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ICU重症监护病人中,探讨心理特征及护理效果。方法:62例患者,来源于医院ICU重症监护室,随机分为2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31例样本,调查发现,全部患者意识清醒,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心理护理用于实验组,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测定后,SAS评分、SD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更低,P<0.05;满意度中,实验组VS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心理护理有重要意义,显著表现在:减轻ICU重症监护患者内心压力,改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方面。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监护室 清醒患者 满意度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在清醒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予常规重症疾病护理,实验组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连续观察2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差异。结果:2周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下降,而服药依从性评分较护理前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属参与式护理 重症肺炎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ICU病人在 ICU中进行心理护理,以防止 ICU综合征发作。方法:选择2020-2022年11月份 ICU住院病人104名。按随机投掷硬币的方法,将病人分成2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对 ICU综合征的防治作用。结果: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照组为73.08%,比观察组低96.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清醒患者 ICU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心理护理对急诊科清醒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从本院急诊科2021年4月~2022年9月接收的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综合心理组与传统组,各32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应激反应做出观察和比较。结果经干预,综合心理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清醒患者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情绪应激反应,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综合心理护理 急诊科清醒患者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抑制清醒气管拔管反应效果分析。方法:90例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资料,采样时间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1月1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气道表面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实验组)与单独使用气道表面麻醉(对照1组)或瑞芬太尼(对照2组)。记录并比较患者在清醒拔管时的不同监测点收缩压变化;不同监测点心率变化;不同监测点血氧饱和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相对比,研究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改变,(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抑制清醒气管拔管反应效果方面,有效避免拔管时的呛咳反应,稳定心率及血压,值得借鉴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表面麻醉 清醒气管拔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100例,随机均分(n=50)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清醒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完成后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进行统计,从而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ICU清醒患者PSQI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后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ICU清醒患者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清醒气管插管是临床工作中处理困难气道的常用方式,恰当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是保证插管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肌、抑制应激相关的恐惧记忆和学习等作用。现就上述作用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清醒气管插管
  • 作者: 钟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     530015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入选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76.74%,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8.62±2.03)分、(35.26±1.96)分,均低于对照组(46.23±1.85)分、(41.25±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ICU重症监护 清醒患者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临床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起病急速,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的一种,临床主要以顽固性低氧血症、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纠正缺氧、改善低氧血症是决定ARDS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合理的通气策略可以明显降低其病死率。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有效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病情相对较轻的清醒患者中适时恰当地实施俯卧位通气,可预防病情进展。本文从ARDS患者出发,对其清醒俯卧位通气(awake prone position,APP)的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ARDS患者APP的依从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清醒俯卧位通气 依从性
  • 简介:摘要为探讨标准化体位宣教图在清醒状态下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前瞻性选取北京友谊医院2022年4—5月门诊择期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镜检查前指导准备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标准化体位宣教图给予患者检查前指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患者胃镜检查满意度、操作医师满意度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体位摆放时间试验组为(38.70±3.09)s,对照组为(50.25±3.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37,P<0.001)。胃镜检查时间试验组为(11.63±1.51)min,对照组为(15.53±1.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6,P<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是92.5%(37/40)和65.0%(26/40),操作医师满意度分别是90.0%(36/40)和67.5%(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27)。术后发生恶心的患者试验组1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清醒状态下胃镜检查前通过标准化体位宣教图对患者进行宣教,有利于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和胃镜操作时间,提高患者及操作医师满意度的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胃镜检查 标准化体位 宣教图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神经外科清醒患者护理工作中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并发症以及改善睡眠方面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在某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收治的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使研究结果更为突出,使用随机数字法将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实施了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就两组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评分来看,观察组相对较高,P<0.005;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2.22%与2.22%,P<0.005。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在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ICU 并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麻醉下与清醒拔除喉罩对小儿全身麻醉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80例小儿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麻醉下拔除喉罩)和对照组(40例,清醒下拔除喉罩),收集分析患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通气障碍等并发症的概率高,对照组患者出现躁动、心率报警等并发症的概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下与清醒下拔除喉罩,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所不同,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拔除时机。 

  • 标签: 小儿全身麻醉 喉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正畸过程中牙周组织糖酵解途径变化。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正畸7 d组、正畸14 d组,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鼠正畸治疗后牙齿移动距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牙槽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表达水平;采用微量法检测大鼠牙槽骨组织中糖酵解途径关键酶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果糖激酶(PFK)的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糖酵解上游调控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正畸7 d组[(0.476±0.017) mm]、正畸14 d组[(0.715±0.027) mm]大鼠牙齿移动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63、20.730,P<0.05)。正畸7 d组[(139.411±5.985) ng/ml]、正畸14 d组[(196.068±8.972) ng/ml]大鼠牙槽骨组织中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3.556±2.75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1、13.426,P<0.05)。正畸7 d组[(297.829±10.309) ng/ml]、正畸14 d组[(372.771±14.675) ng/ml] IL-1β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7.656±4.27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2、10.446,P<0.05)。正畸7 d组[(251.620±10.925) ng/ml]、正畸14 d组[(320.611±14.981) ng/ml] 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4.633±4.39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6、12.749,P<0.05)。正畸7 d组[(109.654±5.093) U/mgprot]、正畸14 d组[(163.626±5.282) U/mg蛋白]大鼠牙槽骨组织中PK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57.083±2.852) U/mg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3、9.532,P<0.05)。正畸7 d组[(120.173±7.187) U/mg蛋白]、正畸14 d组[(171.069±6.230) U/mg蛋白] LDH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8.421±4.030) U/mg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0、7.644,P<0.05)。正畸7 d组[(38.503±1.895) U/mg蛋白]、正畸14 d组[(51.411±3.095) U/mg蛋白] PFK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4.236±1.200) U/mg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1、7.447,P<0.05)。正畸7 d组(1.099±0.050)、正畸14 d组(1.494±0.053)大鼠牙槽骨组织中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604±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6、9.332,P<0.05)。正畸7 d组(1.317±0.049)、正畸14 d组(1.664±0.058) 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748±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8、8.693,P<0.05)。结论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糖酵解水平明显增强,并可能进一步加剧正畸过程中牙周组织的炎性反应。

  • 标签: 正畸 糖酵解 炎性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