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病人转运和交接的时间及影响因素,探讨缩短用时的方法,提高急诊抢救工作效率。方法对急诊科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4月29日收入院的病人进行转运和交接时间实时记录汇总分析。结果合计250人次,转运交接平均用时18.1分钟,其中转运途中用时5.57分钟,与接收科室交接平均用时5.4分钟,耗时最长。讨论急诊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是影响急诊病人转运交接时间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急诊病人 院内转运 交接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ICU管理水平,保障院内安全转运,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科室转出病人交接情况,自行设计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记录交接工作的情况。结果使用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后,共抽取236例患者进行调查,累计发现再次电话询问交接班内容是8例,双方科室对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的满意度在99%以上。结论使用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了安全转运,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儿的安全。

  • 标签: 安全管理 安全转运 记录单 应用病人在安全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在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应用《急危重病人交接单》,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病人安全,降低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由急诊科转入各科室的123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内转运的105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和转运病人,交班时用口头交接班。观察组在急诊科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内科和外科转运病人时要求严格遵守转运流程,必须使用《急危重病人交接单》。比较《急危重病人交接单》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应用《急危重病人交接单》可提高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预防控制的作用。

  • 标签: 急诊科 急危重病人交接单 院内转运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6-02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交接模式在心内科ccu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心内科监护室(CCU)患者转出交接表格,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选择2015年1~7月心内科ccu接受救治的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的5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医护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交接;观察组则采取SBAR沟通交接模式。结果在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观察组的交接患者耗时为(5±0.15)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47)分钟(P<0.05);观察组交接问题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9%(P<0.05);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96%较对照组86%明显提高。

  • 标签: SBAR模式心内科监护室(CCU)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对SBAR床边交接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480例进行抢救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交接班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观察组根据SBAR床边交接程序,构建急诊重症监护室交班制度,对于护理交接班进行规范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交接班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输液脱出及渗漏、压疮等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约为7%;观察组患者输液脱出及渗漏、压疮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两组对比差异突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交接班管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SBAR床边交接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SBAR床边交接程序 临床应用 效果评价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设计ICU病情交接查检单(简称查检单),指导医护人员在临床交接班实践中进行病情查检,以提高交接班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将查检单应用于ICU的危重患者,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交接班查检,比较应用查检单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查检单后,护士合作状况平均得分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接班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查检单规范了ICU重症患者的病情交接方式与内容,有助于提高ICU的交接班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交接班 查检单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并探讨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手术患者交接中,比较实施前后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交接时间和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后,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7%降低至0.65%,交接时间由5-10min降至1-2min,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由90.4%提高至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手术患者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提高了安全性,缩短了手交接时间,实现了交接的过程质控。

  • 标签: 手术患者 标准作业程序 患者交接
  • 简介:摘要护士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本文通过对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实习护士不能主动参与交接班的问题原因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实习护士能明确交接班的意义,以期提高自身参与交接班的主动性。

  • 标签: 实习护士 交接班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交接班流程并引入SBAR沟通模式对C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4名护士按照传统交接班模式对2014年7月-12月196名入科患者进行交接班为对照组,选择14名护士按照再造流程对2015年1月-6月208名入科患者进行交接班为研究组,比较两种交接班模式患者病情掌握的程度、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交接问题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再造的交接班流程有利于提高CCU护理质量.关键词CCU;;交接班;再造流程;护理质量TheinfluenceofnursingcarequalitybyreengineeringhandoverprocedureinCCU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26-02

  • 标签:
  • 简介:我是太阳,是宇宙医院的主治医生。这天,办公室里忽然走进来一个黑乎乎、满身冒着臭气的病人。我赶紧请她坐下,端详了老半天,才认出病人原来是地球妹妹——人类的母亲。我疑惑了:“地球妹妹.几年不见,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地球妹妹伤心地痛哭起来:“唉,别提了。孩子们生活富裕了,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看着也高兴。可是,他们却越来越不知道照顾我这个母亲了。

  • 标签: 病人 生活富裕 生活水平 办公室 地球 母亲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QCC方法,提高患者交接记录单完整率。方法由8名护士组成七彩圈,对2014年9月七彩圈活动前40份患者交接记录单不完整的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患者交接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QCC活动后,患者交接记录单完整率由改善前的64.2%提升至97%,目标达成率106%。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患者交接记录单完整率,不仅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意识,还保证了医疗安全。

  • 标签: QCC 交接记录单 完整率
  • 简介: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对泉古线、务古线等管输原油含水测定采取1小时1取样,连续4个小样混合成一综合样,综合样含水率作为取样4小时内所输原油的平均含水值。由于输送原油含水波动大,取样间隔时间长,所取油样代表性不强,这不仅容易造成原油交接纠纷,而且无法为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分析产量提供精确平稳数据,不利于油田健康发展。因此,引进了在线多功能全自动连续取样仪,以提高原油计量精度。

  • 标签: 连续取样 原油含水率 华北油田 油样 计量精度 人员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色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交接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方便工作等采取有效的彩色标牌管理。结果通过色标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结论通过色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少纠纷,提高效率,杜绝差错。

  • 标签: 色彩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物品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术后患者交接中的作用。方法于2013年2月创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术后患者手术室与病房交接中发生的问题,运用简单、可靠、易培训的标准化交接程序,提高患者安全和交接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交接中的技术差错、信息遗漏显著降低,交接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术后患者交接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品管圈 术后患者 交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梁柱是建筑物机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梁柱交接位置在施工的时候是容易被破坏的,属于比较脆弱的一个部位。建筑结构的梁柱交接处的设计应该特别重视,这是关系到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中对梁柱交接位置的相关处理方法。

  • 标签: 建筑结构 设计 梁柱 交界处
  • 简介:摘要要做好新建的35KV变电站变压器交接试验,就必须在试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熟悉试验项目内容;试验时明确注意事项,严格操作规范;试验后做好试验报告,确保试验真实可靠。

  • 标签: 35KV 变电站 变压器 交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