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糠秕孢子菌性毛囊患者采取环吡酮胺乳膏联合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方法 选择2020年6月1日-2020年12月1日接诊的糠秕孢子菌性毛囊患者160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糠秕孢子菌性毛囊患者接受克霉唑乳膏进行治疗,一共8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糠秕孢子菌性毛囊患者接受环吡酮胺乳膏联合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一共8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之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糠秕孢子菌性毛囊患者,为其提供环吡酮胺乳膏联合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环吡酮胺乳膏 特比萘芬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栖霞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患者8例,年龄13~26岁,平均23岁。病程0.5~5年,脓腔直径0.5~4.0 cm。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毛囊及炎症浸润的周围组织,深达脂肪层。窦道两端,脓腔两侧,放入橡皮引流条,将引流条两端对合结扎。结果8例患者术后每日换药,并配合静脉滴注抗生素(头孢呋辛)至创面愈合,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头皮出现数个小丘疹,疼痛,外涂聚维酮碘后丘疹消退,其余7例患者随访至2018年11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治疗困难,包括抗生素、维A酸、生物制剂、光动力、激光、手术等效果均欠佳。挂线引流结合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除 挂线引流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20岁,因下颌、额头多发的蓝灰色丘疹13余年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近亲婚配者,其外公、母亲、弟弟有相同病变。查体:额头、下颌、颈部可见多个米粒至豆粒大小蓝灰色丘疹,互不融合,直径约 1~4 mm,表面光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符合发疹性毳毛囊肿,结合家族史,诊断为家族性发疹性毳毛囊肿。应用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2个月后有所改善。

  • 标签: 毳毛囊肿,发疹性 家族性 遗传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20岁,因下颌、额头多发的蓝灰色丘疹13余年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近亲婚配者,其外公、母亲、弟弟有相同病变。查体:额头、下颌、颈部可见多个米粒至豆粒大小蓝灰色丘疹,互不融合,直径约 1~4 mm,表面光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符合发疹性毳毛囊肿,结合家族史,诊断为家族性发疹性毳毛囊肿。应用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2个月后有所改善。

  • 标签: 毳毛囊肿,发疹性 家族性 遗传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而毛囊作为富含干细胞的微型器官,其来源的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F-MSCs)因容易获取、不受年龄限制及伦理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真皮乳头(DP)和真皮鞘(DS)是毛囊的间充质室,含有多种成体干细胞。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DP和DS中干细胞相关的既往文献,并总结归纳了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 标签: 毛囊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毛囊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毛囊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4例除皱术后患者废弃的正常头皮组织,分离单根毛囊进行体外器官培养。以常规培养为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浓度为10 ng/ml的HGF作为实验组,显微镜下测量不同培养天数毛囊的生长长度;通过观察培养毛囊毛球部毛基质与毛乳头的形态,评价HGF对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分离培养人毛囊上皮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以常规培养的毛囊上皮细胞为对照组,以培养基添加10 ng/ml的HGF处理48 h后的毛囊上皮细胞为实验组,收集细胞提取RNA,转录组测序分析HGF对毛囊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对测序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各项定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毛囊生长趋于停止;毛囊体外培养7、10、14 d时,对照组毛囊生长长度(单位0.1 mm)分别为12.210±4.191、13.710±3.518、14.000±4.057,实验组HGF促进毛发生长,生长长度分别为16.700±5.143、18.800±4.917、23.000±7.1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3,P<0.05;t=2.962,P<0.01;t=3.910,P<0.01);分离培养的毛囊上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表达上皮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49f;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毛囊上皮细胞高表达上皮细胞标志基因KRT14、KRT5、KRT6A、CDH1、SOX9、CD49f,FPKM值分别为6 012±2 141、4 072±1 369、3 896±1 991、95.06±21.48、101.30±38.52、162.00±47.83;不表达或极低表达间质细胞标志基因THY1、DPP4、CDH2 (N-cadherin)、ACTA2、PDGFRA、COL1A1、COL3A1,FPKM值分别为0.740±0.825、0.632±0.765、0.000±0.034、1.674±1.235、0.000±0.014、2.526±3.531、0.000±0.01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HGF处理后毛囊上皮细胞中改变的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相关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Real-Time PCR验证显示CENPA、CDC20、UBE2C、CDK1、AURKB、NDC80分别降为对照组的0.689±0.053 (t=10.170, P<0.001)、0.676±0.121 (t=4.652, P<0.01)、0.761±0.148 (t=2.785, P<0.05)、0.599±0.153 (t=4.530, P<0.05)、0.706±0.113 (t=4.507, P<0.05)、0.579±0.092 (t=7.931, P<0.0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GF促进毛囊体外器官培养的生长并延长其生长时间;但在细胞水平上抑制毛囊上皮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毛囊 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毛囊营养液对白发转黑的促进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勘验调查法,对我院2020年3月收治的29名青少年白发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研分析,在使用精方健发毛囊营养液在4个月、6个月、8个月予以治疗,就治疗后对患者的白发转黑促进效果进度对比分析。结果:4个月、6个月、8个月治疗后的白发转黑效果为65.52%(19/29),68.97%(20/29),72.41%(21/29),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毛囊营养液 白发转黑 促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Z=-2.41,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40,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r=-0.70,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r=0.63,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4,P=0.002)。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 标签: 蠕形螨 干燥综合征 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毛囊单位提取(FUE)移植术修复瘢痕性眉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3年9月—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精细FUE移植术治疗瘢痕性眉缺损患者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2~40岁。观察并计算术后10个月的毛发成活率,并根据毛发成活率行疗效评级;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及术后1年内的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8例患者术后10个月的毛发成活率为(84±5)%。本组患者疗效评价中疗效佳者4例(6.9%)、疗效极佳者54例(93.1%),满意度评价中等满意者4例(6.90%)、相当满意者5例(8.62%)、非常满意者49例(84.48%)。本组患者中1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共14例次,发生率为24.14%。结论精细FUE移植术可以为瘢痕性眉缺损患者提供良好的美容修复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眉毛 瘢痕 毛囊单位提取 毛囊移植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外阴多发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左侧外阴囊肿、结节10余年就诊。左侧大阴唇及阴阜多个米粒至花生米大的囊肿、结节,表面光滑,仅1个结节表面发红,质地中等、无压痛,可挤出白色物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未复发。

