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西油田位于酒西盆地西部的青南凹陷,油田主体构造格局为窟窿山背斜和柳沟庄断鼻,储集体主要是下白垩统下沟组半深湖.深湖亚相泥云岩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砾岩.下沟组地层现今埋深大于4000m,处于晚成岩阶段。岩石胶结致密,属于特低渗储层.由于泥云岩具有纹层状结构和富含长石、石英等特殊矿物成分,以及铁白云石胶结的砾岩具有较强的刚弹性,在多期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下,易形成顺层或切层裂缝网络、粘土矿物转化收缩缝网络、成烃演化微裂缝网络、溶蚀缝洞网络和构造裂缝网络等,构成油气运聚的网络,在流体封存箱和流体异常高压成藏机制作用下形成裂缝性油藏,油气富集在构造转折带、弧形断裂外侧、断裂交巨部位、背斜构造等应力集中和释放区.油藏含油气层段长,下沟组整体含油,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大,裂缝是油气主要的渗流通道和重要的储集空间.由于岩石矿物成分复杂、裂缝类型及组合形式多样,故有效裂缝发育段的识别难度较大.该油藏具有井间产能相差悬殊、产量递减速度快、弹性产率差异大、酸化改造效果不一等特点.

  • 标签: 青南凹陷 青西油田 裂缝性储集体 油气运聚网络 成藏机理
  • 简介:针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天然裂缝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渗流理论及分形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维数来表征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矿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对米采油指数的影响,揭示了渭北油田浅层油藏的产能特征。结果表明:天然裂缝有效改善了低渗储层整体的渗透性,压裂后油井产能随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近似呈指数式增加。因此,在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进行储层改造时,在天然裂缝发育区适当提高压裂规模可大幅提高产能,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天然裂缝的破坏及污染。研究结果对合理开发同类油藏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天然裂缝 分形维数 产能预测 米采油指数
  • 简介:摘要某油田高浅三区块物源主要来自于西北方向,属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砂沉积,开采层位为下第三系核三段Ⅳ7-9层,油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胶结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基底-孔隙型为辅,油层埋藏浅,平均埋深246.0m,平均有效厚度5.0m,平均孔隙度为33.5%,平均渗透率为2.21μm2,平均含油饱和度67%,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25905mPa.s,为特稠油油藏;高浅三区总含油面积为1.06km2,地质储量96×104t。其中,Ⅳ7层含油面积1.04km2,地质储量56×104t;Ⅳ8层含油面积0.4km2,地质储量11×104t;Ⅳ9层含油面积0.54km2,地质储量29×104t。

  • 标签:
  • 简介:针对富台油田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基质渗透率很低,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非均质性较强,普遍受到污染等特征,在勘探试油过程中采用了中途测试、优选射孔方式、大型酸化压裂、液氮排液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富台油田 潜山油藏 综合试油 测试 射孔 酸化压裂
  • 简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是传承,是经验,是财富,是科研的有力支撑。而所有工作成果又需要以资料的形式得到体现和总结,因此,对资料的任何重视都是应该和必须的。特别是对于信息量巨大、采用多学科技术开发的油田来说,各种资料更是不可或缺。

  • 标签: 地质资料 油田 管理 油藏 技术开发 信息量
  • 简介:摘 要:根据文留油田中渗油藏及低渗油藏的地质特点,和现阶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重点对分类油藏的开发状况进行了评价,对剩余油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提出了配套调整技术的方向及需求,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使油藏持续保持效益稳产,2020年实现了文留油田的开发状况和效益的持续改善,也为“十四五”规划部署奠定基础。

  • 标签: 复杂断块 分类油藏 定量分析 潜力评价
  • 简介:针对河南稠油油藏地质构造复杂、油藏埋藏浅、岩性复杂及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试油、测试资料,建立了适应稠油油藏识别参数模型和油、水层解释标准,新方法在稠油区块勘探、开发中实际应用,为专家决策和试油、开发工艺选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稠油油藏 储层 评价 河南油田
  • 简介:摘要:石油是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一项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石油供需矛盾问题。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当中,低渗透油藏占总储量的比例高达6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油藏类型。我国低渗透油藏在新疆地区储量最多,其次为东北地区。由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较低,储层易变形,开发难度较大,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当前我国已探明的可开采石油资源已经开采过半,如何能够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将成为未来我国石油行业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然后探讨影响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油藏渗流规律。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渗流规律 开发效果
  • 简介:摘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低油价下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降本增效的压力日益加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压缩,工作量减少”对动态管理工作带来的影響,进一步提高动态管理水平,与特高含水期老油田规范、精细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低油价下动态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 标签: 动态管理 效益开发 精细
  • 简介:摘要:周清庄地区经过40余年的勘探开发,已获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及丰富的研究成果,很好的指导了该区的生产工作。但是,储层裂缝发育,分布规律不清,沙一下生屑灰岩储层裂缝、微裂缝发育,沙三致密砂岩储层均需压裂改造,加之高压注水后裂缝张启、延伸程度均不同,裂缝分布更加复杂。建立储层参数模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和储层厚度的定量研究,准确界定有利储层的空间位置及其分布范围,从而直接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

