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泰州学派与永嘉学派人员的组成结构和人员的素质不同,两个学派在理论研究的个性上有一定的差异。由于两个学派规模大小不等,所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程度上也有差异。此外由于两个学派当时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所以研究倾向有虚有实,这可以从他们哲学思想上找到一些深层次的因素。

  • 标签: 泰州学派 永嘉学派 学派风格 比较研究
  • 简介: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之《泰州学案》中有一段总括性评语,学术界引用频繁但不深究内中丰富的哲学史内涵。这段评语,点明了泰州学派的平民化、禅学化、异端化这三个特征,是既使阳明心学得以广泛流传,而又渐失其传的真实原因所在,也是泰州学派崛起于晚明的缘由。对《明儒学案》的研究不应再停留在粗线条的轮廓描述上,而应当深入到各个学案中去,这会有助于黄宗羲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 标签: 泰州学派 平民化 禅学化 异端化
  • 简介: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提出,泰州学派王艮的“艮”,应读作“银”。理由如下:其一,王艮本名王银,是他的老师王阳明“易其名为艮”。其二,艮有四种读音,其第三种读音和释义即作为“银”的异体并读为“银”,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增释《说文解字》(大徐本)卷14上金部云:“银:白金也。从金,艮声,语巾切。”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卷14上金部亦云:“银,白金也。”

  • 标签: 泰州学派 读音 王艮 《说文解字》 大学教授 王阳明
  • 简介:近几年,明代特别是晚明思想的研究十分活跃,出现了一批涵盖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对明代社会的广阔画面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但目前的研究仍多是各个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学科间的壁垒没有打破,联合不同学科攻克大题目的机制尚未形成,存在一些研究上的薄弱环节。比如,我们对泰州学派的认识和研究就很不够。

  • 标签: 泰州学派 明代 思想史 思想宗旨 文学创作
  • 简介:本文对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的概念结构作了重点阐析,尤其注意到了贯穿其中的社会反思性要素,及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变异.通过这些,可以窥视到晚明社会变动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复杂印记,及理学作为一种较为确定的理论形态在应对底层社会问题时可能运行的边际.

  • 标签: 窥视 平民主义 泰州学派 晚明 思想 演进过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13
  • 简介:从王阳明以心体排斥人欲到王艮以天性为本体,天然自有之理为良知天性内在所固有,认为良知即天理

  • 标签: 中的泰州 大潮中的 学派
  • 简介:泰州学派是王阳明去世后分化出来的一个规模较大、具有启蒙性质的平民哲学学派,其影响遍及全国。泰州学派的核心人物是“淮南三王”,即王艮、王栋、王襞。他们处于商品经济初步萌芽、社会比较紊乱的明代后期,但由于“淮南三王”有着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经历,所以他们的思想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淮南三王”以讲学为主,不喜著述,但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其思想不仅在当时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明代以后的思想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三王独树一帜 学派 泰州学
  • 简介:天然自有之理为良知天性内在所固有,从王阳明以心体排斥人欲到王艮以天性为本体,王艮对于良知天性的论述有两点值得注意

  • 标签: 中的泰州 大潮中的 学派
  • 简介: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和较少变化的传统社会形态框架内生长的文化系统,这种文化系统反映了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区域文化内涵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理念与精神。如泰州学派思想的本质内核就是以和为贵,坚持以身为本,倡导修仁行仁、人人平等与致中和。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要多维思考,尤其要关注历史文化中内涵的理念与精神,为此要进行文化特质研究和文化形态整合,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转化。

  • 标签: 泰州学派 文化资源 教育 功能转换
  • 简介:王栋的"修身慎德"哲学美学思想以"格物"说为基础,以"正身"、"反身"为途径,以实现"大"的审美人生境界为目的。"修身慎德"不仅在生死观上体现了对生命的执著,而且在道德观上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体认。王栋的"修身慎德"与乃师王艮"修身立本"主张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修身的目的、境界与途径的理解不同。"修身慎德"主张对我们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修身慎德"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将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 标签: 泰州学派 王栋 哲学美学 “修身慎德”
  • 简介:为了应对世人对于"阳明学"诠释经典日益"空疏"的责难,泰州学派发起了一场旨在不背叛阳明学立场而修正王学之弊,让经典解读与"百姓日用"相联系,建构平民化诠释学的运动。他们以"身本论"替代"心本论",重建儒家经典诠释形上学;以"淮南格物"替代"穷理""正心",发明"百姓日用之道";以"践行"替代"践形",主张经典平民化诠释之实用性。在其学说建构中,充满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启蒙因子,佛学元素在经典平民化诠释的生成中不断闪现,颇具美学意义的"狂"是其独具的学派个性特征。

