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学者威廉·奇泽姆和布伦特·特维编著的《犯罪重建》一书,是美国犯罪重建领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该书已于2010年6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以下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谈谈翻译该著作获得的几点启示。

  • 标签: 犯罪 代表性著作 科学 美国学者 翻译出版 大学出版社
  • 简介:犯罪行为着手的认定是颇具争议的刑法理论难题.着手的概念与认定着手的原则和方法共同构成相对合理的犯罪着手的认定标准。犯罪着手的认定蕴含着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着手的概念问题,即依据什么标准来建立着手的概念,以及着手有哪些基本特征,二是着手的认定问题,即如何认定犯罪的着手行为,如何判定行为是否具备了着手的基本特征。正确认定犯罪行为的着手需要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结合刑事政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原则与方法综合予以认定

  • 标签: 犯罪行为 着手 认定
  • 简介:近年来,非法集资类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类案件涉案金额高,涉及人员广,已经成为危害国家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应该说,非法集资犯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角度来看,非法集资类案件的发生、蔓延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还涉及到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必须摒弃法律万能的思想。

  • 标签: 非法集资 司法认定 犯罪 公众 特定 社会综合治理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就传统的盗窃犯罪增加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规定,对扒窃型盗窃犯罪进行了有别于以往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扩大了盗窃罪的适用范围。随之而来的是司法机关有关处理扒窃型盗窃犯罪的增多,作者结合有关实务经验,认为存在若干值得注意的实务问题,作者分别从公共场所的认定、随身携带财物的认定、扒窃数额及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主从犯的认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既要考虑到人们的通常认识,也要科学适用司法解释以适应司法实践的发展变化,在不超出刑法条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司法实务问题。

  • 标签: 盗窃犯罪 司法认定 携带凶器盗窃 实务问题 司法解释 刑法修正案
  • 简介:在盗窃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常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我国刑法第269条作了专门规定,认为属于一种转化型抢劫、事后抢劫或准抢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地认定事后抢劫,已经有很多学者出书著文加以讨论,但是国内学者对事后抢劫的犯罪形态的研究则比较少,也仅仅涉及事后抢劫的未遂形态。本文将从个案说起,通过对事后抢劫的法律定性、国内外比较、犯罪构成要件的解构与重组,试对事后抢劫的犯罪形态试做厘清。

  • 标签: 事后抢劫 法律拟制 犯罪形态 构成要件
  • 简介:在审判实践中,对于以家庭共同成员为所有股东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他股东并不过问公司的经营,实际上只是实际控制人一人控制的公司,我们称其他股东为挂名股东。这种以家庭共同成员为所有股东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他股东并不参与公司实际运营,如实际控制人以公司名义进行违法犯罪,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混同,不能有效区分,其以公司名义从事的犯罪认定为个人犯罪,不宜认定为单位犯罪

  • 标签: 公司犯罪 非法经营 股东 性质认定 挂名 实际控制人
  • 简介:入户抢劫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同时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对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针对抢劫案件出过几次司法解释,但是对于入户抢劫的认识,在现实办案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分歧。本文试着根据现实中的案例,从入户抢劫的要件出发一一分析,对户的界定、入户抢劫的类型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 标签: 入户 入户抢劫
  • 简介:假想防卫不限于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的情形,还包括正当防卫过程中的防卫打击错误。假想防卫存在两种认识错误过程:一是对他人行为的法律性质判断错误,二是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判断错误,因此是一种既不属于法律认识错误亦不属于事实认识错误的独立的错误类型;但假想防卫的法律性质取决事实认识错误,因此其罪责形式应按事实错误处理,且应按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原理来确定,即:如果这种认识错误能够避免,对行为人应当按过失犯罪处理;如果这种错误不可避免则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能否追究其他法律责任还需研究。

  • 标签: 假想防卫 不法侵害 防卫打击错误 独立错误 过失犯
  • 简介:进一步补充关于现行刑法中的责任和刑事均衡的学说是次要的,现在需要对它们进行仔细的考察。首要和最重要的学说是关于犯罪未遂的学说(“暂定的学说”)。这种学说的创立是为了使自己适应于古典学派的理论,而这是相当困难的。

