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病人液体复苏时输注加温液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9月的6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液体复苏全程输入常温液体,试验组液体复苏全程输入加温至36℃的液体,比较两组病人复苏前后核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尿量、氧合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苏过程中,所有病人均出现核体温下降伴凝血功能障碍,但试验组核体温高于对照组,四项凝血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实施液体复苏目标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复苏过程中输注加温液体可能会改善病人的核体温及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输液加温 核体温 凝血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创伤失血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组,每组各包含39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PT和APTT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和APTT指标水平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T和APTT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和复苏成功率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相较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的PT以及APTT生理指标水平,改善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实现创伤性疾病的治疗转归,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限制性体液复苏 创伤外科 临床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对重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40例重症休克患者分为PICCO组和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6h后乳酸<2mmol/L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ICCO组与常规组比较复苏液体量及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肺水肿发生率低;减短呼吸机应用的时间;预后28d内死亡率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ICCO为重症休克患者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量化指标,指导液体复苏,使重症休克患者能够及早脱机,并且大大缩短病程时间。

  • 标签: PICCO 重症休克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早期休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多发伤伴休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液体复苏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实施积极液体复苏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引用推广。

  • 标签: 护理 多发伤早期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O监测技术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方式,观察组给予PICCO监测技术指导,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时间及相关指标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PH值对比并没有明显差异,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O监测技术能更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对患者进行早期导向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PICCO监测技术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将12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三组进行液体复苏高渗盐水A组(n=42例)静脉输入3%高渗盐水;高渗盐水B组(n=42例)静脉输入7.5%高渗盐水;对照组(n=42例),静脉输入林格氏液。观察并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0、30、45、60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10、30、45、60min高渗盐水A、B组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而高渗盐水B组的平均动脉压仅在治疗30min时高于高渗盐水A组,p<0.05。治疗后10、30、45、60min高渗盐水B组的心率均高于高渗盐水A、对照组,p<0.05而高渗盐水A组与对照组的心率无差异。三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高渗盐水B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8.1%,16/42)明显高渗盐水A(14.3%,6/42)、对照组(9.5%,4/42),χ2=12.018,p=0.002。三组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与7.5%高渗盐水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早期均有助于提高并维持血压,且3%高渗盐水的安全性更好。

  • 标签: 高渗盐水 失血性休克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止血情况良好,经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HGB、APTT、PT、HCT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产科失血性休克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早期(第1周)液体复苏中不同晶胶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1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早期补液晶胶比不同分为低晶胶比组(晶胶比<3∶1)103例,高晶胶比组(晶胶比>3∶1)89例,2组西医常规治疗无差异。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治疗7d对比补液量、晶胶比,治疗结束统计血液净化(CBP)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低晶胶比组APACHEⅡ、CRP、IL-6、BNP、IAP及住ICU时间、病死率等方面优于高晶胶比组,补液量小于高晶胶比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治疗早期补液增加胶体比例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指标,降低腹腔内压力,缩短住ICU时间,并最终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晶胶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并探究分析该方法对腹腔高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经由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应用常规充分液体复苏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前两天的输入液体总量、速度,液体潴留量及腹腔高压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腔高压综合征10例(29.41%),对照组19例(55.88%),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前两日液体潴留量、输入总量、速度方面也少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相比于充分液体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减少患者腹腔高压的发生情况,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早期 液体复苏 腹腔高压综合征 重症胰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液体复苏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失血性休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依据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PVI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达到复苏目标的时间、复苏液体正平衡量、平均动脉压(MAP)、6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其他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液体正平衡量多于观察组、PT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复苏目标时间、MAP、6h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死率及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但ARF、DIC、ARDS、MODS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灵敏的监测、反映机体循环血容量状态,且液体复苏量小,有利于维护内环境的稳态,患者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监测、诊疗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休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异体血输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100%)与对照组患者(93.33%)相比,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率、术后乳酸升高率(10.00%、10.00%)与对照组患者(26.67%、30.00%)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宫外孕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的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限制性液体 复苏 自体血 回输 宫外孕 休克
  • 简介:中国纸业网2016-09-19报道:研读各大证券公司发布的年中总结,对轻工行业中的造纸板块评价无一不是营收面明显改善。2016年上半年,轻工99家上市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在宏观经济平稳的背景下,造纸板块是增速稳中稍有回升,净利润增速表现亮眼,收入增长11%,复苏迹象明显。在轻工盈

  • 标签: 轻工行业 中国纸业 晨鸣 美利纸业 银鸽投资 纸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上寻找更加合适的心肺复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萨博组和徒手组,每组75例,分别采用萨博心肺复苏以及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30min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苏30min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率以及存活出院率。结果与徒手组比较,萨博组首次复苏时间明显的减少,30min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苏30min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以及超长复苏率均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出院率之间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徒手心肺复苏比较,萨博心肺复苏能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延长患者自主心率存续时间,提高超长复苏率,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萨博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临床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临床医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存在伦理问题的对策,指出了对于施行心肺复苏的伦理认识的关键环节,即加强职业道德要求、积极复苏、结局的正确理解。为医护人员正确施救所面临伦理问题释疑。

  • 标签: 心肺复苏 伦理 心跳呼吸骤停
  • 简介:走进电影院的时候,我感觉我的手在颤抖。从我10岁那年起.我就一直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我走到售票柜台.买了票.来到了9号放映厅。我简直不敢相信。当我还是个孩子,每次看《星球大战》的时候.我都迫切地想知道达斯·维德死后发生了什么.

  • 标签: 觉醒 情怀 《星球大战》 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