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同性恋者隐瞒性取向缔结异性婚姻,已逐渐受到中国法律实务界注意。然而,'可撤销婚姻'等立法建言着眼于对异性恋一方的权益保护,不但有可能导致成年同性恋者的社会生存空间进一步逼仄,而且无法切实有效保障异性恋者的婚姻权益。西方当代同性恋立法模式与中国社会国情不无抵牾,'集体失语'的现实格局致使立法活动缺乏动力和后劲。中国传统社会以孝为核心的婚姻家庭观念、历代王朝所秉持的'移孝作忠'的政治意识,与西方重视自我实现、强调个人价值的法治传统存在着深刻抵触,并决定了近代经由'西法东渐'而开启的中国法治历程自始存在无法摆脱的价值冲突。中国特殊的法治背景,一方面使隐瞒性取向婚姻作为一个道德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而孕育成熟,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妨碍了该问题在现有的法治格局中的解决。在'法治中国'的时代感召下,为突破这一困局起见,我们的法律应当更加认真地对待个人权利,深刻关注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个体自然人的内在尊严,营造对同性恋者开放、友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舆论环境,并积极引导中国社会民众价值观念的革新。

  • 标签: 同性恋 同性婚姻 隐瞒性取向 可撤销婚姻 婚姻权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被试判断的准确率验证Gaydar的存在及局部判断依据。方法向45名被试(绝对异性恋31人,非绝对异性恋11人)展示41位模特(绝对异性恋20人,非绝对异性恋21人)的面部照片,报告模特性取向及判断依据。结果①全体被试的判断正确率为56.7%,高于随机概率。②女性被试的灵敏度(t=-3.24,P<0.01)和阴性预测值(t=-2.291,P<0.05)均高于男性被试。③比较绝对异性恋与非绝对异性恋的正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高正确率组与低正确率组被试的判断依据,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Gaydar存在于异性恋和同性恋群体中,其中女性被试有更强的识别同性恋者的能力。

  • 标签: Gaydar 性取向 面部特征
  • 简介:该文通过研究腐文化传播对腐女性取向的影响,从而揭示和解释腐女群体自身关于性倾向的困惑,以及社会大众对腐女这一群体的偏见和误解。研究中采用了问卷法、测查法、访谈法、作品收集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得出腐女群体实测性取向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别,但仍有很多腐女在主观意识上认为腐文化影响了自身的性取向。结论:腐文化传播对未成年腐女主观意识上的性取向选择具有一定诱导作用。

  • 标签: 性取向 腐文化 腐女
  • 简介:本文从贾宝玉的生活环境、贾宝玉的审美观、贾宝玉的性取向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贾宝玉审美观的成因和特点,最后得出他是准双性恋者的结论。

  • 标签: 石头记 贾宝玉 意淫 准双性恋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实践性取向“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选取个案并在取得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实践性取向“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培养路径等进行介绍,力求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 标签: 实践性 &ldquo 双师型&rdquo 教师 建设 实践
  • 简介:量化研究在教育政策研究的主导地位,在过去三十年受到质性研究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就是,无论在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还是评鉴过程中,政策参与者特别是政策受众,对有关政策所赋予的主观意义对政策的成败至为重要。本文正是以教育政策研究中量化与质性研究取向的争论作起点,整理质性研究中三个方法学取向(现象学、语言学、诠释学)之间的关联,并尝试建构出一个整合的质性研究的指导架构,以作为质性研究在教育政策研究定位的参考。

