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产品、多普勒雷达资料、日本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2010年8月4日至5日沈阳地区的大范围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讨论了天气过程环流背景、大气不稳定条件、暴雨过程的动力和热力触发机制以及水汽条件。结果表明:暴雨是由副高后部暖湿空气和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

  • 标签: 暴雨 环流背景 副热带高压 对流 切变
  • 简介:本文考虑到近几年省地台采用的“硬接口”方法空报漏报较多,当西风带系统与副高共同影响时,省台的概率预报方法很难把本地区的局部地方暴雨概括进去,提出了一种“软接口”方法,既用好省台的指导预报,同时利用地区小天气图对省台预报进行消空,在高空图上选用一些关键区,组合几种状态,对本地区进行分片预报。

  • 标签: 暴雨预报 接口 方法
  • 简介:引言本文通过对建德37年降水资料的气候分析,得到了以下重要事实:1.我市是暴雨多发地,而梅汛期暴雨则占全年暴雨的60.8%;2.暴雨发生频次年际变化很大,且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梅汛期总降水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梅汛期暴雨的频次;3.我市梅汛期暴雨以100mm以下的暴雨出现机率最大,约占总数的93%;大暴雨共出现11次且全部出现在七十年代以后;特大暴雨未出现过;4.长林大坑源是我市暴雨的中心,而梅城、凤凰等地则是暴雨的少发地用梅汛期大到暴雨的中期预报模式和短期地县结合预报模式,来制作补充订正预报效果明显。

  • 标签: 梅汛期暴雨 年际变化 暴雨特征 大到暴雨 中期预报模式 天气形势
  • 简介:应用合成分析、距平分析和位势平均等方法,基于美国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辽宁逐日降水资料,对辽宁汛期暴雨的大气环流、风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拉尼娜背景下,辽宁夏季多暴雨月与少暴雨月相比,对应的500hPa高度距平场、500hPa风矢量与温度距平叠合场以及850hPa水汽输送矢量场,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样是暴雨多(少)月;对应的厄尔尼诺与拉尼娜背景相比,500hPa高度距平场、500hPa风矢量与温度距平叠合场以及850hPa水汽输送矢量场也有不同的表现。

  • 标签: 汛期暴雨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大气环流特征 差异分析
  • 简介:利用1959—2014年江西省83个国家气象站汛期逐日降水资料,运用要素分析和EOF、REOF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江西省汛期暴雨和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6a来江西省汛期多年平均暴雨日和日暴雨量分布呈从西南至东北递增的特征。4—6月日暴雨频次和当月降水贡献率呈逐月上升趋势,7月上旬略有下降,日暴雨中心大多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落区略有差异。江西省汛期区域性暴雨分为6个分布型态:江西省北部沿江型、江西省中北部型、浙赣铁路东段型、浙赣铁路西段型、江西省中部型和江西省南部型。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REOF分析 客观分区
  • 简介:本文在分析梅汛期江淮地区的区域性暴雨个例基础上,确定区域性暴雨天气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网络采集ECMWF,T42产品等国内外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对其进行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释用,建立下江淮梅汛期暴雨中期客观预报系统(简称ZMSR系统)。系统在IBM-AT机上研制,运行,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客观化。系统运行后可得出48—72小时内有无区域性暴雨的客观预报。1资料及代表站的选取本文取南京、南通、苏州、芜湖、安庆、屯溪、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11个测站为代表站。规定日雨量≥30mm为一暴雨日,选得1989—1991年梅汛期共95个样本,其中有区域性暴雨(要求有3个站点以上出现暴雨)共21个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2%。

  • 标签: 梅汛期暴雨 客观预报 区域性暴雨 江淮地区 浙江省气象台 环流特征
  • 简介:据防汛部门统计.我市汛期有85%以上的年份防汛工作总有一段紧张时期,因此汛期暴雨历来是我们预报工作的重点,也是主攻的对象.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省台汛期(5—7月)对全省的暴雨分片预报中,对我片所在地新余而言,暴雨预报的概括率(含对我片

  • 标签: 暴雨预报 汛期暴雨 防汛部门 降水预报 省台 偏南风
  • 简介:一、引言金华地处浙江中部丘陵地区,汛期暴雨天气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它常常与大范围强降水或连续性暴雨过程相伴随,因而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冷式切变线是我区汛期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70%以上的大暴雨过程都发生在冷切类环流形势下。在1971~1990年20年中,共出现大暴雨天气10次,其中8次为冷切类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汛期冷切类大暴雨过程作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大暴雨过程 预报模式 暴雨天气 汛期暴雨 中低层 环流形势
  • 简介:本文从新余市大暴雨个例入手,通过分析其前期的假相当位温场,揭示大暴雨与假相当位温的关系,为本市的大暴雨预报寻找热力学因子。

  • 标签: 大暴雨 假相当位温场
  • 简介:利用1960~2000年共41a资料,对我省主汛期(5月30日~汛期结束)连续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做好我省汛期连续暴雨的预报服务提供了较好的气候背景信息.