  • 标签: 犯罪未遂 现行刑法 古典学派 学说 刑事
  • 简介:买某系乌鲁木齐市某单位值班门卫,2011年11月27日23时许,买某在值班时身感不适中途回家服药。28日凌晨,因症状未缓解。其家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市红十字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其家中进行抢救,后经抢救无效买某死亡。

  • 标签: 工伤认定标准 急救中心 乌鲁木齐市 医护人员 红十字 抢救
  • 简介: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 标签: 痕迹 二轮车 大货车 后视镜
  • 简介:性变态犯罪是一种发生率低但危害很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类型。笔者首先分析了性变态犯罪人的犯罪原因,包括主体原因和主体外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矫治对策,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 标签: 性变态 犯罪心理 矫治 对策
  • 简介:犯罪心理痕迹是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特征的综合反映,是由于犯罪行为作用而引起。利用犯罪现场的时间和空间能揭示犯罪心理的现象和状态,分析作案人在作案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利用犯罪心理痕迹,是一种逆向地从作案人行为活动入手分析案情、刻画案犯特点、追溯犯罪行为人的方法。

  • 标签: 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行为 分析
  • 简介:【案情简介】傅老伯(于2010年1月16日报死亡1与马阿姨(于2008年1月31日报死亡)系原配夫妻.两人共生育六名子女。两被继承人遗留有S市住房一幢.2012年2月该房屋动迁.其中属于两被继承人的动迁款为564000元。六名子女对如何继承意见不一.故诉至法院。

  • 标签: 遗嘱效力 遗嘱形式 被继承人 2008年 2010年 案情简介
  • 简介: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设定了以手段为重要内容的“非法方法”判断标准。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非法证据排除设立之目的在于规范司法行为和办案程序,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以“非法方法”作为非法言词证据的判断标准并不能够满足该制度之目的与要求,应当以程序合法为前提、自白规则为要素、人权保障为主线,综合进行。

  • 标签: 非法言词证据 认定标准 程序合法 自白 人权保障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了修改,“扒窃”成为同“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相并列的行为之一,扒窃行为认定面临与行政处罚衔接、罪刑不相适应的立法困境,与认定标准不统一的司法困境。为了避免司法实践中架空《刑法修正案(八)》及同案不同罚现象的出现,应明确扒窃行为的认定标准、定罪条件,即扒窃行为应发生在公共场所,其对象为被害人的贴身财物,且扒窃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即构成盗窃罪,应统一定罪条件。

  • 标签: 扒窃 困境 出路 认定标准
  • 简介:伴随着我国司法实践中与“问题专利”不当运用相关的案例逐渐增多,相互矛盾的判决并不鲜见,所以有必要依据比较法的经验及司法实践的判断对之进行重构。对于权利人权利行使行为具备违法性与否的判断,应本着在最大限度确保宪法所保障的诉权的同时,兼顾被控侵权人的利益保护,以防止权利救济措施的滥用。为使相关解释更具有操作性,可借鉴日本的相关司法经验,对相关权利行使行为设定明确的界限,并建立相应的与其规范功能相适应的解释论。

  • 标签: 问题专利 不当起诉 不当财产保全 商业诋毁
  • 简介:事件经过现年42岁的王某于1989年1月至2001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某玉器厂工作,但与玉器厂上级单位北京市某农场(成立于1993年2月18日)建立劳动关系。2001年10月之后,玉器厂通知其回家待岗。2002年9月玉器厂营业执照被吊销。

  • 标签: 工伤认定 矽肺病 工人 劳动关系 营业执照 北京市
  • 简介:本文案例启示: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是指将他人的集资款据为己有或使之归第三人所有的意图。在认定集资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时,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集资的非法性不应局限于程序上的非法性,亦应包括实体上的非法性。除了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外,不论集资对象的范围是否特定,均属刑法意义上的非法集资。

  • 标签: 集资诈骗罪 司法认定 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性 募集资金 单位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