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成都市老年人口的逐年递增,老年患者长期照护逐渐成为我市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根据《成都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的报道,我市老年人口从2009年到2015年占人口总量17.27%增长到21.17%;劳动人口赡养老人的系数从15.95%增长到19.51%。现将我市老年患者的照护需求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不断探索适合我市老年患者长期照护特色的新思路。

  • 标签: 老年患者 长期照护 需求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出院后照护需求现状,分析影响患者出院后照护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原发性肝癌非首次行TACE预出院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证的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出院照护需求的调查。结果有关患者照护需求的六个维度中,躯体照顾得分最高,评分为(4.09±0.96)分,其次心理精神支持和咨询指导分别为(3.92±0.79)分和(3.78±0.81)分。结论建立针对行TACE治疗肝癌患者出院后的随访问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恢复周期及住院天数,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临终前(死亡前 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人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人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CLHLS) 2011年 -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 2011-2014年死亡老年人的数据,对老年人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 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结果: 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 6.7%的老年人存在牙痛, 3.5%的老年人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 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 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 28.3%的老年人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人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 67.6%, 76.7%临终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人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人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临终前(死亡前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人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人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2011-2014年死亡老年人的数据,对老年人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结果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6.7%的老年人存在牙痛,3.5%的老年人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28.3%的老年人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人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67.6%,76.7%临终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人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人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造口患者对长期照护志愿者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造口手术的老年患者202例,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对照护志愿者的需求情况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受造口手术的202例老年患者,退休前身份为干部、工人、农民的精神状况平均得分顺次为43.5±0.5分、65.2±0.5分、88.7±0.5分;生活现状满意度平均得分顺次为23.1±0.5分、50.4±0.5分、78.4±0.5分;生活能力平均得分顺次为67.8±0.5分、58.4±0.5分、53.4±0.5分;对长期照护志愿者的需求率顺次为92.59%、67.33%、11.90%。志愿者服务项目需求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辅导、造口护理、电话问候、交通接送服务及其他。结论对于老年造口患者来说,社会层次高、文化程度高的老年患者,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就越低,疾病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多,对志愿者的需求度就越高。

  • 标签: 老年人 造口患者 护理 志愿者计划
  • 简介:天气一凉,宝宝就开始咳咳咳,妈妈听了别提多揪心了,怎么办?怎样照料咳嗽的宝宝?

  • 标签: 咳嗽 照护
  • 简介:摘 要: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急剧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使得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也迅速增加。失能老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健康状况欠佳因而对衣食起居、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另外,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护理模式已逐渐失去对老年人提供持续照料的能力,其他三种现存的长期照护模式还尚未发展健全。因此,我国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与满意度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增加等社会热点议题,拟从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问题现状、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长期照护模式
  • 简介:应指导患者准确服药剂量,嘱患者应避免使用有关药物 ,应根据患者个体化来设计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

  • 标签: 家庭护 患者家庭 肌无力患者
  • 作者: 吴伟迪孙文婧李月通讯作者李欣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也呈现出高龄化趋势,失能老人日益增多。对于失能老人争取创建以智慧养老平台为基准,社会志愿机构医院帮扶为补充,家庭照护为重点创造社会照护体系。众人拾柴火焰高,发挥各地的因地制宜,结合多种手段,在未来一定可以为失能老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 简介:病情描述73岁的刘大爷是一名退休退休职工,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18年8月,因脑出血后遗症进入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医治。初来医院时神志清楚,但伴有失语、左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日常生活(如沐浴、如厕等)需他人协助完成。入院后,老人平均每月花销在4000元左右,包含住院费、伙食费、生活用品费等。这笔费用,为老人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 标签: 照顾 职工医疗保险 退休职工 人民医院 病情描述 日常生活
  • 简介:应指导患者准确服药剂量,嘱患者应避免使用有关药物 ,应根据患者个体化来设计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

  • 标签: 家庭护 患者家庭 探讨重症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及Logit和Probit模型检验了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制约作用,并进行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论证了村里提供的老年照护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制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仍然存在大量可以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劳动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该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相对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 标签: 老年照护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设适合本社区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针对失智老人照护者的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近几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积极心理学对人群影响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照护者是失智老人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失智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随着失智老人数量增多,在社区对失智老人及其照护者开展照护平台,即家庭外喘息服务1,建立积极团体心理治疗,让照顾者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失智老人 照护者 积极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介绍人性照护理论概念以及内涵,提出人性照护理论的具体应用,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膜透析(腹透)中心应用的全过程。通过更新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

  • 标签: 人文关怀 人性照护理论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失能人员规模和老年人比例也将不断扩大。如果其长期护理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社会风险,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通过长期护理、急性医疗和急性后医疗的有机结合,通过病例管理和社会工作者,将医疗机构与家庭联系起来,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 标签: 长期照护体系 养老问题 路径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陪护家属,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照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在住院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住院 患儿家属 护理关怀 照护行为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