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植入后患眼短期眼压变化,间接了解22G植入装置巩膜穿刺口的密闭性。方法前瞻、队列设计临床观察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医院眼科行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治疗患者90例9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2例52只眼,女性38例38只眼;年龄14~79岁。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43例43只眼,葡萄膜炎伴或不伴黄斑水肿29例29只眼,糖尿病黄斑水肿18例18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标准巩膜隧道式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治疗。植入前10 min(基线)及植入后10、30 min和2、24 h采用非接触气动式眼压计行眼压测量。比较植入后不同时间点眼压与基线时的差异。基线与植入后不同时间眼压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患眼基线平均眼压为14.85[四分位间距(IQR):11.60,17.63 ]mmHg (1 mmHg=0.133 kPa )。植入后10、30 min和2、24 h平均眼压分别为11.90 (IQR:8.95,16.30)、13.75 (IQR:9.95,16.80)、13.60 (IQR:10.95,17.20)、14.65 (IQR:12.20,17.50)mmHg。与基线时眼压比较,植入后10、30 min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2 );植入后2、24 h,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0.280 )。结论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后10、30 min眼压降低较基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预装式植入装置22G巩膜穿刺口不能立即完全闭合,应适当加强植入后短期眼压监测。

  • 标签: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黄斑水肿/药物疗法 眼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氟尿嘧啶缓释植入术中的应用治疗,术后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多数可以配合完成治疗。结论对氟尿嘧啶缓释植入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尿嘧啶 缓释植入剂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GnRH拮抗治疗的92例初诊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0(65~76)岁。治疗前PSA中位值98.30(32.50~436.75)ng/ml,睾酮中位值12.30(1.51~18.44)nmol/L。M0期26例(28.3%),M1期66例(71.7%);≥T3期67例(72.8%),N1期54例(58.7%)。Gleason评分≥8分80例(87.0%);联合使用第二代抗雄激素药物58例(63.0%),有特殊基因突变者21例(22.8%)。患者均接受GnRH拮抗地加瑞克皮下注射治疗,每28天1次,首次剂量240 mg,后续每次80 mg。记录地加瑞克治疗后3个月PSA和睾酮变化情况;将PSA最大降幅≥99%的患者,定义为高反应组,<99%者为低反应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地加瑞克治疗反应性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92例使用地加瑞克治疗3个月后,PSA中位值下降至0.64(0.11~3.93)ng/ml(P<0.001),睾酮中位值降至0.45(0.13~0.72)nmol/L(P<0.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高反应组48例,低反应组44例。高反应组患者治疗前PSA与低反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67.11~444.25)ng/ml与88.50(9.91~582.25)ng/ml,P=0.077];高反应组患者治疗前睾酮水平显著高于低反应组[13.82(7.53~19.43)nmol/L与4.61(0.75~16.12)nmol/L,P=0.030]。高反应组患者治疗后PSA显著低于低反应组[0.22(0.09~0.82)ng/ml与3.22(0.19~15.88)ng/ml,P<0.001];两组治疗后睾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0(0.09~0.80)nmol/L与0.45(0.02~0.65)nmol/L,P=0.826],均达到去势水平(<1.7nmol/L)。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低是地加瑞克反应良好的因素(OR=0.947,95%CI 0.897~0.999,P=0.039);T分期(P =0.540)、N分期(P =0.363)、M分期(P =0.660)、Gleason评分(P=0.834)、应用第二代抗雄激素药物(P =0.238)和基因突变(P =0.525)均与地加瑞克高反应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地加瑞克高反应的独立因素(OR=0.913,95%CI 0.847~0.983,P=0.016)。结论在真实世界中,GnRH拮抗治疗HSPC患者3个月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睾酮和PSA水平,且疗效不受肿瘤分期、分级、基因突变等影响。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疗效 真实世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泌尿外科医生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GnRH-a)的现有认知、治疗模式,以及临床实践中的未满足需求。方法2020年7—8月对中国七大地区(北部、东北、东部、南部、中部、西南、西北)163家三甲医院的泌尿外科医生进行问卷调研,纳入标准为主治或以上职称、有GnRH-a处方经验并有意愿参与研究的泌尿外科医生。问卷涉及前列腺癌患者基本资料、药物去势(含GnRH-a)使用情况及GnRH-a治疗的未满足需求(应用5分Likert量表评价)。