  • 标签: 教育政策研究 质性研究 主观意义 政策参与者 三十年 现象学
  • 简介:为了引导学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引入职业敏感性理念。职业敏感性形成于职业熟练过程,既包括从业过程,更包括专业教育与实践过程。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充实的专业实践历练是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敏感性品质的基础。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敏感性品质的结构,培养方案需要设置旨在培育意识形态和新政理论、社会思潮、思想动态、媒体與情等九个方面敏感性的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专业核心意识;同时,需要安排好经验探究、参观考察、情景模拟训练、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以培育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当专业核心意识和专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合时,表明学生初步养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敏感性品质。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职业敏感性 课程模块 实践环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性取向对既往HIV检测及检测意愿的影响,为在大学生中推广和促进HIV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哈尔滨市9所大学开展尿液HIV检测包自动售卖机投放活动,采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招募大学生开展匿名的网络调查,估计样本量为6 659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性取向对既往HIV检测及检测意愿的影响。采用WPS 2016软件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调查对象的有效问卷60 849份。自我报告曾经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占19.1%(11 189/58 605)。最近半年发生性行为每次正确使用、有时/偶尔使用、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大学生分别占58.5%(6 206/10 603)、25.2%(2 669/10 603)、16.3%(1 728/10 603)。性取向为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分别占94.1%(54 393/57 823)、2.4%(1 369/57 823)和3.5%(2 061/57 823)。既往HIV检测的比例为10.3%(951/9 241),HIV检测意愿的比例为73.3%(44 572/60 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最近半年发生性行为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大学生,有时/偶尔使用、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大学生,既往HIV检测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69~1.29;OR=1.11,95%CI:0.73~1.67),HIV检测意愿较低(OR=0.79,95%CI:0.71~0.89;OR=0.48,95%CI:0.42~0.55);相比于性取向为异性恋的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大学生的既往HIV检测比例较高(OR=2.62,95%CI:1.62~4.24;OR=2.04,95%CI:1.25~3.32),HIV检测意愿比例较低(OR=0.76,95%CI:0.62~0.93;OR=0.64,95%CI:0.53~0.77)。结论哈尔滨市大学生中存在不安全性行为,且HIV预防意识较弱的大学生,检测意识也较弱,应加强行为干预和促进HIV检测。相比于性取向为异性恋者,同性恋、双性恋的大学生既往HIV检测比例较高但检测意愿较低。应在大学校园里推广隐匿性、准确性及便利性较好的HIV检测模式。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大学生 性行为 检测 意愿
  • 简介: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公共管理改革和实践的重要命题。诞生于西方社会的治理理论及其“善治”理念,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公共管理研究语境和改革实践的普遍诉求。目前,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状态引发了众多社会矛盾,严重偏离了公共管理的善治取向。本文基于不同于公共财政范畴善治框架,以公平和效率为尺度,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的合理性,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实现善治理念的公平取向和效率取向,达到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中国政府应该从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 标签: 善治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合理性
  • 简介: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英语教育课程的耗时费力而又成效甚微的现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深感忧虑,纷纷发出取消小学英语,拯救母语的呼吁。在中国流行了十几年的"英语热"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首先取决于社会需求,同时发挥英语课程的特点,把它作为人类的一门重要语言,与汉语课程共同承担交际工具和"文化育人"的课程功能。

  • 标签: “英语热” 英语课程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价值
  • 简介:本文基于2010年对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包括19.5%的校外少年。数据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出发,考察当今中国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对于多元社会性别认同与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认同;从心理与行为两个层次的六个角度展现他/她们的“同性恋取向程度”。然后针对常见的社会偏见与认识(刻板印象),分性别地分析性别气质、异性交往等因素与“同性恋取向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问卷中体现多元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尝试,通过高质量实证数据的展现,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少男少女们的多元性别成长现状,挑战社会偏见,期待目前的性教育能从正面的态度积极地、主体地看待少男少女们的社会性别.

  • 标签: 青少年 社会性别 性别气质 性别认同 抽样调查
  • 简介:启蒙运动对主体理性的张扬,释放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但主体理性的技术化发展造成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从而使主体理性向交往理性转换成为历史的必然.交往理性理性的重构体现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彰显语言哲学的主体间性、语言言说和语言的有效性等方面.交往理性的基本特征是程序性、总体性、多维性和贯穿性.交往理性是对片面主体性的扬弃,有助于消解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克服主体理性的片面性,建构和谐的交往共同体.

  • 标签: 主体理性 交往理性 启蒙困境 资本批判 超越
  • 简介:现代法治的基本品格是形式理性与形式正义。有学者认为,法治的形式方面的要求本身并不包含价值评判。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法律的普遍性、至上性和运作的可靠性这些“形式主义”的特征不仅仅是现代法治的外部特征,而且它们与形式平等、形式主义这种价值取向是相统一的,是形式正义这种价值倾向的体现与表征。形式理性的法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它仍应为我国法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 标签: 价值取向 现代法治 形式理性 形式主义 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抑制理论及其非市场性风险、金融深化理论及其假设条件的内在缺陷、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取向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

  • 标签: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体系 改革 中国 金融监管 非市场性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出门。夏天。迎面是团结中的热浪。它经常被引申为一种观察,不远处,它盯着几乎所有的人。它所排斥的雨软塌塌的,半空中就灭了。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当前大学生财富伦理观的价值取向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价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与非理性。在对待财富的看法上,认为'财富必不可少但不是人生唯一追求'的大学生,其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是价值合理性;认为'财富是衡量成功唯一标准'的大学生,其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是目的合理性;'财富认识与财富行为相脱节'的大学生,其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当前大学生财富伦理观的价值取向不同,其引导路径亦有所不同。

  • 标签: 大学生 财富伦理观 价值取向 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