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BCG试剂室温下储存时间长短对血清蛋白检测结果影响的探索,探究BCG试剂室温下储存的稳定性。方法用溴甲酚绿(BCG)法测定血清蛋白,比较在室温下储存了不同时间的3种BCG试剂和久存的贮存液配制的BCG试剂测定血清蛋白含量的效果差异。结果用比色法测得运用不同BCG试剂检测白蛋白的吸光度值分别是(2012年AS=0.689AU=0.512;2014年AS=0.575AU=0.502;新BCG贮存液AS=0.645AU=0.559;旧BCG贮存液AS=0.690AU=0.503)。通过吸光度计算出白蛋白的含量分别是(2012年29.724g/L;2014年34.922g/L;新BCG贮存液34.667g/L;旧BCG贮存液29.159g/L)。(血清质控品参考范围X34.1g/L;X±SD(31.5-36.7)g/L;X±2SD(29.0-39.2)g/L)。结论在室温下储存了不同时间的BCG试剂测定的白蛋白含量测定值均在质控品参考值范围内,因此BCG试剂在室温下很稳定,能够较长时间储存。且2014年和新配制的BCG试剂测定的结果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好;使用新鲜配制贮存液配制的BCG试剂较使用旧BCG贮存液配制的BCG试剂的测定效果好。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BCG试剂 吸光度 比色法
  • 简介:目的探讨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状态下,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清蛋白及胆红素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2015年我院6个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合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严重的心动过缓、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各种慢性疾病终末期等.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10%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生化指标.结果①共入选1113名患者,其中杓型组783例、非杓型组330例.两组间年龄[(62.7±14.5)岁比(68.7±13.8)岁]、冠心病(145例比97例)、脑卒中(226例比119例)、糖尿病(142例比8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比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比4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杓型组总蛋白[(68.3±6.2)g/L比(68.3±6.2)g/L]、白蛋白[(42.6±4.1)g/L比(41.5±4.4)g/L]、前白蛋白[(243.6±65.1)g/L比(299.4±69.2)g/L]、白球比例(1.71±0.35比1.65±0.35)均高于非杓型组(P<0.05).杓型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0.308±0.066比0.321±0.070)低于非杓型组(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合并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蛋白浓度及直胆/总胆比值是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蛋白、直胆/总胆比值与血压的昼夜节律相关.

  • 标签: 血压 杓型 非杓型 昼夜节律 白蛋白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蛋白水平对老年胃癌患者DFS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老年胃癌患者,根据患者白蛋白水平分为研究组(血清蛋白低于正常值)和对照组(血清蛋白正常值)。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无病生存期等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部位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大小、TNM分期、晚期大体分型、腺癌分化程度比较有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晚期大体分型、腺癌分化程度为影响研究组预后的因素。结论肿瘤大小、TNM分期、晚期大体分型、腺癌分化程度与老年胃癌患者发生低血清蛋白有关,术前血清蛋白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老年胃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比值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32例,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98例,死亡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及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比值。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CRP、ALB、CRP/ALB与死亡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ALB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ALB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其临床结局。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白蛋白 比值 重症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 PA)和白蛋白( ALB)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4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4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 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PA、 ALB的水平,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的患者 PA、 ALB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 PA 、 ALB的水平与代偿期相比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 PA、 ALB的水平,对于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肝脏受损越严重,其 PA 、 ALB检测值越低,呈负相关。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代偿期 失代偿期 前白蛋白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研究血磷与血清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先后两次的血磷和血清蛋白的测量,分析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患者两次检测血磷水平比较。第一次检测60岁以上患者平均水平为(1.82±0.65)mmol,60岁以下(1.97±0.68)mmol;第二次检测60岁以上患者平均水平为(1.71±0.43)mmol,60岁以下(1.72±0.45)mmol。其中60岁以的患者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下降不明显(p>0.05)。首次测量60岁以上(40.2±3.3)mmol,60岁以下为(41.2±3.2)mmol;第二次测量(39.8±2.7)mmol,60岁以下为(39.9±2.1)mmol。结论血磷及血清蛋白变化检测有临床肾病透析患者的阶段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 标签:
  • 简介:按文献方法合成得到两种水溶性富勒烯乙二胺(EDA)衍生物C-(60)-(EDA)-3和Gd@C-(82)-(EDA)_8,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它们分别与血清蛋白(BSA)和人血清蛋白(HSA)相互作用机理.发现血清蛋白最大吸收峰280nm处在和富勒烯乙二胺衍生物作用后发生1-2nm蓝移,可能是由于富勒烯乙二胺衍生物改变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所引起,表明药物与BSA和HSA发生了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60-(EDA)3和Gd@C-(82)-(EDA)_8均对BSA和HSA有明显荧光淬灭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淬灭作用越强.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静态淬灭常数均大于10-4L/mol,进一步计算出结合常数均大于10-5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三维荧光光谱研究结果发现,C-(60)-(EDA)_3和Gd@C_(82)-(EDA)-8与血清蛋白相互结合时,可能导致BSA和HSA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具有光学活性的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改变.

  • 标签: C60-(EDA)3衍生物 Gd@C82-(EDA)8衍生物 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对高血压早期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尿mAlb的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肾病组血清Cys-c、尿mAlb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血清Cys-c、尿mAlb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尿mAlb对高血压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低体质量儿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对其感染早期发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6例低体质量儿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3例,为未感染患者,研究组为53例,为感染患者,均给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以及白蛋白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0h以及24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48h以及72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48h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要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低体质量儿感染诊断中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低体质量儿 早发感染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50例)、糖尿病(50例)患者,再抽取同期时段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目标,将前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人员实施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血尿素、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查。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mA1b水平异常率对比显示实验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0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mA1b水平异常检出率高于血尿素、肌酐。结论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早期肾功能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检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标志物。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胱抑素c水平 早期肾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法的方式抽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收的的非细菌性感染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并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三组CRP、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比三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CRP水平、血常规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而P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CRP水平、血常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中,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CRP、PA水平和血常规的检出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检测CRP、PA及血常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并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入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的不同分为A组(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和B组(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每组各38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尿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未见显著异常(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4例;B组患者有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在显效中的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尿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缓解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效果较单独使用前列地尔明显,临床上值得推荐。

  • 标签: 金水宝胶囊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 简介:运用荧光光谱对酒石酸美托洛尔与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酒石酸美托洛尔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测定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结合常数Ksv,Ksv分别为2.271×10~5、3.698×10~5、5.923×10~5.同时也测定了两种物质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其中不同温度下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的结合位点数都约为1,说明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有单一的结合位点且受温度影响较小.在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的作用过程中反应的焓变ΔH〉0、熵变ΔS〉0,说明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为疏水作用力;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结合过程是一个熵增加、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

  • 标签: 生物医学光子学 酒石酸美托洛尔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确诊肺栓塞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将29名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浆D-二聚体检测(D-dime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MA水平与血浆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与血浆D-dimer在肺阻塞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对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进行有效指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血清缺血 白蛋白 血浆D-二聚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联合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收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间段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名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值和WBC值水平都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PA值则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水平都超过非细菌感染组,PA的水平则低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PA的阳性率均大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8例作为细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感染患儿50例作为病毒组,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小儿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CRP、PA以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计数水平,比较三组的CRP、PA以及WBC的阳性率。结果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患儿比较,细菌组患儿CRP以及WBC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组CRP、PA以及WBC阳性率分别为95.83%、91.67%、97.92%,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10.00%、16.0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PA以及血常规可以显著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清前白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尿 β2-微球蛋白 (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 (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