  • 标签: 油藏属性建模 相控建模 序贯高斯模拟
  • 简介:摘要:周清庄地区经过40余年的勘探开发,已获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及丰富的研究成果,很好的指导了该区的生产工作。但是,储层裂缝发育,分布规律不清,沙一下生屑灰岩储层裂缝、微裂缝发育,沙三致密砂岩储层均需压裂改造,加之高压注水后裂缝张启、延伸程度均不同,裂缝分布更加复杂。建立储层参数模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和储层厚度的定量研究,准确界定有利储层的空间位置及其分布范围,从而直接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

  • 标签: 油藏属性建模 相控建模 序贯高斯模拟
  • 简介:摘要:腰英台油田油藏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大情字低凸起带。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乡,距长春170km,距长岭45km,平均海拔156m。腰英台上报探明含油面积53.4km2,探明储量3500×104t。腰英台油田地层发育齐全,主要目的层段是青山口组,油藏埋深1900-2300米。目的层为拗陷沉积,地层分布稳定,地层对比可靠,划分明确。青山口组划分青二段和青一段,10个砂层组,36个小层,主、要含油层段是青一Ⅱ和青二Ⅳ。

  • 标签: 腰英台油田 水驱开发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以长期开采说积累的丰富的单井开发测井资料、地质分析静态资料,利用现代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手段,开展对老君庙油田M油藏新一轮储层电性解释与微相研究,细化块状储层沉积单元,以精细研究所确立的新的地质认识体系为新二次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冲积扇 沉积单元 沉积微相
  • 简介:在任何新油田开发的初期,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都是油藏描述和模拟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不同输入模型变量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例如储层连通性、流体粘度和岩心端点饱和度。在这种情况下,对地球和流动模拟模型采用adhoc方法(在一个时间段给出一个系数)不可能为指定商业目标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本项研究给出了三个油田的实例,这些实例中,工程和地球模型变量在系统方法中已发生了变化,以便利用实验设计方法(ED)评价油藏动态。油田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井(生产井和注入井)的技术要求比所预期的技术要求要少一些。同样重要的是,有一个实例研究已表明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可能使周围的石油粘度和岩心端点饱和度的不确定性最小化。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由于油藏各向异性大,水平井的择优定向在边界上优于垂直井。在另一个实例中,地层、油-气接触面(GOC)和含水带强度是初步筛选后所有因素设计中的主要变量。本文证实了由于这些变量满足了最小储量标准,因而能使项目继续进行下去。对于所有的研究而言,也许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与adhoc方法相比少得多的流动模拟运行次数来获取正确的信息。

  • 标签: 油藏动态 模拟 概率密度函数法 井位优选 实验设计 累计分布函数法
  • 简介:石南低渗透油藏属盐敏、中等偏强水敏、中等偏弱速敏地层,油藏为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黏度和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等特性,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一般为24.818g/L,水型为CaCl2型。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油井低液低产、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压力上升、地层能量不足以及水驱开发效果变差等问题。从地层特征、储层敏感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结垢等方面评价分析可能对储层造成损坏的原因及程度。结果表明,石南油田储层的低渗透性、水敏性和盐敏性是储层伤害的内在因素,注水井中悬浮固相颗粒、细菌超标,注入水质不达标则是储层伤害的外在因素。

  • 标签: 注水 低渗透油藏 储层伤害 石南油田
  • 简介:摘要:随着油气藏的不断开展,很多油藏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在油田开发后期阶段会受到油价下调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控制生产成本,才能够确保油田的经济效益。油藏动态管理需要克服成本降低和工作量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油藏动态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我国现有油藏动态管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动态管理工作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开发需求。

  • 标签: 油藏 动态管理 开发后期
  • 简介:摘要:濮城油田文51油藏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濮城、文留构造的结合部,属多油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强,目前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油藏的稳产成为该油藏开发的难题,通过深化剩余油认识,细分重组开发层系,实施精细分注,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断块构造 油藏 高含水 剩余油 稳产
  • 简介:摘要:本文在前人地层对比划分的基础上,对油藏构造的精细落实及含油层段的精细描述。主要工作方法是依据岩性、电性的组合特征,次一级的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储层的含油性,对目的层段逐级细分的前提下,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标志层位控制,建立各井点及全区各级层组的等时关系,以实现研究区区内地层的统一划分与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油气藏的不断开展,很多油藏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在油田开发后期阶段会受到油价下调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控制生产成本,才能够确保油田的经济效益。油藏动态管理需要克服成本降低和工作量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油藏动态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我国现有油藏动态管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动态管理工作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开发需求。

  • 标签: 油藏 动态管理 开发后期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力度的加大,注水开发在油田开采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在小集油田的开采中,这种开采方式通过利用油水分离的物理性质,提升了油藏压力,经由必要的动态分析,保证了开采的效率。因此,注水开发油藏动态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开采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基于其技术优势,这种开发方式具有推广应用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油田油藏 动态分析 调整方案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