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台词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自、旁白,它是演员创造角色的主要手段之一。说好台词是话剧演员的基本功。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剧本、表演、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等。这其中.语言的艺术化非常重要,因为话剧要通过语言打动人。(一)怎样才算说好台词(1)清晰达远。要说好台词,得做到清晰达远。不但要让最后一排的观众能够清楚的听到,而且要做到圆润自然,绝无“喊、嘶、憋、挤”之弊。在这里我们探讨一点,喊叫不是艺术,因为喊叫不美,它不能给人以美感,美感产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色、形、声,喊叫时不仅声音不美,而且形象也不佳,喊叫声尖利刺耳,声音不仅送不远,而且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 标签: 话剧艺术 台词 话剧演员 综合艺术 产生过程 基本功
  • 简介:戏曲艺术是在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各种艺术门类相互影响逐渐形成起来的,应该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各种要素的影响和作用。所以,琼剧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雄浑广阔的背景下,以海南文化为基础,并且经过传入海南的中国戏曲各剧种的碰撞、交流和融汇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古老剧种。

  • 标签: 琼剧 起源 发展 探索
  • 简介:2012年12月19日,由政协全围委员会京昆室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办的《李瑞环谈京剧艺》出版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京昆室主任、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蒋作君,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张凡,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张国祥、李世济、叶少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杜近芳等全国政协京昆室成员及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 标签: 出版座谈会 京剧艺术 李瑞环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京剧表演艺术家
  • 简介:歌剧形成于16世纪末意大利,是结合音乐、诗歌、戏剧、舞蹈和舞台艺术等要素,以故事情节为基础,以歌唱为主体的一种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由文学艺术家组成的社会团体“卡梅拉塔”(Camerata)之中。当时一些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如卡契尼、佩里等人)经常聚集在撒乔瓦尼·巴尔迪伯爵家中讨论艺术理论问题,他们热心于恢复古希腊戏剧,力图创造出能将诗歌、戏剧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生动艺术,从而使得歌剧诞生。事实上,欧洲人认识中国戏曲艺术远远早于中国人认识欧洲歌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戏曲比歌剧产生得早、传播得早。欧洲曾一度有过中国文化热,就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把中国传统戏曲称为“歌剧”。

  • 标签: 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 古希腊戏剧 欧洲歌剧 文学艺术家 国歌
  • 简介:将鲁迅论梅兰芳及京剧艺放置于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发展整体进程中加以研究,我们会更为公允地理解鲁迅的论说,同时也把握到贯穿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史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对戏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戏曲作为民间文化的被改造及戏曲与更广大的民众之间的关系等等。鲁迅的论说对我们今天思考中国戏曲的现状和未来仍具有重要启示。

  • 标签: 鲁迅 梅兰芳 京剧艺术 戏曲改革
  • 简介:作为孤岛剧坛的中流砥柱和战后剧运中坚,上海剧艺社在导演艺术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点.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某些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对舞台情调整一性的追求是其总体特征,对导演格调多样化的探索是其基本成绩,剧作处理的中庸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演的艺术视野.挥之不去的政治化阴影则从一个侧面干扰着艺术家的舞台创造。

  • 标签: 上海剧艺社 导演艺术 特点 局限
  • 简介:艺术的"丛林"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亡,首先是它的不可替代性的丧失;任何一种发展的停滞,也一定与不可替代性的退化、泯灭有关。话剧艺的不可替代性,主要由在场性、便捷性和厚积性构成。无论着眼于理论推导还是当下的成功实践,张扬以在场性、便捷性和厚积性为主要内涵的不可替代性,是话剧艺求生存、谋发展之正道。

  • 标签: 不可替代性 话剧艺术 生存与发展之道
  • 简介:本文选择从戏剧艺入手,采用总——分——总的分析方法,通过已经公演的舞剧来剖析戏剧艺在舞剧创作中的作用,以便能从中总结经验,借鉴学习。

  • 标签: 三大戏剧艺术 间离法 戏曲元素 作用
  • 简介:摘要歌剧《原野》是根据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成的一部四幕歌剧。创作于1987年,首演于北京,1992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艾森豪威尔剧院演出,这也是在国外上演的第一部中国歌剧。《啊,我的虎子哥》是话剧《原野》中的精彩唱段,本文主要结合作品的年代特点、内容、风格及其在《原野》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作品演唱要注意的问题,演唱中的二度创作等相关问题。