  • 标签: 错构瘤 外阴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毛囊单位提取(FUE)移植术治疗瘢痕性毛发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2年1月—2018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性秃发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5±9)岁,秃发面积占整个头皮的1%~30%],对患者行FUE移植术治疗。治疗过程为术前设计、提取和制备毛囊单位、受区打孔、毛发种植。随访时计算毛发成活率、成活毛发密度,观察毛发生长情况及并发症,同时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和无效4级标准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植发效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9~24个月随访,56例患者毛发成活率为(70±9)%,成活毛发密度为(35±8)根/cm2。Ⅰ期术后疗效评定中,非常满意者34例(60.7%)、满意者16例(28.6%)、6例(10.7%)患者认为治疗有效但是不满意。不满意的6例患者和满意的16例患者进行了Ⅱ期移植手术,Ⅱ期术后疗效评定中,非常满意者19例(86.4%)、满意者3例(13.6%)。所有患者未进行Ⅲ期手术。移植毛发生长自然,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FUE移植术能有效地治疗并改善瘢痕性秃发,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供区不遗留瘢痕、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秃发 瘢痕 植发 毛囊单位提取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外阴多发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左侧外阴囊肿、结节10余年就诊。左侧大阴唇及阴阜多个米粒至花生米大的囊肿、结节,表面光滑,仅1个结节表面发红,质地中等、无压痛,可挤出白色物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未复发。

  • 标签: 错构瘤 外阴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 诊断,鉴别
  • 作者: 刘维海 王艳 张一博 陈素华 陈新 薛丽香 杨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100191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神经外科与肿瘤研究中心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氧气浓度对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明确适宜hfNCSC增殖、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氧气条件。方法显微解剖分离SD大鼠触须部的毛囊Bugle区组织,在1%(低氧组)、3%(中度低氧组)、20%(常氧组)3种氧气浓度下进行hfNCSC的原代培养,培养第10、13天时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培养第13天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嵴来源干细胞标志物Sox10及神经元标志物β-Ⅲ Tubulin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HIF-2α、Oct4、Nanog、Lin28、Sox2、KLF4、Nestin、Sox10、Slug以及PAX3在hfNCSC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Oct4、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1)CCK-8结果显示,培养第10天时,中度低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1.868±0.147),其与低氧组(1.580±0.107)和常氧组(1.451±0.03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养第13天时,仍以中度低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5.322±1.111),其与低氧组(4.117±0.6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而与常氧组(1.535±0.1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氧气浓度下,Nestin、Sox10、β-Ⅲ Tubulin均有表达,Nestin、β-Ⅲ Tubulin均定位于细胞质,Sox1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Oct4、Nanog、Lin28、HIF-2α、Sox10、Slug、PAX3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estin、Sox2、KLF4在低氧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Oct4、Sox2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低氧有利于提高hfNCSC的增殖能力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其中3%的氧气浓度更适合hfNCSC的增殖以及未分化状态的维持。