本研究拟收集调研问卷300份,采用自填式结构化电子问卷收集数据。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3 886份,收回符合纳入标准的问卷共410份,剔除110份未完成的无效问卷,共300份有效问卷被纳入分析。每名受访者月均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接受药物去势治疗的患者数量为(12±8)例。使用1个月剂型GnRH-a的比例高于3个月剂型[(62.0±24.7)%与(38.0±24.7)%]。49.3%(148/300)的受访者表示接受GnRH-a治疗的患者主要随访频率为每月1次。决定随访频率的主要因素为GnRH-a注射频率(31.3%,94/30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频率(27.7%,83/300)和药物有效性(26.0%,78/300)。治疗依从性方面,46.0%(138/300)的受访者认为超过70.0%的前列腺癌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嘱用药。在决定处方何种GnRH-a药品时,受访者主要考虑的因素为不同治疗方案疗效(92.0%,276/300)、药物不良反应(85.7%,257/300)、经济负担(76.7%,230/300)和注射频率(61.3%,184/300)。受访者认为GnRH-a治疗仍有改善需求的方面前4位依次为有效性[(4.04±0.93)分]、经济负担[(3.93±0.84)分]、药物不良反应[(3.90±0.90)分]和注射频率[(3.60±0.93)分]。受访者认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前4位因素依次为疼痛[(4.09±0.94)分]、心理压力[(3.61±0.90)分]、药物不良反应[(3.46±0.89)]分和频繁注射GnRH-a引起的不适[(3.34±0.91)分]。结论我国泌尿外科医生希望在应用GnRH-a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降低注射频率,在现有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以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查问卷
  • 简介:摘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方案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相比较经典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方案,其存在如抑制早发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起效快、停药后垂体恢复迅速、减少促性腺激素的使用及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等诸多优势。但早期随机对照试验表明, GnRH-A方案妊娠率低于传统的GnRH-a方案。另有文献报道,虽然GnRH-A方案新鲜周期的种植率降低,但随后的冻融胚胎移植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并未受到影响。研究表明GnRH-A可能改变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但并不影响卵子质量与胚胎发育,对于这一结论尚存在争议。故本文从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和形态学水平、蛋白水平、基因水平及妊娠结局等方面就GnRH-A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卵巢高反应人群在体外受精中,可以选用温和刺激、延迟启动的GnRH拮抗灵活的用药方案,既可以获得与GnRH激动长方案一样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控制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当GnRH拮抗方案中使用GnRH激动激发排卵后,全胚胎冷冻保存予期待复苏周期移植,也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妊娠率。

  • 标签: GnRH拮抗剂 体外受精 卵巢高反应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妇科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共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延长用药间隔组30例和常规用药组30例。延长用药间隔组和常规用药组患者,于月经来潮后3天给予曲普瑞林(生产厂家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0.1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648)4mg,肌内注射;延长用药间隔组用药间隔设为6周,共用4次;常规用药组每4周注射1次,共用6次。结果延长用药间隔组和常规用药组1、2、3、4月痛经程度分别为(8.5±2.3分、7.6±1.6分、5.8±1.8分、2.9±0.6分)、(9.2±2.1分、8.8±2.5分、7.4±2.0分、5.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延长Gn-RHa用药间隔较常规治疗手段能大幅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GnRHa 子宫腺肌病 间隔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9-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植入填充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科收治25例(男2例,女23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泪槽畸形患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局部表面麻醉下,用胶原蛋白植入进行泪槽注射,评估注射后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注射胶原蛋白植入后泪槽凹陷明显改善,下睑到颧颊区域呈现自然流畅、年轻化的轮廓曲线,泪槽凹陷形成的阴影及下眼睑色素沉着明显改善。25例患者注射即刻均有轻度肿胀、2例局部瘀斑,1例患者注射后局部出现条形小凸起。有效22例,占88.00%,满意23例,占92.00%。术后随访3个月,1个月内效果维持满意。结论胶原蛋白植入注射填充可改变泪槽畸形,可达到面部年轻化目的。

