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郭红梅,刘春,王慧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索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100例,随机均分(n=50)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护理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随之衍生出来的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为了给重症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目的而建立的[[1]]。本次研究是以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探索和研究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100例,随机均分(n=50)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7—79岁,平均年龄为(48.35±3.32)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为(47.52±3.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2)患者意识清醒能够自主配合医护人员治疗;(3)患者无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1)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非清醒患者;(2)患者无法自主配合医护人员治疗;(3)患者存在认知障碍;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

观察组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护理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要重点注意患者病房内的环境情况,要定期清理患者病房内的环境卫生、保持通风,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时调节病房内环境温度和湿度,护理人员在夜间巡查过程中要注意病房内灯光的光照度,要选择柔和的灯光,同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仪器报警器的音量,避免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2]]。护理人员也可以适当的放一些患者喜欢的轻音乐,以帮助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调高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2)护理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要多与患者本人沟通,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这些患者由于自身意识清醒,在气管插管的治疗过程中会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自身专业知识消除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多鼓励患者尤其是通过治愈病例来给患者带来希望,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护理人员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和治疗设备更换过程中,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在常规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在给患者身体进行日常清洁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

(4)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患者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性格、病历和病史,通过以上汇总的信息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文护理方案,因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实施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身体恢复效果显著;有效: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身体情况恢复效果良好;无效:患者采取治疗后身体无显著恢复效果;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非常满意:治疗后,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整个服务流程非常满意;满意:经过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但仍有小问题不满意;不满意:治疗后,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认为服务不全面或服务态度不佳。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观察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计数资料使用χ2组间检验,若输出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5(70.00)

14(28.00)

1(2.00)

49(98.00)

常规组

50

18(36.00)

25(50.00)

7(14.00)

43(86.00)

-

11.601

5.086

4.891

4.891

P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00 %高于常规组74.00%(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合计

观察组

50

31(62.00)

17(34.00)

2(4.00)

48(96.00)

常规组

50

16(32.00)

21(42.00)

13(26.00)

37(74.00)

-

9.033

0.679

9.490

9.490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通过对大量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由于重症监护室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同时患者家属也无法陪伴在患者身边,随着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的增加,患者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的下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开始重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3]]

通过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发现,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就会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病人病情的检测上,从而忽略患者心理层面和负面情绪的变化。而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的主要精力就会集中到患者日常心理层面和负面情绪的变化上,使患者的实际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桂梅,姚燕,蒋学娟.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1):1343-1344.
[2]杨菊霞.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9,38(8):164-166.

[3]谢荣妹.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59.

[4]陈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38(01):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