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出血风险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并收集分析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诊的210例高出血风险介入治疗患者基础资料开展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配模式设定病例数均为10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统计两组与治疗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率7.6%,对照组患者出血率13.3%,观察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概率均为0。结论在对高出血风险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使用作为抗凝剂可获得与肝素相同的效果,且不会增加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高出血风险患者 比伐芦定 抗凝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及其他临床相关因素对使用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1年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阜外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择期PCI,术者考虑为有高出血风险并使用,且有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患者632例。使用TEG检测血小板反应性,记录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最大振幅(MAADP)值。根据MAADP值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血小板低反应性(LTPR)组(MAADP<31 mm,229例)、血小板正常反应性(NTPR)组(31 mm≤MAADP≤47 mm,207例)及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组(MAADP>47 mm,196例)。研究终点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卒中和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出血定义为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2、3和5型出血。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使用的择期PCI患者术后发生MACCE和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32例患者,年龄为(68.3±10.0)岁,其中男性423例(66.9%)。632例患者均完成了1年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生MACCE 48例(7.6%),出血事件11例(1.7%)。LTPR组、NTPR组和HTPR组间MACCE[8.3%(19/229)6.3%(13/207)8.2%(16/196),P=0.68]及出血事件发生率[1.8%(4/229)2.9%(6/207)0.5%(1/196),P=0.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PR不是MACCE的独立影响因素(HR=1.25,95%CI 0.67~2.30,P=0.49),仅提示外周血管病史为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7,95%CI 1.19~5.11,P=0.02)。LTPR不是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5,95%CI 0.39~4.66,P=0.64),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外周血管病史(HR=3.95,95%CI 1.03~15.22,P=0.05)和血红蛋白水平(HR=0.96,95%CI 0.93~0.99,P=0.01)。结论对于使用的择期PCI患者,未见血小板反应性与术后1年MACCE及出血事件相关,而外周血管病史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管病史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是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比伐卢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反应性 预后
  • 简介:定是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抗凝血药物,它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发挥作用,已被批准应用于PCI/PTCA、HIT/HITTS、ACS等领域。现有研究表明定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常规治疗方案(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的替代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凝血酶直接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其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并且结合国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临床运用前景。

  • 标签: 比伐卢定 凝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疗效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T2DM合并STEMI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按照11分为研究组(国产治疗,n=34)和对照组(肝素方案,n=34),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进行记录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及术后30min的ACT值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在用药后5min、30min、术后即刻的A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MACE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心功能来讲,可以有效的改善其术后的心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基层医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很好推广前景。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比伐卢定 肝素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我院急诊PCI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按11随机分为研究组(方案,n=60)和对照组(肝素方案n=60),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C、TG、LDL-C、HDL-C和IRA及梗死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TIMI3级血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2,P=1.224);但其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2,0.031)。两组患者在术后12h血清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LVEDd、LVEF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第7、30d以上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30d内均无颅脑出血等严重的可致死性出血发生,但组患者非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心功能来讲,可以有效的改善其术后的心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基层医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很好推广前景。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卢定 肝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炎性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患者的意愿将其随机分为组(n=70)和肝素组(n=70),于患者入组后每隔4h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学指标,并计算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进行EF值、E/A值、BNP水平、IL-6水平及hs-CRP水平。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心肌梗死面积为(4345.35±844.21)U·h/L小于对照组的(4964.32±812.31)U·h/L,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肝素组间BNP、E/A与E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与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炎性水平,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其舒张能力,在基层医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很好推广前景。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卢定 肝素 心肌酶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方法的急性心梗患者应用的安全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0例急性心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治疗,高血栓负荷患者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肝素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产生主要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及血管病变等方面,在治疗过程中支架内形成血栓、死亡及产生急性心衰比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产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梗 比伐卢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肝素钠注射液为对照,评价注射用作为抗凝剂,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两组均在必要时给予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GPI)。定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定是水蛭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可以作为普通肝素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治疗。现综述的药理学特点及其与其他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比伐卢定 抗凝药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应用的全血激活凝固时间监测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随机分为160例参照组术前肝素钠+常规性护理,160例研究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停药后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术后并发症进行监测、护理。结果术前两组ACT监测结果差异P>0.05,用药、停药后研究组ACT监测结果参照组优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有利于提高用药时期护理效果,做好全血激活凝固时间监测,保障药物安全性。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比伐卢定 全血激活凝固时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利沙班在不同适应症中的剂量各不同相同,其依据来自多项I期、II期和III期临床实验结果。对于房颤适应症应用利沙班15mg bi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说明书中并无说明,而相关临床实验数据并不支持该剂量在房颤中的应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剂量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PCI治疗STEMI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患者的治疗药物的选择将其分为组(研究组,n=52)和肝素+替罗非班组(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活化凝血时间及出院后的用药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5min、30min、1h及2h的活化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用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β阻滞药及ACEI/ARB)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使用具有更好的疗效,临床安全性较高,在基层医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很好推广前景。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比伐卢定 凝血功能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芦定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导管室记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PCI围手术期使用的老年STEMI患者(观察组)和同样例数使用肝素连续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术前检查和术中所见、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30 d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出血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等。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改善情况以及PCI术后30 d内的全因死亡、MACCE、出血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85例PCI围手术期使用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34例),选择同期85例PCI围手术期使用肝素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35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史、吸烟史、PCI术前心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Killip分级、治疗前TIMI血流分级、梗死相关动脉、术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泵、PCI手术路径、血管病变情况和植入支架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CI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观察组患者PCI术后30 d内MACCE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6),但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期间采用进行治疗的疗效与肝素相似,但与肝素相比,可降低PCI术后30 d内MACCE的总发生率,且未增加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肝素 比伐芦定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2h心电图ST段回落和治疗30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IMI分级中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内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STEMI急诊PCI术中应用可辅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但替罗非班联合肝素易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比伐卢定 替罗非班 肝素
  • 简介: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的是决定手术是否成功与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一步,以往都是以普通肝素作为抗凝剂,但是普通肝素有非直接作用、可激活血小板等缺点,迫切要求新的抗凝剂的出现。定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半衰期短,起效快失效也快,使其成为PCI治疗中最有前景的药。本文就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 比伐卢定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 (房颤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房颤患者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最佳手段。传统药华法林的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限制,从而促进了新型口服药物达加群、阿哌沙班、利沙班、依杜沙班等的研发。现就口服药在房颤患者中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中利沙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且接受治疗的5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予以华法林治疗)及研究组(29例,予以利沙班治疗),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利沙班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加快患者机体健康修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肺栓塞 抗凝治疗 利伐沙班 华法林 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