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到达陕北前,毛泽东长期受到从苏联镀金和取经回来的国际派的理论压迫。在国际派眼里,毛泽东是根本不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土包子,他们给毛泽东扣上了一顶“狭隘经验主义”的帽子。到陕北后,毛泽东发奋读书,一心要尽快摘掉头上的帽子,在理论上打垮国际派。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还反复提及自己在理论上遭受的压迫:“中央苏区整我,也睡不着觉。整我狭隘经验主义,山上无马克思主义……但整狭隘经验主义,给我很大刺激,因而读了几本书”;“我的‘狭隘经验主义’称号是任弼时加的;对我有很大帮助,读了几本书,很感激他。”

  • 标签: 毛泽东 理论活动 延安时期 狭隘经验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9年
  • 简介:毛泽东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48年3月23日离开陕北,东渡黄河前往西北坡,在陕北生活和战斗了近14年。这期间,并不全住在延安。刚开始的一年多,住在保安。最后的一年,则因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而在陕北的沟沟峁峁间转悠。不过,既然“延安”早已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将毛泽东在陕北生活的时期统称为延安时期,也无不妥。

  • 标签: 延安时期 毛泽东 理论活动 1948年 国民党军队 地理名词
  • 简介:引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历经曲折,衰而复兴,巍然屹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标签: 延安魂 理论延安 电视理论
  • 简介:到达“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贺敬之《回延安》)去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到达了延安。这次延安之行是应《延安文学》的朋友邀请,参加一个文学活动而成行的。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迟,好像是有意迟些的,好像就是要等我这样一个特别畏寒的人去赴陕北的秋冬之约。

  • 标签: 最后一天 贺敬之 我不知道 告诉我 华夏子孙 千里之外
  • 简介:延安时期,中共迎来了万紫千红的理论春天,哲学社会科卓有建树,全党理论水平空前提高,从而保证了党的先进性。本文从时代发展需要、领导人强烈的理论意识和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三个方面,对延安时期理论大繁荣的原因进行了解析

  • 标签: 中共党史 延安时期
  • 简介:生产力理论的把握,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的对生产力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之间关系的处理,是毛泽东唯物史观形成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毛泽东早期思想中,存在着偏重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学说的意义,而对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的偏向。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此偏向有所纠正,在生产力理论基础上对阶级斗争学说进行了有效的整合。由此生发出去,获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功绩。

  • 标签: 延安时期 毛泽东 基础性地位 理论成果 生产力理论 社会革命
  • 简介:文章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民族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华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观及民族自决权等民族理论。这些理论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新中国建立后,疏通了民族关系;进行民族身份的识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的有形痕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和核心。

  • 标签: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族理论
  • 简介:近日,安塞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出《关于在县乡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通知要求全县各单位在机构改革中必须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交换工作,对到期档案要按规定向县档案馆移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带走、转移、留存和销毁档案。根据这一规定,县档案局已派人提前介人相关单位指导档案工作。

  • 标签: 延安市 安塞县 政府机构改革 档案工作 甘泉县档案馆
  • 简介: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延安时期达到成熟和完备,并在理论、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本文从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牢牢掌握党内思想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工作的生命线;普遍而深入的民众政治动员是革命胜利的最基本条件三个方面对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作了一些分析。

  • 标签: 延安时期 毛泽东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于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初中特殊教育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延安精神的内涵、初中特殊教育教书育人理论的特点和延安精神在初中特殊教育教书育人实践中的应用包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助力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旨在为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延安精神 教书育人 理论分析 实践对策
  • 简介: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总结了大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有了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首先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两次挫折和两次胜利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指出:“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战争胜利了,但是到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胜利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30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时期 理论创新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
  • 简介:作者介绍杜鹏程(1921—1991)陕西省韩城县人。1938年到延安。1947年被派到部队担任了新华社战地记者,转战在西北战场上。1949年随西北野战军进驻新疆。1951年,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

  • 标签: 延安 保卫 作者介绍 战地记者 新华社 陕西省
  • 简介:<正>第一章一彭登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早上,他就见到了苏惠贞。当时,他正临时住在延安大旅社。一大早就有驴的叫声把他吵醒,一声高一声低的,好像就在耳边,他出来一看,果然在旅社门口的大树上拴着两头驴,七月的阳光照在它们身上,好像给了它们无穷的力量,它们叫得特别高昂。彭登科在北平见过马和骡子,当然也见过驴,但没见过叫声这样洪亮的驴。他站在那里,冲它们笑了笑,正好从他身边走过一个背

  • 标签: 新语 苏惠 马和 日本鬼子 摇摇头 不知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去年到延安参加会议,第一次来到这个神往了半个世纪的革命圣地。1937年,延安不过是一个万余人口的小县城,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 标签: 延安 随想 革命圣地 小县城 大都市 现代化
  • 简介:壶口瀑布似乎听到神谕散漫的河水,突然收缩就像一个人伸开的四肢在瞬间并拢

  • 标签: 延安 壶口瀑布 神谕
  • 简介:鄂北奇遇记说是奇遇,也不算很奇。无非是一,1937年12月下旬,我被中共湖北省委派赴鄂北筹备恢复鄂北特委党组织,旅途中得到蒋政府反共军队公秉藩师部的保护。二,在襄阳停留时,得到蒋家"军统"派去鄂北一带主持特务工作的老同学谢善之的殷勤接待,迎入他家住了几天,还在他家遇见几个曾经熟识的鄂北大叛徒。三,回到老河口过

  • 标签: 延安 国民党 鄂北 武汉 周恩来 政治部
  • 简介:2001年6月9日,我们乘坐的旅游中巴奔驰了五六个小时后,晚七时才从宜川驶入延安市区宽阔的大道。伙伴们心情激动,双眸左顾右盼,此时此刻巴不得把革命圣地所有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尽收欣喜的瞳孔。途经火车站时,我忽然发现车站对面半山腰里有座绿白相间,为我所熟识的阿拉伯式的圆

  • 标签: 延安记事
  • 简介:很早就有瞻仰革命圣地延安的愿望,去年7月成行,终于如愿。我走进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

  • 标签: 延安 革命圣地 杨家岭 宝塔山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