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铬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含铬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铬污染的修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微生物在铬污染的生物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因铬污染修复过程中环保有效,安全可靠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引起了相关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述了铬污染危害及传统处理技术,重点综述了微生物作为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分别详述了典型细菌,真菌,酵母和藻类吸附Cr(VI)污染物的机理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然后总结了微生物吸附Cr(VI)过程中铬浓度,赋存状态,微生物营养类型,培养条件及代谢产物等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以微生物作为生物吸附剂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合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选育高效工程菌、开展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等方法提高微生物对铬污染的去除能力。

  • 标签: 铬污染 微生物吸附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与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使用更加安全的水资源成为了人们迫切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价廉、吸附性能高的吸附剂来治理污水。生物炭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吸附剂,由于其原材料易得、廉价且表面官能团丰富,对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已成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物炭可以利用玉米秸秆等其他的农业生产废弃物来制备。但是普通的生物炭跟传统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没有多大差距,一般要对生物炭进行一些改性来提高吸附性能。

  • 标签: 生物炭 铜离子 吸附
  • 作者: 李晓斌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7-17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7期
  • 机构:Bio-adsorptionofHeavyMetalsinWastewaterTreatment李晓斌LIXiao-bin(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徐州221006)(TheEnvironmentalScienceandResearchInstituteofXuzhou,Xuzhou221006,China)
  • 简介:生物炭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环境行为的影响较大。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稻壳生物炭(BC)对3种土壤(草甸土、水稻土和黄壤)吸附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土壤以及添加生物炭的土壤对菲的吸附数据都能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砰为0.9968~0.9765)。生物炭对菲的吸附容量(群值)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吸附菲的群值的影响程度跟生物炭的制备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700℃下制备的生物炭(700BC)对3种土壤吸附菲的群值都能显著提高;500℃下制备的生物炭(500BC)对有机质含量低的黄壤和水稻土的群值有显著提高,但对有机质含量高的草甸土提高有限;300℃下制备的生物炭(300BC)只能显著提高水稻土对菲吸附的群值。因此,在用生物炭修复PAHs污染土壤时,生物炭和土壤的性质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有机质 吸附
  • 简介:摘要现代工业排放的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生物吸附法作为新兴的重金属去除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 标签: 生物吸附法 处理重金属废水 研究
  • 简介:摘要:吸附法广泛应用于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生物质具有良好的潜在吸附性能且成本较低。本文综述了农残生物质、改性生物质及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生物质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往往更好,比普通生物质更具优势。

  • 标签: 生物质 亚甲基蓝 吸附
  • 简介:以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臭氧-生物陶粒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对比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生物过滤系统的生物活性及有机物去除特性,建立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吸附生物降解作用的量化计算方法,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有机物降解过程及去除机理。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是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其中生物降解占主导作用,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65%,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的有机物几乎全部是易于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而吸附作用去除的有机物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35%,去除的有机物中难降解和易于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基本相当。

  • 标签: 环境工程 生物活性炭 生物降解 吸附 降解机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生物吸附的机理及处理技术等方面对目前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为国内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普及推广奠定基础。

  • 标签: 重金属废水 生物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为寻求酿造废弃物新型高效再利用方式,本研究以酱渣为原料,分别在300℃和500℃热解得到两种生物炭(JZ300和JZ500),并且通过不同pH、生物炭投加量、Cr(VI)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试验,探讨其对水中Cr(VI)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热解温度条件下得到的酱渣生物炭对水中Cr(VI)吸附性能差异明显,JZ500的吸附性能强于JZ300。在室温25℃、pH=1.0、以10 g·L-1的JZ500投加量吸附240 min条件下,JZ500对于Cr(VI)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9.9%。此外,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的拟合JZ500对Cr(VI)的吸附行为(R2=0.99),在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22.99 mg·g-1。Freundlich模型则更好的反映JZ300的吸附过程特征;两种生物炭对Cr(VI)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因此,JZ500对Cr(VI)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处理含Cr(VI)废水,实现酱渣的高效再利用。

  • 标签: 酱渣 生物炭 Cr(VI) 吸附
  • 简介:摘要:燃煤电厂中汞的排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焦作为一种经济性较高的污染物吸附剂,通过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生物焦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提高汞吸附效率。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共沉淀法制备以生物焦为载体的铁基复合吸附剂,在研究不同改性条件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Elovich四种动力学模型对汞吸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并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改性条件的影响机制,建立包含质量平衡、传质过程及生物焦表面等温吸附模型在内的改性生物焦汞吸附预测模型,利用动力学模型探讨单质汞在改性生物焦表面吸附的初步机理。

