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使生态安全,包括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生态安全是环境法的基础价值,海洋生态安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应针对海洋生态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而加强立法研究并完善之,完善的内容包括对宪法、环境基本法的修订及对海洋生态安全管理立法空白的填补。

  • 标签: 海洋生态安全 立法 问题及完善
  • 简介:此刻我不曾立在你的身旁我轻合双眼在梦中把你怀想只因为在你面前你强烈的魅力让我把一切溢美之词统统遗忘

  • 标签: 海洋 遗忘 双眼 蓝宝石 天鹅绒 强烈
  • 简介:牡蛎和朋友鲭中午去沙塘的海滩上玩,沙塘是一个近百户人家的渔村,村子傍山而建,有一条大卵石铺就的道路直通海边,开始,海滩上没有他人,只有牡蛎和鲭,他们从沙子里往外掘螃蟹玩。牡蛎和鲭刚走到海滩边上,就看见青灰色的细沙上密布着许多小螃蟹。这些当地人称作沙蟹的小生物,背壳颜色很深,接近于黑色,但泛着蓝光,它们

  • 标签: 螃蟹 沙子 秘密花园 海潮 朋友 木桨
  • 简介:5月5日星期三地球上,蔚蓝的大海是最美的。海底栖息的海贝也很迷人,它们形状奇特,色彩鲜艳。一个个如出水芙蓉,把海洋点缀得美不胜收,在大自然里,它们也是最受人喜爱的。

  • 标签: 小学 语文 学生作文 日记
  • 简介:P733.3397053488同步扫描水下激光成象距离的分析=Theoreticalanalysisofdistancesaboutunderwaterlaserimagingforsynchronousscanning[刊,中]/刘雪明,谭志飞,胡正荣(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18))//东南大学学报.—1996,26(6).—29—33利用双流辐射传输理论和准直光束的散射理论

  • 标签: 水下激光成象 辐射传输理论 同步扫描 散射理论 电子工程 准直光束
  • 简介:葡萄牙利用主办一九九八年世博会的机会,举国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于里斯本太加斯河岸,构建一系列世博会馆及相关设施,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就是耗资六千多万美元,如今对大众开放的里斯本海洋馆。

  • 标签: 海洋馆 欧洲 世界 里斯本 世博会 葡萄牙
  • 简介:<正>目次一、海洋权益范畴的界定二、海洋法对海洋权益的协调与海洋秩序的建立三、各国海洋权益协调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系四、海洋权益平衡中的权利本位的价值观海洋权益问题,是国际海洋法研究领域中的基本课题之一。海洋权益的发展和变化对国际海洋法的形成、发展和充实的决定作用,以及国际海洋法对各国海洋权益关系的调整和衡平作用构成了这种互动关系的基本框架和二元图景。作为海洋法研究视野中的权益问题,以往的研究路向大多从两维角度展开:一种是强调海洋法与海洋权益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表征和

  • 标签: 海洋权益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洋法 沿海国 领海宽度 国际社会
  • 简介:但对于"中国海洋面积有多大"这个问题,中国有一半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但中国海洋面积有多少

  • 标签: 争端外交 外交武力 安全解决
  • 简介:谈起我国的领土,人们都熟知为960万平方公里,而对于我国可以管辖的海域有多大?则许多人不甚了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6500多个岛屿的海岸线长达14000公里,总计海岸线长32000公里。按照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可以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1995年我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声明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这样,我国管辖的海域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0个江苏省或84个台湾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是21世纪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专属经济区 海洋生物资源 管辖权 主权权利 大陆海岸
  • 简介:伍明春解读:在那个文学普遍歉收的年代,大多数诗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诗歌的艺术规律,相形之下,伊萍的诗《绿色的海洋》却能够相对完整地葆有诗歌艺术的基本品格,因此显得弥足珍贵。首先,这首诗不像当时大多数作品那样过分粘滞于某种现实主题,而是充分体现了诗歌想象力的作用:在内陆平原的稻田"看"到遥远的大海,从当下回望难忘的童年,时空交错,思

  • 标签: 绿色海洋
  •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艘日本大型海轮黑夜航行在阿拉伯海上。因天气炎热,海员们都在甲板上纳凉。突然,在漆黑的海面上跃出一片淡蓝色的火焰,海员们惊讶了,纷纷叫它“怪火”。这“怪火”越来越旺,逐渐扩大成一片。这“怪火”从何而来?海员们心中迷惑不解。后来,侵华日寇占领

  • 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海员 海洋生物 阿拉伯海 海面 火焰
  • 简介:海洋与森林一样,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全球每年由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约达60亿吨,其中的30多亿吨积蓄在大气中,另有大约20多亿吨被海洋吸收。

  • 标签: 海洋 呼吸 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 吸收 大气
  • 简介:在1998~2002年期间,发生在美国、欧洲南部以及亚洲西南部的干旱事件,都与海洋的影响有关.在此期间,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SSTs)明显持续偏冷,而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SSTs明显持续偏暖.气候模式表明由这些不同海域海温强迫的气候响应是相互作用的,对于中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同步持续干旱,每一个海域都有所贡献.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增温是少见的,且这种增温与温室气体的强迫一致.本文也对未来的干旱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海洋学 干旱 太平洋 温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