  • 标签: 主汛期 连续暴雨 气候分析
  • 简介:本文对5次暖切大暴雨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我省暖切大暴雨的概念模式,并指出我省暴雨中心位于低空急流头部偏右侧、低层辐合区和高层200hPa辐散区的叠加部位。同时,对稳定度等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

  • 标签: 大暴雨过程 低层辐合 低空急流 暴雨中心 暴雨日 合成分析
  • 简介: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前汛期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总结出福建前汛期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有切变线、台风和热带云团三类,并分别建立其大暴雨概念模型。同时还对北京T106产品中诸多物理量场与历史个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福建省前汛期暴雨的热、动力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建立天气分型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相结合的福建省前汛期暴雨客观预报方法。经历史资料回代和试运行表明,该方法预报效果良好。

  • 标签: 大暴雨 概念模型 天气型自动识别
  • 简介:运用排除法明确降水时段和非降水时段,然后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进行跟踪预测。本文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天气图对1998年梅汛期第一场暴雨进行短时预报研究,并对数值产品进行适当的订正。

  • 标签: 梅汛期 短时预报 暴雨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数值产品
  • 简介:基于1960-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汛期暴雨的气候分布特征、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汛期暴雨分布呈现南部多、向北递减的总格局。最大暴雨量中心位于江西北部,其形成可能与地形因素有关。在年际尺度上,该区域暴雨量、暴雨强度存有准两年及6~8年的周期变化特征;从年代际尺度看,在时间域上,存在12-14年的周期变化。具体地,汛期区域平均暴雨量、频次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1990年代开始则进入一个高值期,21世纪以后又开始回落。相比较而言,暴雨强度的年代际变化不显著。在空间域上,进入21世纪后随着雨带向淮河流域推进,暴雨量、频次、强度在苏北、皖北增强。从趋势分析看来,过去50年汛期暴雨量、频次呈现较大范围的增加趋势。暴雨强度也表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

  • 标签: 长江中下游 汛期 暴雨 年际 年代际 趋势
  • 简介: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11年6月江西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分析了正压项(MPV1)和斜压项(MPV2)正负值范围以及其值的大小变化与暴雨强度、落区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前期,以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主。对流层低层MPV1<0,中高层MPV1>0,并且中高层有正值MPV1向低层输送,这样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层MPV1等值线密集带零值线附近对应强降水中心区。此次大暴雨过程中后期,对流层中高层负值MPV2的绝对值和正值MPV1同时增大,其大值区南压,对流层中高层湿斜压性明显增强,使垂直涡度明显增大,同时伴随着对流层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降水强度明显加强。从整个暴雨过程来看,暴雨落区的移动方向与对流层中高层MPV1正值区和MPV2负值区的移动方向一致,中高层湿斜压性的增强对暴雨增幅起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暴雨 湿位涡 不稳定能量 演变.
  • 简介:摘要:利用2011-2020年广元市暴雨资料以及代表站广元站的逐日与逐时气温、地温、气压、水气压、相对湿度等地面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广元市暴雨及地面气象要素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降雨量与地面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汛期5-9月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凌晨至上午时段,盛夏7-8月午后至傍晚也易出现强降雨。日降水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气温日距平、日平均地面温度、日最高地面温度、日变温、日平均地气温差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水汽压、水气压日距平、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暴雨日日平均气温均较前一日明显下降,日平均地气温差达到谷值,日平均相对湿度达到峰值,暴雨前日平均水汽压不同程度上升。暴雨日当天,早间至中午地气温差上升幅度较平时平缓,峰值较平时明显偏低,初始水汽压较平时相同时段偏高,暴雨结束后下降至与平时相当水平,凌晨至上午持续维持高的相对湿度。

  • 标签: 暴雨 地面气象要素 相关性
  • 简介:"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及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研究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在原LASG-REM模式基础上,改进和发展了一个适合我国地区特点的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AREM),并研制了一个常规、非常规资料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项目模式集成小组将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与AREM模式集成为一个配有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系统,其目标为业务应用.经过研究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基于目前业务数据平台MICAPS/9210系统、完全自动化运行的包含三维变分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系统.

  • 标签: 中尺度 数值预报模式 变分同化 汛期降水 暴雨预报 天气灾害
  • 简介:风暴相对螺旋度(SRH)是一个衡量环境风场具有多大沿气流方向的水平涡度及其贡献的参数,对短时暴雨的分析与预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读取雷达风廓线产品,计算分析龙岩11次暴雨过程中的风暴相对螺旋度与降水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SRH增量时间超前于强降水量增量时间,这对短时暴雨的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短时暴雨 垂直风廓线(vwP)产品 风暴相对螺旋度(S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