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冯国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摘 要】作为一种复方制剂,氨酚曲马多主要用于麻醉、镇痛,主要用于止痛等,在疾病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因此,为了保障氨酚曲马多的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要对多薄膜包衣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要求生产氨酚曲马多薄膜包衣片,以便有效提升氨酚曲马多的药效。本文就氨酚曲马多薄膜包衣片的控制工艺进行研究,以保障氨酚曲马多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 简介:【摘 要】作为一种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麻醉、镇痛,主要用于止痛等,在疾病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因此,为了保障的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要对薄膜包衣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要求生产薄膜包衣,以便有效提升的药效。本文就薄膜包衣的控制工艺进行研究,以保障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 标签: 氨酚曲马多薄膜包衣片 质量 工艺
  • 简介:目的:研制熊胆的薄膜包衣剂.方法: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等为主要辅料,以HPLC法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量为质控指标,以湿法制粒压片,用滚转包衣包衣.结果:HPLC法直接测定熊胆粉及其制剂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操作简单、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处方中羧甲基淀粉钠可显著影响片剂的溶出速率,而乳糖对其无显著性影响.按目的处方制备的熊胆薄膜包衣剂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结论:熊胆薄膜包衣剂剂量准确,服用方便,可改善熊胆粉的吸潮不稳定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口服固体剂型.

  • 标签: 熊胆 薄膜包衣片剂 剂量 质量控制 生产工艺
  • 简介:文章探讨了氯雷伪麻缓释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目的:研究氯雷伪麻缓释片薄膜包衣的一次性合格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选择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薄膜包衣的最优工艺参数:包衣的欧巴代用量为5%,喷量400g/min,转速15r/min。结论:按照此工艺生产的氯雷伪麻缓释片达到质量标准,稳定可靠。

  • 标签: 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 正交实验 薄膜包衣
  • 简介:目的:对片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术后表示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片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成分及功能与之相似的药物产品法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待4天后,对两组患者去痛起效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抑制疼痛的效果上与对照组一致,止痛率为100%.结论: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有所保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骨科术后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片两主药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C18色谱柱(Dikma公司,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5.8)(4060);流速1.0ml/min;检测器UV,215nm;;进样量20μl;柱温20℃[2]。结果对乙酰氨基和盐酸多分别在57.2~286μg/mL和5.74~28.7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的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5和0.9997。方法的精密度RSD分别为和0.1%和0.2%。(n=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6%和99.75%(n=3)。结论反相HPLC法可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和盐酸含量。

  • 标签: 反相HPLC法 氨酚曲马多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53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入三组,分别给予可待因以及安慰剂进行治疗,6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1在总体疼痛缓解,平均每日疼痛缓解以及用药满意度评分均优于治疗组2与对照组(P<001)。结论多在治疗肛肠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疗效优于可待因。

  • 标签: 肛肠病手术 中重度疼痛 对乙酰氨基酚 曲马多
  • 简介:目的评价治疗陆军驾驶兵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下腰痛驾驶兵360例,应用治疗,于治疗后第1、2、4周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4周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VAS评分及ODI在治疗1、2、4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2、4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显著缓解下腰痛,提高驾驶兵伤病员的战斗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驾驶兵 下腰痛
  • 简介:目的:观察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1片,1片/12h;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片/24h;C组32例予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 标签: 氨酚曲马多片 双氯芬酸钠 中重度急性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中药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26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6~18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0%;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18.3%。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头晕1例。结论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自拟通络止痛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应用卡西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组为常规组以及联合组,每组患者各2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卡西平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卡西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情况分别为完全依从65.00%(13例)、依从30.00%(6例)、不依从5.00%(1例)、总依从率95.00%(19例),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存在,P

  • 标签: 卡马西平 氨酚曲马多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制定双鱼薄膜衣片的工艺。方法:以压片前颗粒的性状、休止角、引湿性以及压片后片面光洁度、素片硬度、崩解时限作为指标,考察筛选适合的辅料及其比例,并取得稳定的成型工艺。结果:该片的工艺为:浸膏粉与淀粉比例为2∶1,以88%乙醇作为润湿剂进行湿法制粒,50℃干燥,整粒;加入1%硬脂酸镁、8%微晶纤维素混匀,压片;70%乙醇作为溶剂,配制浓度为10%的包衣液,包薄膜衣即得。结论:本成型工艺稳定,所制得的成品外观及相关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

  • 标签: 双鱼薄膜衣片 片剂 成型工艺 辅料
  • 简介:【摘要】包衣主要是指粒芯外表包裹一层物质,粒芯本身可以是片子、小丸、颗粒以及粉末,包衣的目的也比较多,例如防潮、防机械力、腌味、上色或改进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效果。包衣工艺主要在于糖衣包衣工艺以及薄膜包衣工艺两种类型。糖衣包衣工艺主要是将糖浆、滑石粉、色素喷射到片芯的表面形成衣层。薄膜包衣工艺主要是通过喷射聚合物溶液或混悬液在片芯的表米娜上构建衣层,从而实现对制剂药物的高质量生产。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制剂药物的综合生产水平,本文分析制剂薄膜包衣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制药工业 制剂薄膜包衣 生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片治疗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治疗组37例正在经历疼痛的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给予片1片,3次/d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片/次,2次/d连续用药10d,评价疼痛的缓解度。结果治疗组效率为83.78%,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起效快,显效率高,安全性好,是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氨酚曲马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片治疗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治疗组37例正在经历疼痛的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给予片1片,3次/d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片/次,2次/d连续用药10d,评价疼痛的缓解度。结果治疗组效率为83.78%,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起效快,显效率高,安全性好,是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氨酚曲马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急诊科中重度疼痛病患中应用氢可酮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 ~2018年 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出现中重度疼痛的病患 90例,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多进行治疗设为参照组,另一组病患给予氢可酮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每组各 45例病患,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患用药后 0.5h、 8h的 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 2h、 6h后的 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在急诊科中重度疼痛病患中应用氢可酮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且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推广实行。

  • 标签: 中重度疼痛 曲马多 氨酚氢可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片治疗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门诊诊断为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组37例正在经历疼痛的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给予片1片,3次/d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片/次,2次/d连续用药10d,评价疼痛的缓解度。结果治疗组效率为83.78%,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起效快,显效率高,安全性好,是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氨酚曲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