  • 标签: 细胞低氧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毛囊神经嵴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氧气浓度对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明确适宜hfNCSC增殖、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氧气条件。方法显微解剖分离SD大鼠触须部的毛囊Bugle区组织,在1%(低氧组)、3%(中度低氧组)、20%(常氧组)3种氧气浓度下进行hfNCSC的原代培养,培养第10、13天时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培养第13天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嵴来源干细胞标志物Sox10及神经元标志物β-Ⅲ Tubulin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HIF-2α、Oct4、Nanog、Lin28、Sox2、KLF4、Nestin、Sox10、Slug以及PAX3在hfNCSC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Oct4、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1)CCK-8结果显示,培养第10天时,中度低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1.868±0.147),其与低氧组(1.580±0.107)和常氧组(1.451±0.03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养第13天时,仍以中度低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5.322±1.111),其与低氧组(4.117±0.6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而与常氧组(1.535±0.1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氧气浓度下,Nestin、Sox10、β-Ⅲ Tubulin均有表达,Nestin、β-Ⅲ Tubulin均定位于细胞质,Sox1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Oct4、Nanog、Lin28、HIF-2α、Sox10、Slug、PAX3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estin、Sox2、KLF4在低氧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Oct4、Sox2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低氧有利于提高hfNCSC的增殖能力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其中3%的氧气浓度更适合hfNCSC的增殖以及未分化状态的维持。

  • 标签: 细胞低氧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毛囊神经嵴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美前列素(BimP)对小鼠背部重构毛囊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自1日龄的新生C57BL/6J鼠皮肤分离培养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用硅胶小室法在Balb/c-nu小鼠背部重构毛囊,术后将18只Balb/c-nu小鼠随机分为BimP组、米诺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2周后在小鼠背部的细胞移植区分别外涂0.03% BimP 100 μl、2%的米诺地尔溶液100 μl和生理盐水100 μl,每天涂药1次,连续2周;观察局部毛发生长情况;取小鼠背部移植区皮肤的新生毛发测量其长度;组织学观察新生毛囊的数目与生长周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Wnt家族分泌蛋白3a(Wnt3a)、淋巴细胞增强因子(LEF1)、β-环连蛋白和Frizzled跨膜受体蛋白7(Frizzled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毛囊细胞β-环连蛋白的分布与表达。结果BimP组毛干长度高于对照组[(0.57±0.07)比(0.36±0.05) cm,P<0.01],BimP组与米诺地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mP组毛囊细胞Wnt3a (2.73±0.17比1.00±0.14,P<0.01)、LEF1(1.71±0.12比1.00±0.19,P<0.01)、β-环连蛋白(2.37±0.21比1.00±0.11,P<0.01)和Frizzled7(2.62±0.15比1.00±0.18,P<0.0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Western印迹结果相同,BimP组毛囊细胞Wnt3a (1.44±0.21比1.00±0.13,P<0.05)、LEF1 (1.36±0.15比1.00±0.09,P<0.05)、β-环连蛋白 (1.60±0.13比1.00±0.16,P<0.01)和Frizzled7 (1.52±0.15比1.00±0.21,P<0.0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发现β-环连蛋白在BimP组和米诺地尔组新生毛囊的毛球细胞和皮脂腺细胞强表达,而对照组几乎未见荧光染色存在。结论BimP可通过激活经典Wnt/β-环连蛋白信号通路促进小鼠重构毛囊的毛发生长。

  • 标签: 毛发 贝美前列素 重构毛囊 毛发生长 Wnt/β-环连蛋白信号通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