  • 标签: 泰州学派 经典诠释 平民化
  • 简介:教化之道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政治社会化,平民讲学是平民儒者社会教化与自我教化的结果。平民讲学的是大成师道的主要体现形式,主要理论依据是王艮阐发的大成师道。其政治文化意涵是:既促进了平民阶层主体性的成长,又彰显了政治社会化的时代特点。它具有三个特征:其一,平民儒者以讲学为性命;其二,讲学是平民儒者的政治参与方式;其三,平民讲学有独特政治功能。平民讲学的兴盛与没落意味着尽管平民阶层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主体觉醒,但在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之前,它始终突破不了小生产方式与王权专制政治的网罗。

  • 标签: 泰州学派 大成师道 平民讲学 政治社会化 教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现代学术建立以来,泰州学派的研究虽一直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泰州学派究竟应当包括哪些人物,却几乎无不以《明儒学案》所提供的格局为依据。其实《明儒学案》中黄宗羲所列《泰州学案》的成员颇为芜杂,就地域而言,许多人物生长与主要活动都不在泰州;就思想传承而言,一些人物究竟是否属於王心斋一脉也颇成问题。而心斋子孙三代继承和发扬家学的思想和实践,作为最无疑问的泰州学派嫡传和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没有受到海内外学者的注意。本文根据《明儒王东埂东隅东日天真四先生残稿》这部不为以往研究者所注意的文集,并结合其他各种相关的文献材料,对王心斋身後三代包括王东埂、王东隅、王东日、王天真等人的生平与思想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思想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对晚明儒学所谓“民间化”、“平民化”问题提出一些进一步的观察,以弥补迄今为止泰州学派以及晚明儒学研究的一项缺失.

  • 标签: 理学 王衣 王心斋 王东埂 泰州学派 儒学
  • 简介:泰州学派的"良知现成说"是从王畿的"良知见在说"进化而来,其所揭示的哲学意义有两点。第一,"现成良知说"强调"率性自然",以顺遂的生活态度化解了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的有执性;第二,在此基础上,承认日常生活的合法性,进而以"无善无恶"的姿态全面地接受现实世界。但是罗洪先并不认同,他认为良知现成只解决了良知的在世性,却未能指出良知如何本己本真地在世,故此提出"世间那有现成良知"。良知只有从在世性的基础上本己本真性地呈现,才能够真实受用,因此,罗洪先提出在"无欲主静"中"收敛保聚"那份对良知的敬畏,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万死千难"地承领着"良知的呼唤"。

  • 标签: 泰州学派 良知现成 罗洪先 世间那有现成良知
  • 简介: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你的心中有答案吗?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的家乡――泰州,一座风景如画的水城。现在,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这里春天的颜色吧!泰州的春天是粉红色的。春天,如果你走进桃园的大门,扑鼻而来的是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一大片粉色的朝霞映入人们的眼帘。

  • 标签: 泰州 颜色 风景
  • 简介:泰州是一座与黄海、淮河、长江三水相生相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灵魂。泰州的成陆、发展一直与水一路同行。

  • 标签: 泰州 城市 同行
  • 简介: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的江淮之间,为我国南北文化交汇处。这里民风醇厚,事耕稼,尚儒雅,耻以浮、薄相夸。明代以来,少有战火,得以保存大批优秀民居。泰州民居从建筑式样和结构来说,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有一些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 标签: 民居 建筑 特色
  • 简介:泰州学派思想运动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转型期——晚明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一方面,它一反宋明理学的鲜明而激进的功利主义取向,使其可被目为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另一方面,它对源于周礼的中国文化"家本主义"思想资源的深入发掘,又使其体现为对中国古老的伦理本体传统的历史回归。因此,正是这种经济学思想与伦理学思想二者的携手共进、交映成趣,使泰州学派思想得以统摄会通"义"、"利",堪称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一座有待开采的精神富矿;同时,也使我们循这种"义利双行"路线而对泰州学派思想进行研究,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有普世的经济伦理这一"韦伯式问题"的回应,又是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真实面目的一种去蔽和揭秘,并最终使有别于西方式的"神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的、一种中国式的"家本主义"经济伦理范式在当代学说中有可能真正奠定。

  • 标签: 泰州学派 家本主义 经济伦理 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