  • 标签: 创作背景 艺术特点 演唱技巧
  • 简介:歌剧的“民族性”与“时代感”,向来是我国歌剧工作者长期探索并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中国歌剧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程,民族歌剧作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直到新中国初期才真正具备了自己的品格,它在吸收并融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歌剧、话剧等表演艺术的先进经验,并在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唱法为中心、在演唱与表演中寻求平衡、在写意与写实中充分化合的显著特征。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和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学品格,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且影响深远。

  • 标签: 戏曲表演艺术 “民族性” 民族歌剧 时代感 中国歌剧 实践过程
  • 简介:我是一位年过六旬的京剧老演员。虽非出身梨园,但我自幼被京剧的魅力所感染,深信自己绝不亚于梨园业内子弟。我的父母均为超级戏迷,记得我从上小学起就已加入了通宵排队购戏票的人流。那时有幸在剧场观看了《赤壁之战》、《柳荫记》、

  • 标签: 京剧演员 京剧艺术 传统 《赤壁之战》 《柳荫记》 梨园
  • 简介:早期的录音:拜罗伊特、柏林、伦敦、维也纳(1913-1938)其实早在声学录音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对瓦格纳这样的庞大作品跃跃欲试701913年,阿尔弗雷德·赫尔茨(AlfredHertz,1872.1942)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帕西法尔》片断。他最著名的经历莫过于1903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帕西法尔》,从而打破了此剧只能在拜罗伊特演出的禁令。

  • 标签: 歌剧录音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柏林爱乐乐团 版本 王国
  • 简介:歌剧重唱在西方歌剧中承载着叙述剧情、发展剧情、抒发情感、激发矛盾、引发高潮等艺术功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增加了歌剧的戏剧性。对不同版本歌剧重唱的音乐诠释比较研究对后来者的演唱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经典重唱——第一幕结尾的爱情二重唱和第四幕结尾的四重唱已成为许多中外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本文通过版本介绍、音乐表现比较、声部平衡比较、舞台编排比较等方面对这两个重唱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演唱该剧中的重唱的声乐学习者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

  • 标签: 歌剧重唱 《艺术家的生涯》 音乐诠释
  • 简介:由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作曲的三幕歌剧《茶花女》(LaTraviata)作于1852-1853年,脚本由皮亚威FrancescoMariaPiave)改编自小仲马(AlexandreDumasfils)的同名小说《茶花女》。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1856年上演于伦敦和纽约。《茶花女》又名《堕落的女人》(TheFallenWoman)、《误入歧途的女人》(TheWomanGoneAstray)。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上流社会最有名的交际花维奥莱塔(Violetta)在一次派对中爱上了青年阿尔弗雷德(Alfredo)。

  • 标签: 《茶花女》 歌剧 巴黎 选曲 告别 19世纪
  • 简介:《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向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记者的林漫(原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员)写信告诉鲁艺院长周扬这个故事。周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 标签: 《白毛女》 集体创作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日报》 公演
  • 简介: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重点剧词的强调,对人物整体经历和命运的设计中能够揭示出来。不仅如此,众多评论家的全方位解读,也使得歌剧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寓意内涵,包括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断地成为重要的话题。瓦格纳呈献给世人的这部复杂、如谜一般的经典作品,也将随着它的广泛上演展现出更为多样的思想内容。

  • 标签: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思想寓意 基督教 佛教 种族主义
  • 简介:自1958年6月15日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出以来,中国电视剧己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尽管中国电视剧起步较西方晚了近30年,但如今,中国己成为世界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内地电视剧在经历了初期直播时的懵懂探索后,如今,己进入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品质精良的大繁荣时期。

  • 标签: 电视剧创作 艺术交流 两岸四地 世界 中国电视剧 展望
  • 简介: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是意大利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了歌剧,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非常熟悉的一部作品。本文将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历程和歌剧《茶花女》进行分析。

  • 标签: 威尔第 歌剧 《茶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