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对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碘对比剂渗漏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将80例近期在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后,一组给予预防性干预(研究组,40例),一组给予常规检查前指导(常规组,40例),在对比两组造影剂渗漏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总结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方法。结果:研究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是3.4%,与常规组的25.0%比对明显较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对于需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需提前进行预防性处理,严格注意高压造影剂注射的操作,以对造影剂渗漏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静脉高压注射 造影剂渗漏 预防
  • 简介:摘要:小容量注射剂是医疗必备的药品,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然后迅速扩散发挥药效,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若可见异物混入注射剂并进入人体,会导致血管炎、微血管阻塞等疾病的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作用。因此,如何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和预防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问题,避免可见异物的进入,是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由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容量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的主要来源,并针对其探讨了预防措施,以有效提高药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小容量注射剂 可见异物来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小容量注射剂具有药物迅速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定时药效、定位、定向等特点,是重症患者的常见药物。 小容量注射剂是通过肌肉注射给药或者静脉滴注,而药物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小容量注射剂中可见异物情况不断增加,因此控制可见异物位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小容量注射剂 可见异物来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注射预防措施,实验组实施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对于出血量的减少具有显著效果,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马来酸麦角新碱 缩宫素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1 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50例,将其按照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27例采用 2HRZE/4HR方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抗结核与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观察组 23例基于此,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10万 u)治疗,对比两组胸膜黏连发生情况,另就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之对照组,显著偏多( 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偏短( P< 0.05)。观察组胸膜粘连发生率( 4.35%)相比对照组( 22.22%),显著偏低( P< 0.05)。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将尿激酶注射至胸腔内,能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胸膜黏连发生。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 尿激酶 胸膜黏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提出必要的策略。 方法: 100 例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自愿参与,均分为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各 50 例,探究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针对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必要的预防策略。 结果:从多方面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小、体质是否过敏、过往是否有过敏情形 是导致患者出现负面反应的主要原因;抗生素在应用期间导致的负面反应主要是胃部、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毒性负面反应较少( P < 0.05 )。 结论 :抗生素注射液 应用期间应强化负面反应患者的身体检查,注重患者心理与食物方面的调节,减少负面反应的发生,确保药物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阑尾炎术后为预防腹胀,采用穴位注射联合腹部莱菔子热熨的方法,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56 例,是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9 年 1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因其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性,是世界医学领域上的一大难题。尽管有大量关于瘢痕疙瘩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瘢痕疙瘩的形成机理还未完全掌握。复习了相关文献,对曲安奈德注射液瘢痕疙瘩内注射超说明书使用进行一简要介绍。

  • 标签: [] 曲安奈德注射液 瘢痕疙瘩 注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面部皮肤注射泵在注射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 100例要求进行面部皮肤美容的女性就医者应用面部皮肤注射注射技术进行面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其治疗效果,调查满意度。结果:手术方便且快捷,易于操作且注射均匀,剂量准确,出血较少,减少感染风险。术后创面淤血轻,恢复快,面部皮肤肤质能够能够明显改善,皮肤细纹消失。治疗效果明显,随访 2~ 3个月患者满意。结论:该注射技术适宜在面部年轻化当中应用,是非常安全可靠的高科技美容项目,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皮肤注射泵 透明质酸 安全可靠
  • 简介:摘要声带注射填充成形手术是根据声门闭合不全的原因及特征,将自体物质或异体生物材料注射或填充至声带不同层次内或声门旁间隙内,使声带体积及质量增加,以改善声门闭合及恢复声带振动特性,最终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发音及吞咽功能。本文就填充材料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适应证,并发症处理及手术效果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 标签: 腹部轮换注射卡 低分子肝素 皮下瘀血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 标签: 腹部轮换注射卡 低分子肝素 皮下瘀血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红花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2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60 例患者使用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 60 例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83.33 %,对照组为 70.00 %,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较之丹参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更优,对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效果更加显著,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丹参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预防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 DVT )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本院选取 86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时间选为 2018 年 6 月 ~ 2020 年 6 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3 例,采取常规治疗为参照组,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为研究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组 DVT 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 P< 0.05);治疗前两组 FIB 、 D - 二聚体指标对比无差异 ( P > 0.05 ),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指标均较低 ( P< 0.05)。 结论 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有效预防 DVT 形成,对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脑梗死 偏瘫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 本文主要是将泵叶轮注射模具的设计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在对塑料成型工艺的基础上,对注射模具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泵叶轮注射模具 设计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的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划定组别,即分为甲组、乙组,各为30例。甲组接受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乙组接受山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相较于乙组,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急诊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可发挥理想镇痛作用,且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开展。

  • 标签: 急诊泌尿系结石疼痛 利多卡因注射液 山莨菪碱注射液 马多注射液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合逍遥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 方法: 于 20 19 年 02 月 --2 020 年 02 月本院接收的 9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主体。入院后均予以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合逍遥散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总体疗效达到了 96.94% ,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 ( p<0.05 ) 。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合逍遥散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穴位注射 黄芪注射液 逍遥散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过硬膜外针直接注射与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两种方式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健康待产妇,年龄(27.1±3.0)岁,年龄范围为20~3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针组和硬膜外导管组,每组40例。通过硬膜外针与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记录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与胎儿的影响。结果硬膜外针组最终有36例产妇纳入研究,硬膜外导管组最终有35例产妇纳入研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针组疼痛缓解时间[(9.27±5.40)min]与感觉达到平面T10的时间[(7.35±4.76)min]均快于硬膜外导管组[(12.12±4.12)min、(11.00±3.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针麻醉镇痛效果和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均优于导管麻醉,且不影响分娩镇痛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

  • 标签: 分娩镇痛 硬膜外针 硬膜外导管 镇痛起效时间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式注射方法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 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注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皮下注射,实验组应用改良式注射方法。结果:实验组无皮下出血人数高于对照组( x2=3.2458,P=0.0012)实验组总出血量率低于对照组( x2=4.2010,P=0.0002),( P< 0.05)。结论:应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注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改良式注射方法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