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某工程中大型钢结构桁架屋面安装,由于钢结构桁架重量重、跨度大、高程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采用钢结构桁架累积滑移的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钢结构桁架安装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节省了资金,减少了安全隐患。采用该方法施工,质量可靠,同时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钢结构 桁架 滑移 同步 液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3-18岁青少年抑郁发作在压力分析仪上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收集3个月因抑郁发作来我科室做压力评估的60例青少年压力程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通过压力分析仪的参考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青少年生理、心理压力过大与学习、生活、环境、社会、家庭、人际交往有关,。结论:青少年压力过大需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

  • 标签: 抑郁发作 压力大 心理 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教学的思路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学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小学阶段教育的要求。在开展数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深度学习”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在深度学习背景下落实数学活动的开展与经验的积累,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不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本文阐述了深度学习视域下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累积

  • 标签: 教学活动 深度学习 经验积累
  • 简介:摘要糖原累积病Ⅱ型是目前所知唯一属于溶酶体贮积症的糖原累积病。糖原累积病Ⅱ型患儿发病年龄不同,症状复杂,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为了规范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2013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的最新诊治研究进展及相关中国专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治专家共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小学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语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工具,口语也是文字表达的基础。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日后与人相处的能力,可以说口语交际不仅是语文课的课文内容,也是跟随我们一生的一个重要技能。本文针对所面临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地解决方法,希望给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一些启示,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 标签: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促进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一直得到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基于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去向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口语练习环境,不断创新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确保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感知到乐趣,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包括依托教材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口语交际互动情境、组织多种实践性活动,期望可以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 标签: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CGM)肝糖原累积病(GSD)患儿生玉米淀粉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情况,为优化患儿的营养治疗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进行72 h CGM的42例肝GSD患儿,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GSDⅠa、Ⅰb、Ⅲa、Ⅵ和Ⅸa型共5组,总结患儿规律治疗后行CGM当天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年龄、身高、体重、血生化检测结果等,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肝GSD患儿进行72 h CGM,评估不同类型肝GSD患儿全天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情况。采用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肝GSD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为9.5(6.7, 12.9)岁,病程为6.8(5.1, 11.3)年。GSDⅠa型组20例、Ⅰb型组3例、Ⅲa型组10例、Ⅵ型组3例和Ⅸa型组6例。CGM结果提示患儿的平均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围,但5组间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47、3.029,均P<0.05),其中Ⅰa型、Ⅲa型的SDBG明显高于Ⅸa型[(1.10±0.36)、(0.98±0.30)比(0.62±0.26) mmol/L,t=3.010、2.440,均P<0.05],Ⅰa型的MAGE明显高于Ⅸa型和Ⅲa型[(2.3±0.9)比(1.2±0.6)和(1.7±0.6) mmol/L,t=2.734,2.302,均P<0.05]。结论CGMS可正确评估患儿的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发现患儿治疗过程中隐匿的低血糖和高血糖。针对不同类型的肝GSD应根据自身血糖情况给予个体化生玉米淀粉治疗剂量,从而优化患儿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 标签: 糖原贮积病 血糖自我监测 低血糖症 高血糖症
  • 简介:摘要对于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能够最优化地维持机体葡萄糖内环境的稳定,纠正或改善代谢紊乱,并保持最佳营养状态,促进患儿自身生长和发育。本文对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现状和现存问题,以期为我国开展和实践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综述 儿童 Ⅰ型糖原累积症 饮食管理
  • 简介:[摘要]:中职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英语词汇积累,但是作文得到及格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探究原因,素材的缺乏成为学生们遇到的最大障碍。 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是中职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中职英语 作文 素材积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造型的要求不断提升,为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需求,大跨度结构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诸多具有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中。由于大跨度预应力结构在空间上的独特性,造成其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质量隐患。本文阐述了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体育中心项目采用的大跨度张弦梁屋盖滑移施工技术,通过单侧拼装,胎架高空焊接和通过轨道滑移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场地狭小等场地条件的限制,加快了施工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了良好借鉴。

  • 标签: 大跨度 张弦梁 预应力 累积滑移
  • 简介:摘要成人晚发型糖原累积病Ⅱ型,即晚发型蓬佩病(LOPD),是由于编码溶酶体内酸性α-葡糖苷酶的基因缺陷所致,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肢带肌无力和呼吸肌受累,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为了指导我国成人LOPD的规范性诊疗,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专家共同合作编写了该共识。

