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分析

闫建辉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30058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应用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组为常规组以及联合组,每组患者各2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情况分别为完全依从65.00%(13例)、依从30.00%(6例)、不依从5.00%(1例)、总依从率95.00%(19例),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得到康复,建议将该方案推广临床借鉴。

【关键词】卡马西平;氨酚曲马多;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作剧烈阵发性的神经痛,当患者发病时,舌部明显存在针刺样、撕裂样以及刀割样疼痛等症状,并且具有突发突止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1]。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手术以及电凝等,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式,且卡马西平的应用在临床上最为广泛,但是,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进行干预极易出现呕吐、皮疹等异常症状,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氨酚曲马多对治疗急性疼痛有着显著的效果。鉴于此,本次研究课题选取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入组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研究分析了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主要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组为常规组以及联合组,每组患者各2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其中常规组左侧疼痛患者20例,右侧疼痛患者21例,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3:7,年龄位于35~71岁,平均值(53.01±2.48)岁,病程位于0.2~3年,平均值(1.60±0.10)年;联合组左侧疼痛患者22例,右侧疼痛患者19例,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2:8,年龄位于35~73岁,平均值(54.01±2.41)岁,病程位于0.4~3年,平均值(1.73±0.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②配合完成本次研究;③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语言障碍者;③资料不全以及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给予患者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卡马西平进行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320202112,治疗方法:每天3次,每天0.1g,后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药物剂量,直到患者的疼痛症状消除,然后再将药物剂量合理减少,4周为1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联合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卡马西平治疗方式同常规组一样,给予患者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氨酚曲马多进行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20100184,药物组成:325mg对乙酰氨基酚联合37.5mg盐酸曲马多,治疗方式:每次1-2片,每日使用剂量不得超过6片,每6小时口服一次,后期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调整药物剂量,4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结合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患者的治疗依从率进行判断,完全依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停药三个月后未见复发情况,依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停药三个月后病情未出现加重情况,不依从:患者发作次数提升,病情加重,药物干预无任何效果,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表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情况分别为完全依从65.00%(13例)、依从30.00%(6例)、不依从5.00%(1例)、总依从率95.00%(19例),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n(%)]

组别(n=20)

完全依从

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联合组

13(65.00)

6(30.00)

1(5.00)

19(95.00)

常规组

8(40.00)

5(25.00)

7(35.00)

13(65.00)

X2




5.6250

P




0.0177

3、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临床比较常见,且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该病在发病早期不存在任何征兆,属于一种慢性疼痛,同时,绝大多数患者每次发作都会持续几周或者是几个月,之后该病会逐渐缓解,除此之外,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原因较之复杂,很多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因外力的压迫而引起的,并且发作时的疼痛症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比如抑郁、恐惧等,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各系统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3]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式主要分为手术、药物以及电凝等,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的首选,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卡马西平,它作为常见的精神性药物在临床深得患者及医生的喜爱,卡马西平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神经细胞膜,从而抑制钠离子通路,进而降低高频冲击的传统,使三叉神经脊束核受到抑制,最终缓解患者的三叉神经疼痛感,但是,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皮疹等异常反应,甚至少数部分患者的白细胞还会降低,所以,该药物不能作为长期预防三叉神经痛的药物[4]。氨酚曲马多主要是由对乙酰氨基酚与盐酸曲马多组成的,它属于常见镇痛剂,其中该药物的代谢产物M1能够有效与μ 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碍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次摄取,而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它与曲马多的联合使用可共同发挥急性镇痛的效果[5]。在本次研究治疗依从率上,联合组治疗依从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依从率65.00%,差异性存在,P<0.05,由此可见,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有着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得到康复,值得推广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850-851.

[2] 赵颖.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8,15(3):110-111.

[3] 杨丁彦.奥卡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4):251-253.

[4] 何欣.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7):77-79.

[5] 王杨.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22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