  • 标签: 眼部 泪槽 胶原蛋白 填充 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在改善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8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份,分析28例患者行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下脸到颧颊区域自然且流畅,轮廓曲线效果更佳,泪槽凹陷导致的阴影有效的改善。结论:为泪槽畸形的患者提供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面部年轻化,值得提倡。

  • 标签: 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剂 改善泪槽畸形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患者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方案和激动长方案助孕结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100例行不孕行胚胎移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成拮抗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每组50例患者,每组以38岁为分界又各分成两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果。结果38岁以下患者拮抗组胚胎种植率低于长方案组,但是受精率高于长方案组。结论拮抗或者是长方案的使用对患者的妊娠后长远结局影响都不明显。

  • 标签: 胚胎移植 促进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和米非司酮进行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就诊时间为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的 60 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后根据不同手术及用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为单双床号排列分组。通过进行分组,每组包括子宫肌瘤患者共计 30 例。 对照组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方式,观察组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米非司酮 进行效果观察。 结果:通过观察,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中焦虑评分为 ( 45.8±4.7)分, 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相对较低, t=8.047, P=0.000;观察组患者的 四项 性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对照组患者中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 %,其米非司酮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14.28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P < 0.05 )。 观察组 患者 E2 、 P 、 LH 以及 FSH 等指标相比对照组较为优良。 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手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米非司酮
  • 简介:过敏性紫癜请勿滥用激素和止血论文关键词,并不是所有过敏性紫癜患者均需应用激素,过敏性紫癜必须使用激素

  • 标签: 滥用激素 激素止血剂 紫癜请勿
  • 简介:摘要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广泛应用于缓释药物载体、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材料等生物医学领域和农业、工业包装等领域。该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缓控释载体应用于植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聚乳酸类 生物可降解 植入剂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植入术应用于临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人工耳蜗电极插入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听力损失对患者术后在声音定位、音调感知、言语识别率等方面影响十分重要。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和调节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代谢的功能,可通过多种机制减轻人工耳蜗电极植入造成的直接机械损伤和远期组织变化。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包括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全身给药副作用多;局部给药途径较多但无统一标准。因此,糖皮质激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应用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将从不同用药途径的研究结果和前沿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孕激素配伍小量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价值探讨。方法:在2021.1-2021.12期间选择(106)例因青春期功血就诊于我科室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将病人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例数为53例。按照治疗方案分别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采用孕激素配伍小量雌激素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常规组控制出血时间与研究组控制出血时间相比较长,差异明显,(P

  • 标签: 孕激素 小剂量 雌激素 青春期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拮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 4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接受本院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IVF-ET)治疗的病例共 286例,其中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激动长方案促排卵治疗的1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GnRH拮抗促排卵治疗的 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 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 Gn使用时间、 Gn使用量、促排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而获卵数及成熟卵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2.观察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的种植率、优质胚胎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3.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 Apgar评分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4.两组的 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方案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提高妊娠率,具有良好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胚胎移植 GnRH拮抗剂 GnRH激动剂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联合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6 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患者 放置曼月乐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与曼月乐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2.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痛经评分、月经量及 子宫体积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治疗后 痛经评分、月经量及 子宫体积 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联合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本院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共286例,其中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长方案促排卵治疗的1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GnRH拮抗促排卵治疗的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Gn使用时间、Gn使用量、促排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获卵数及成熟卵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优质胚胎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的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方案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提高妊娠率,具有良好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胚胎移植 GnRH拮抗剂 GnRH激动剂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联合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6 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患者 放置曼月乐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与曼月乐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2.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痛经评分、月经量及 子宫体积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治疗后 痛经评分、月经量及 子宫体积 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联合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症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