  • 标签: 生物焦 吸附 动力学模型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燃煤排放是大气中汞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核桃壳生物焦具有一定的汞脱除能力,同时金属及其化合物也可以发挥协同促进的作用,进而实现对汞的氧化和吸附,因此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同时负载多种金属,进而实现对生物焦的双金属掺杂改性,大幅提高汞的脱除能力。本文以核桃壳生物质为原料,将溶胶凝胶法与化学沉淀法进行结合,利用生物焦作为载体,掺杂多元金属制备复合吸附剂,在改善生物焦微观特性的同时,提高样品表面的化学吸附活性,进而大幅提高生物焦的物理和化学汞吸附性能,并探究了所掺杂不同单金属和双金属在不同比例条件下的汞吸附能力。同时利用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改性生物焦Hg0的初步吸附机理,通过分析发现,改性生物焦对Hg0的吸附既包含物理吸附,也包含化学吸附,其中化学吸附则为整个吸附过程中的控速步骤。

  • 标签: 生物焦 汞吸附特性 铁基改性 双金属改性 吸附动力学
  • 简介:摘要:亚甲基蓝(MB)作为一种阳离子有机合成染料,在医疗、印染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高剂量的MB染料容易导致呕吐、心输血量降低、眼睛发炎以及严重的皮肤问题等,排入水体中会抑制水生系统的光合作用,继而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去除废水中MB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膜过滤法、臭氧氧化法及多相光催化法等。其中吸附法在染料废水处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工业应用中常见的吸附材料有生物炭(BC)、粉煤灰、膨润土和沸石等。其中BC的原料来源广泛,研究者通过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秸秆、稻壳、畜禽粪便、污水污泥等有机固体废物制备成BC,结果发现由纯生物质制备BC的吸附能力相对有限。本文对生物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氨氮废水 生物炭 吸附机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化学合成工业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物质对各类水体的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关注。许多有机化合物以较低的浓度存在于水体时,就能够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水中的一些抗生素、农药、内分泌干扰物及染料等,这些物质属于持久性难降解有机物。研究经济、有效及环保地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尤为必要。生物炭是一种来源丰富、成本较低,吸附能力较强的材料。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吸附水中难降解性有机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生物炭的制备与改性方法、生物炭的特性、吸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生物炭吸附法 氨氮废水 处理
  • 简介:摘要:氨氮是氮在水体内存在的方式之一,其主要来源为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与畜牧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尤其是氨氮排放入流动量较小的江河湖泊,极易导致水中藻类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基于此,对生物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氨氮废水 生物炭 改性 吸附机理 吸附剂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氨氮废水的排放成为制约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等特点,能够高效吸附废水中的氨氮,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标签: 生物炭吸附法 氨氮废水 研究进展
  • 简介:煤矿开采中释放的大量采空区煤层气是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在许多情况下,由于采空区煤层气中混入通风气流中的氧气和氮气,而不能做为管道天然气使用。BOC气体分离公司研究开发了一种变压吸附工艺(PSA),可以从矿井煤层气中脱除空气。实验室试验表明:产品气中烃含量至少达95%,符合管道天然气的要求;废气中烃含量<3%,可以安全排放。在弗吉尼亚固本公司坎南煤矿进行的示范性试验,研究了PSA甲烷浓缩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第一阶段实验,利用安装在该矿的小试装置进行了工艺特性试验,包括运行以及安全起动和关闭。氮气含量为24%的采空区煤层气经提纯后,氮气含量<4%,而且分离过程中没有可燃气体产品。第二阶段试验,安装了一套带有矿物加工控制的商业化规模PSA装置来生产高纯度甲烷,入料为2830~5660m^3/d的采空区煤层气。解决了起动问题之后,利用此装置可由含甲烷70%的采空区煤层气生产高纯度(N2含量<5%)甲烷气。该装置运行了4天,运行指标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 标签: 采空区 煤层气 矿井 煤矿开采 矿物加工 安全排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免疫吸附技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建立静脉通道,加强局部观察,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在吸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操作规程,适当调节泵出血液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吸附过程的正常进行。每个吸附周期后及时用pH试纸检查冲洗吸附泵后排出液体的pH值,使其处于中性。

  • 标签: 免疫吸附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生物吸附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去除的高效方法,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备受关注。为更好地治理水环境污染,通过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生物炭的吸附机理和吸附性质,并进行了应用研究。

  • 标签: 生物炭 水处理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