  • 标签: 晚发型蓬佩病 酸性α-糖苷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累积暴露量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4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根据吸烟指数=400为界限分为高暴露量组(吸烟指数≥400)23例和低暴露量组(吸烟指数<400)20例,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累积吸烟暴露量和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4±9.6)个月,高暴露量组患者术后第2年和第3年的肿瘤复发率高于低暴露量组(P<0.05),而术后第1年的肿瘤复发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T分期、病理G分级、吸烟累积暴露量是影响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累积吸烟暴露量可以增加NMIB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对该目标人群需加以监测。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吸烟累积暴露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累积暴露量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4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根据吸烟指数=400为界限分为高暴露量组(吸烟指数≥400)23例和低暴露量组(吸烟指数<400)20例,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累积吸烟暴露量和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4±9.6)个月,高暴露量组患者术后第2年和第3年的肿瘤复发率高于低暴露量组(P<0.05),而术后第1年的肿瘤复发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T分期、病理G分级、吸烟累积暴露量是影响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累积吸烟暴露量可以增加NMIB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对该目标人群需加以监测。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吸烟累积暴露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图像引导放疗(IGRT)策略对椎体放疗累积剂量的影响,探索符合临床要求的图像引导策略。方法收集椎体转移瘤放疗病例36例,其中常规剂量(PTV 40 Gy分20次)16例,同步推量(PTV 40 Gy分20次,GTV 60 Gy分20次)20例,采用锥形束CT行每日图像引导(DIG),获取720组分次间摆位误差。依据摆位误差在原始计划上平移等中心点,计算考虑误差的分次剂量,进而模拟5种IGRT策略下的累积剂量。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在非DIG[2次/周图像引导(TIG)、治疗前5次+之后1次/周图像引导(5D+WIG)、1次/周图像引导(WIG)、无图像引导(NIG)]与DIG下靶区和脊髓的剂量偏差。采用靶区剂量的允许误差为±5%以内,脊髓剂量限值为45 Gy。结果常规剂量病例中TIG、5D+WIG、WIG、NIG下脊髓Dmax和CTV D95%的剂量偏差中位数均在±1%左右,而PTV D95%的剂量偏差中位数超过-5%。同步推量病例中脊髓Dmax的剂量偏差中位数在10%左右,且>45 Gy的病例占比均≥70%;GTV D95%和PTV D95%的剂量偏差中位数普遍超过-5%。结论常规剂量时各引导策略下椎体CTV和脊髓的剂量偏差均在允许误差内,可以根据临床工作情况选取策略;而GTV同步推量时非每日图像引导策略下脊髓和GTV、PTV的剂量偏差普遍超过允许误差,建议行每日图像引导。

  • 标签: 图像引导策略 剂量偏差 椎体转移瘤/图像引导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I型糖原累积症伴严重高脂血症患儿的饮食管理方法。方法饮食管理要点包括:制订个体化饮食计划,纠正患儿家长的饮食误区,根据血糖情况适时调整饮食,以及坚持定期随访和记录饮食日记。结果随访11个月,患儿基本形成稳定的饮食模式,血糖水平基本维持在4~6 mmol/L,高血脂、高乳酸、肝功能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且保证身高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了体质量增长。结论饮食管理在维持I型糖原累积症患儿血糖水平,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及代谢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 标签: I型糖原累积症 高脂血症 饮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AGL基因变异导致糖原累积症Ⅲ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Ⅲ,GSD Ⅲ)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进行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医学外显子组家系检测对患儿及双亲进行基因检测,并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变异的生物学危害性。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两例患儿AGL基因均发生了复合杂合变异,患儿1的AGL基因存在c.1423+1G>A和c.3701-2A>G复合杂合变异,患儿2的AGL基因存在c.4213_4214insA(p.Glu1405Glufs*17)和c.3589-3C>G复合杂合变异,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3个剪接位点变异均影响正常的剪接。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GL基因c.1423+1G>A、c.3701-2A>G和c.4213_c.4214insA变异均评定为致病(PVS1+PM2+PM3,PVS1+PM2+PM3,PVS1+PM2+PP5),c.3589-3C>G变异评级为意义不明(PM2+PM3+PP3)。结论AGL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导致两例患儿发病的原因,新变异的检出拓展了AGL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糖原累积症Ⅲ型 AGL基因 剪接位点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获取分次间宫颈癌调强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偏差的变化。方法对48例宫颈癌调强患者,全程696次CBCT获取摆位误差。将误差值输入治疗计划系统中,由摆位误差剂量叠加得到累积摆位误差剂量,通过偏差公式与标准计划剂量计算偏差百分比。结果摆位误差造成等中心距离偏移0.58(0.36,0.80) cm。累积摆位误差剂量与标准计划剂量经WilCoxon检验存在不同的统计学差异。靶区剂量偏差均呈降低,在微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呈负偏态,峰值降低。DVH图呈反S型向左偏移,斜率增大。靶区HI偏差由小到大为CTV1、CTV2、GTV/CTV、CTV3、CTVn、CTVall、GTVnd;靶区HI偏差均增大。结论宫颈癌调强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靶区累积剂量均降低,靶区剂量均匀性变劣。分次间位置不确定性导致靶区分次剂量增高或降低,对肿瘤细胞的生物效应和肿瘤复发有待进一步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每次治疗前需进行CBCT位置校准以保证靶区各结构剂量准确性。

  • 标签: 摆位误差 剂量学 宫颈肿瘤癌/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1 μg/L的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助孕的累积分娩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793例AMH≤1 μg/L不孕女性的临床资料,根据每促排卵周期最终是否获得活胎分娩分为累积分娩组和未获得分娩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情况,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累积分娩率的因素,并对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①每起始周期累积分娩率为23.83%(189/793)。累积分娩组和未获得分娩组间患者年龄[33(30,37)岁比39(34,43)岁]、AMH[0.67(0.46,0.87) μg/L比0.51(0.22,0.74) μg/L]、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6(4,8)比4(2,6)]、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bFSH)[9.11(6.98,11.03) IU/L比11.06(7.75,13.13) IU/L]、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起始用量[225.0(187.5,225.0) IU比225.0(225.0,300.0) IU]、Gn使用总量[2 475.0(1 800.0,3 137.5) IU比2 100.0(1 575.0,2 850.0) IU]、Gn使用时间[10(8,12) d比9(6,11) d]、获卵数[5.0(3.0,7.5)枚比2.5(1.0,4.0)枚]、MII卵数[4(3,6)枚比2(1,3)枚]及卵裂期可移植胚胎数[3.0(2.0,4.5)枚比1.0(0,2.0)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78,95% CI=0.846~0.911,P<0.001)是累积分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不同年龄段的分组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每起始周期累积妊娠率及累积分娩率显著下降(P均<0.001),当年龄>40岁后无可利用胚胎周期取消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年龄是影响低AMH女性行IVF助孕累积分娩率的显著因素,累积分娩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累积分娩率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