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DWI对急性脑梗死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根据脑梗死数量分为单发性梗死组、多发性梗死组;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幕上梗死组、幕下梗死组、幕上幕下梗死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的疗效、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单发性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单发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幕上幕下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DWI的脑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有关,DWI表现可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神经功能缺损 死亡率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探讨心电图联合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病情预后评估中的运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5年6-12月,余姚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152例,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并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测,探讨单用MEWS评分和联合心电图对急诊内科患者病情预后评估的意义。结果显示,1152例患者中,好转离院375例(32.55%),急诊留观382例(33.16%),普通住院335例(29.08%),重症住院44例(3.82%),急诊死亡16例(1.39%)。疾病转归越差,患者MEWs评分和联合评分越高,在重症住院和急诊死亡组患者中联合评分高于单用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6,29.65,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联合评分(P=0.014)、MEWS评分(P=0.040)、血氧饱和度(P=0.012)是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心电图监测有助于预测急诊患者病情

  • 标签: 改良 早期预警评分 心电图 病情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尿脓毒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其病情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尿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的CAR、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比较不同预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分析其CAR与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患者28d病死率为8.7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均升高(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脓毒症患者CAR与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均呈正相关(r=0.826、0.85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良好,其中以治疗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最优。结论:尿脓毒症患者CAR较高与其其病情预后相关,可能作为其病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尿脓毒症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病情 短期预后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监测判定ICU危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50例ICU危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检测的乳酸水平分为高乳酸血症组和乳酸酸中毒组。结果乳酸酸中毒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乳酸峰值均高于高乳酸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时、入院6h后、入院12h后、入院24h后乳酸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能够作为判定ICU危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乳酸 ICU 危重症肺炎 病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4例脓毒症患者,依据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分为>20分组19例、10~20分组27例,<10分组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8d随访,死亡13例,存活51例。检测对比3组与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L-6、NT-proBNP水平,分析血清IL-6、NT-proBNP水平同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0分组与10~20分组血清IL-6、NT-proBNP水平均高于<10分组,且>20分组高于10~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IL-6、NT-proBNP水平及APACHEI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NT-proBNP水平同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

  • 标签: 脓毒症 IL-6 NT-proBNP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其病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辽宁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血清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50例和HbA1c升高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析HbA1c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果HbA1c升高组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HbA1c正常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HbA1c水平越高(P〈0.05)。HbA1c升高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高于HbA1c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于HbA1c正常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较差。HbA1c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评判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神经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探索。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共收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70例与70例健康者,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结果重度组病患体内PCT、CPR水平含量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少,三组两两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患者实验组的PCT及CRP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检测PCT与CRP可以反映病情状况,预后具有很好评估价值,为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支撑,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病情状况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并寻其原因,确定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总结几种常见急腹症的特点和变化过程,以便提供给护理人员护理的措施与经验。结论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进行严密检测与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后续治疗十分有利。

  • 标签: 外科 急腹症 病情 护理
  • 简介:摘要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通过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 标签: 危重患者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了解凉山彝族聚居区昭觉县小学生的患龋情况及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在简便口腔器械配合下,采用自然光线龋齿直视检查方法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地小学生患龋率、龋均明显偏低,其他情况与国内报告的资料相似。结论患龋率与饮食习俗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保持口腔卫生在防龋方面尤为重要。

  • 标签: 患龋率 龋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型尿钠肽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组51例,Ⅲ级组53例,Ⅳ级组54例,另取同期到院呼吸困难的非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各组BNP和LVEF水平及病情评估、血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随NYHA分级增高,血BNP水平而逐渐上升(P<0.05);LVEF与血BN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以BNP水平为100pg/ml为阈值,血BNP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88.7%。结论血BNP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重要生化指标,且BNP水平越高,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情越严重,对心功能分级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B型尿钠肽 慢性心功能不全 诊断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溶栓后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护理,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制定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20例并进行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化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进后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病房停留的时间、溶栓药物成功进入血管的时间、溶栓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好,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脑梗塞中,要改进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梗塞患者 溶栓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军事飞行员的血糖水平、高血糖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以对飞行员的行为干预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1至2015-7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1例军事飞行员行口服糖耐量检查(OGT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并根据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血糖相关测值及高血糖的患病率。结果(1)军事飞行员高血糖的患病率为9.9%,其中糖尿病患病率为3.7%,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6.2%。(2)将入组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3组比较,组3FPG、FIN、AUCG、AUCI及HOMA-IR均高于组1,ISI则低;组3AUCI高于组2;组2FIN及HOMA-IR均高于组1,ISI则低。(3)相关性分析结果军事飞行员年龄与FIN、AUCI及HOMA-IR均呈正相关,而与ISI呈负相关。结论高血糖在军事飞行员中具有一定的患病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糖代谢逐渐呈现异常。

  • 标签: 高血糖 糖尿病 军事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情况,分析发病特点,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治疗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选取参与体检的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对象的相关参数,总结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点,分析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因素,从而能够选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较高,且大部分患者都患过妇科疾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使用超声技术结合宫腔镜技术能够对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治愈率较高。结论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较高,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要科学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妇科 子宫内膜息肉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8~15岁的儿童1562例,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年龄<10岁为一组,年龄10~13岁为一组,年龄>13岁为一组,将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三组患儿数据对比,患儿随年龄的逐渐增加,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便会增加,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加,单纯性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提高极为显著,三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对患儿的教育程度同样影响着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

  • 标签: 儿童躯体化障碍 发病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预防控制。方法在我国的肺结核患者中抽取200份数据资料,进行跟踪调查,以是否接受现代化肺结核的预防措施为参考方法,分为各100例的两组,通过长期的观察,对临床检测的参数指标进行收集,得出结果。结果经过长期预防控制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各项身体指标恢复迅速,与没有接受预防控制措施的肺结核患者差别较大。结论长期的持续性接受现代化肺结核预防措施,可以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起到控制病情稳定性发展的作用。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发病情况 预防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将术前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前术后行病情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88.23%、并发症发生率14.70%、平均住院时间(15.21±2.81)d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术后护理以及病情观察,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胃癌 术前术后 病情观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