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腺来源的恶性肿瘤。甲状腺滤泡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外科手术是大多数甲状腺滤泡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通过分析甲状腺滤泡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及分子诊断,意在提高对甲状腺滤泡的认识,从而使术前诊断更精准。

  • 标签: 甲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癌 术前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术联合综合护理对混合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微波消融术治疗混合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微波消融术混合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

  • 标签: 微波消融术 综合护理 混合性良性甲状腺结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在混合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混合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平衡贯序法下将其分为参考组(n=30)和试验组(n=30)。参考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心功能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结论:将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应用于混合心律失常治疗中,可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并提高治疗安全,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混合性心律失常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心脾两虚证混合焦虑抑郁障碍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心脾两虚证混合焦虑抑郁障碍患者100例(2022年4月~2023年9月收治)进行分组,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西药治疗结合中药治疗,对比各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各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  中药治疗心脾两虚证混合焦虑抑郁障碍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心脾两虚证 中药 西药 疗效 不良反应
  • 作者: 蔡华亮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19
  • 出处:《健康体检与管理》2024年3期
  • 机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上海  200137
  • 简介:【摘要】目的:在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中应用MRI影像组学,探究其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肝内胆管细胞有65例,混合型肝癌有25例,对患者的临床信息、术前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根据2: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60)与验证集(n=30),对比两组临床参数并建立临床模型,通过MRI影像提取影像学特征参数并建立影响组学模型,对比不同模式对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肝硬化以及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临床模型、影响组学模型以及综合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其中综合模型的AUC高于其他2个模型(P<0.05);在验证集中,3个模型的AUC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的鉴别诊断中,MRI影像组学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分析临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可以使鉴别诊断的准确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混合型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疑似卵巢子宫内膜患者中,行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2023年1月-12月本院60例疑似卵巢子宫内膜患者纳入研究,均行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全面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60例疑似卵巢子宫内膜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36例,占比60.00%;超声检查阳性35例,占比58.33%。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88.57%,阴性预测值为80.00%,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85.00%。结论 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敏感性,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用于卵巢子宫内膜的早期筛查、诊断。

  • 标签: []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超声 诊断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胫骨骨折扩与非扩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5例扩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患者视为(扩组),25例非扩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患者视为(非扩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以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记录患者成角畸形、锁定断裂情况,发现非扩组高于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短于非扩组,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放胫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扩带锁髓内钉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还能够减少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较低,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扩髓 非扩髓带锁髓内钉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是一种低分化神经内分泌,具有侵袭力强、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等特点。现有指南及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均较少,治疗手段尚不明确。本文就其特点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临床特点 病理学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HCC)是原发性肝癌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由于起病隐匿,发现时可能已失去治疗机会,是导致HCC患者生存率差的关键因素。对于HCC筛查通常需要结合血清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联合辅助诊断,有助于提高准确率和治疗率。鉴于此,本文主要对HCC早期筛查和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可行的诊断方案,为改善HCC患者预后提供坚实基础。

  • 标签: 肝细胞癌 早期筛查 诊断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60例急性系白血病患儿,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都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儿童患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为实验组患者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儿童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儿童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3.3%,对这一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措施在治疗儿童急性系白血病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治疗结束后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所以可以进行配合应用。

  • 标签: 异基因移植,干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预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的急性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预化疗患者中选择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采样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化疗相关感染情况以及免疫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化疗相关感染例数较少,且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恢复情况较好,且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防止患者发生相应的感染,进而促进患者的治愈。因此对急性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预化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骨髓移植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