保护由司法解释的层面提升到立法的层面。对此,在分析被害人在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具有诉讼主体地位的正当性后,提出保障其能够有效参与的权利,以期达到保护被害人和量刑公开、公正的目标。

  • 标签: 被害人 相对独立量刑程序 地位和权利
  • 简介:量刑基准作为经验之存在,既可以表现为一个确定的经验点,也可以表现为一个经验幅度。在相对合理主义理念的指导下,量刑基准不应在量刑初始阶段作为量刑依据直接加以采用。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坚持“法定优先”原则,构建“缩幅求交”量刑模式,并且充分发挥量刑基准之保障与警示作用。唯此,才能在终局意义上得出主客观相统一的、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相对合理的量刑结论。

  • 标签: 相对合理主义 量刑基准 缩幅求交
  • 简介:我国自从2010年确立了一种“相对独立量刑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模式.经过近八年的运行,相关诉讼程序和司法实践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庭审程序改革的迟滞使得这种模式呈现出它的不适应性.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不仅存在证据法基础上的不同,亦具有若干现实必要性.构建独立量刑程序关键在于确保量刑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路径包括量刑信息调查主体和责任的明确、审判组织的专职化以及证明标准的重建等.

  • 标签: 无罪推定 证据规则 定罪程序 量刑信息 证明标准
  • 简介:文章以我国量刑制度改革为背景,对2010年10月由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签发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解读。作者认为该意见实际上采纳了“相对独立量刑程序”,即法院维持现行的法庭审理程序模式,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中。该意见规定由公诉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由被告人、被害人提出量刑意见,有利于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在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量刑程序问题上,作者认为,在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由于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两种程序的交错容易产生一些潜在的隐患。

  • 标签: 量刑程序 定罪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 分离 相对独立 法庭审理
  • 简介:量刑独立是实现量刑程序诉讼化乃至刑事司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理念匡正,即破除定罪抑或量刑之“中心主义”,构设定罪与量刑之“流水作业式”。量刑听证制度是将量刑环节从“暗箱”中拉出的“拉杆”,通过具体案件的筛选牵引量刑活动的走向,发挥量刑过程中纠正机制的运行功能,以完成量刑活动的程序规范.

  • 标签: 量刑独立 理念匡正 量刑听证 案件筛选 量刑救济
  • 简介:我国刑事审判程序采用的是定罪与量刑合二为一的庭审程序,这种审判程序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答辩量刑"、"量刑辩论"等审判程序改革尝试的出现为构建我国新型的量刑程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文章从程序的启动、参与的主体等方面分析,提出了我国独立量刑程序的具体构建。

  • 标签: 独立式 量刑程序 程序构建
  • 简介:<正>"保证"一词有多种含义,作为债的担保方式之一,保证是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作保证人向债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的制度。《民法通则》第89条(1)项对此做了规定,《担保法》第6条规定得更加明确:"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由于保证是以担保主合同的履行而设立的,是第三人以其自身的信誉和不特定的财产担保债的履行,因此传统民法上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订立的保证合同,是以债权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主合同的成立为前提的,保证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它依附于主合同而存

  • 标签: 主债务人 主合同 保证合同 抗辩权 履行债务 保证责任
  • 简介: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定罪与量刑分离的趋势,但是我国现行定罪与量刑程序关系是一种以典型的相对分离关系为主、非典型的相对分离关系为辅的混合模式,此模式下的刑事辩护面临无罪辩护与量刑辩护相冲突、辩护罪名与判决罪名相冲突的困境。未来的改革应当改革审判模式,使定罪与量刑程序绝对分离,才能解决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上述困境。

  • 标签: 定罪量刑 定罪量刑程序的相对分离 刑事辩护
  • 简介:明代甘炀在其《印章集说》中首次从理论上将篆刻艺术的创作方法归结为篆法、笔法、章法和刀法,并强调"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其妙。"而明代后期沈野在其《印谈》中突出强调:"难莫难于刀法,章法次之,字法又次之。章法字法俱可学而致,惟刀法之妙,如轮扁斫轮,疴偻承蜩,心自知之,口不能言。"由此可见,刀法对于篆刻的重要性和难度,刀法在篆刻创作中是必须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篆刻艺术 刀法 个性品格 相对独立 明代后期 创作方法
  • 简介:大学为什么产生?为何有大学成为一流?都不是经济所能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文化的问题,首先应从大学本有的精神面去考察。

  • 标签: 大学 经济 文化
  • 简介:量刑建议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量刑建议应该以确定性为常态。无论是从量刑建议制度的功能定位,还是各方诉讼主体的心理预期考量,确定性量刑建议都要占优。确定性量刑建议可以防止量刑建议流于形式,不仅无损于司法权威,而且有助于确立司法权威和彰显司法公信力。

  • 标签: 量刑建议 确定性量刑建议 概括性量刑建议
  • 简介:信托制度作为英美法系的产物,在世界各国受到了青睐。随着我国信托法颁布,引来了我国信托业的春天。信托财产独立性是信托制度最根本的特点。笔者在探讨信托财产独立性之际,认为信托财产独立性具有相对性,以图诠释信托制度神秘的内涵。

  • 标签: 信托 信托财产 独立性 相对性
  • 简介: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学生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理解存在问题。关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材对这个观点没有作深入分析,教学参考书也讲得过于简略,加上该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内涵,有助于教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 标签: 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 教学参考书 《思想政治》 社会存在 社会发展
  • 简介:民族经济利益要么表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民族经济利益与非民族地区的经济利益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利益

  • 标签: 利益相对 民族经济 相对独立性
  • 简介: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方面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同济大学等在办学实践中总结出依托母体、相对独立的办学模式,能发挥本科院校的优势,取得了实际成效。并就实施依托母体、相对独立的办学模式,提出要正确处理解决好若干问题。

  • 标签: 本科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模式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
  • 简介:受贿罪依照贪污罪法定刑量刑的立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反腐需要.依照刑模式与同一刑理论基础存在冲突,刑法与最新《解释》的条文间也难以自洽,同时依照刑模式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受贿罪量刑的严重失衡.受贿罪法定刑应当独立设置,国内外相关立法经验和国内的理论研究及司法操作,为受贿罪独立量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基础.在建构路径上,应当在刑法中设立独立量刑条文,设置更严密的数额和情节划分,完善受贿罪双轨制量刑体系.

  • 标签: 受贿罪 法定刑 独立设置 量刑体系 贪污罪
  • 简介:<正>关于经济学(指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下同)的研究方法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另一种极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抽象法。本文对这两种观点均持异议。本文认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

  • 标签: 经济学研究方法 理论经济学 相对独立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经济过程
  • 简介:恩格斯晚年在论述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回顾唯物史观创立的过程中,阐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与经济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意识形态能动地反映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引导人民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加强意识形态的引导与管理有着重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意识形态 相对独立性 现实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