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1995年夏,我区考古人员在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羊山1号辽墓壁画(图一),面积为132×135厘米,内容为墓主人的重要生活。图中,墓主人倚坐在木椅上,其左侧为一名发契丹男侍,手捧唾盂;右侧为两名汉装男侍,...

  • 标签: 西瓜籽 敖汉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契丹人 辽上京 《松漠纪闻》
  • 简介:湖北鄂州城子山遗址地处鄂东长江以南地区,其文化堆积的年代大致可分为石家河文化早期、西周中期和西周晚期。2012年7月至9月,在发掘遗址的同时进行了土样的采集和漂洗,发现了一批石家河文化早期和西周中期的古代植物遗存。此次浮选共计采集样品67份,共发现了4733粒炭化植物遗存,包括3771粒稻米(Oryzasativa)、200粒粟(Setariaitalica、10粒非农作物种子(weeds)和17粒失去了鉴定特征的残碎种子,此外还有735粒炭化稻谷基盘(ricespikeletbase)。浮选结果显示,城子山遗址在石家河文化早期和西周中期应该都以稻作农业为主,至迟到了西周中期开始对粟进行利用。

  • 标签: 城子山遗址 石家河文化早期 西周中期 植物考古
  • 简介:申明铺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遗址堆积从仰韶文化时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发掘过程中从不同时期的灰坑中浮选出了41份植物炭化遗存,分别来自龙山、西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共发现炭化果实、种子380粒,其中包括粟(Setariaitalica)、黍(Panicummiliaceum)、小麦(Triticumaestivum)、青稞(HordeumvulgatevaEcoeleste)、水稻(Oryzasativa)五种农作物的炭化籽粒及1粒疑似大麦(Hordeumvulgare)的颖果。其他可鉴定的种属还包括野大豆(Glycinesoja)、紫苏(Perillafrutescens)、芸苔属(Brassicasp.)、萝卜属(Raphanussp.)、石荠苎属(Moslasp.)、拉拉藤属(Galiumsp.)、车前属(Plantagosp)、狗尾草属(Setariasp.)等。浮选结果表明,龙山及春秋时期,粟均为最重要的农作物,但小麦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至战国时期,小麦已与粟并列,成为主要作物之一。

  • 标签: 申明铺遗址 浮选 植物遗存 古代农业
  • 简介:准格尔地区自晚奥陶世抬升以来,经过1亿多年的风化剥蚀,到晚石炭世复又下沉.海水时侵时退,为植物的繁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并生成巨厚煤层.成煤植物从早到晚分为欧美、华夏植物群过渡类型、华夏植物群早期类型和华夏植物群繁盛期类型,伴随着植物的发展与演替,环境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 标签: 准格尔煤田 成煤植物群落 环境变迁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为了科学评价照明光源对黄色植物染料染色丝绸的褪色影响,也为了给博物馆此类丝绸文物展陈的照明设计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设计光照老化实验的方法模拟丝绸文物的光老化过程,研究了卤素灯、荧光灯及LED对黄檗、槐米等黄色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样品的褪色影响。结合色差分析,从染料耐光牢度、样品反射光谱及光源发射光谱等多个角度对染色丝绸的褪色进行了分析。借助液相色谱分析了光老化前后染料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含蓝光能量高的荧光灯和LED对黄色染料的损伤严重,蓝光能量少的卤素灯影响较小;色谱分析确定了染料的光老化前后的有效成分,推测了光老化反应的褪色机理。

  • 标签: 丝绸 黄檗染料 槐米染料 光老化
  • 简介:石器和植物残体的相关研究证明,脱粒板曾大规模应用于近东地区。为探索古代中国或远东是否也曾使用过这种工具或类似工具,本研究对何郢遗址植物残体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周遗址存在切割形态植物残体的证据,以此推测类似脱粒板的农具在商周时期曾被使用。无疑,这一发现对我国古代农作物的脱粒加工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可望深化我国农业考古的探索。

  • 标签: 植物残切割形态体 脱粒板 何郢遗址 脱粒工具
  • 简介: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中原地区龙山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本文主要针对2007、2009年度该遗址龙山晚期的浮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两次浮选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粟(Setariaitalic)、泰(Panicummiliaceum)、稻谷(Oryzasativa)、大豆(Glycinemax)、小麦(Triticumaestivum)等,其中,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均居首位,稻谷和黍相当,大豆略低。此外,藜(Chenopodiumalbum)、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苏(Perillafrutescens)等出土较多,藜、小型豆科表现出不成熟的特征,推测可能与“藜藿之羹”相关;紫苏存在集中出土现象,颗粒饱满,有栽培的可能。通过对炭化植物遗存出土密度的分析,发现壕沟及夯土基址局部有植物遗存富集现象,以夯土基址为核·心的发掘区炭化遗存含量整体偏低,与发掘者推测的祭祀设施“珲”相吻合。

  • 标签: 瓦店遗址 龙山晚期 浮选 旱作 稻谷
  • 简介:在农业粮食中细菌、白蚁和线虫是影响产量的三大因素。化学杀虫剂尽管有见效快的优点,但是它对植物、土壤和动物有一定危害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昆虫的抗药性。多年来,植物精油在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植物 杀菌作用 精油 线虫 白蚁 生物
  • 简介:植物对土遗址作用的研究中,鲜有就真实的遗址来展开调查,以及讨论植物给土遗址带来的负作用及其机理。为此,本研究选取西安地区大型土遗址秦阿房宫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查结合样带法、图像分析法并采集土样,开展对遗址区植物分布、根系产生的裂隙和土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土遗址病害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植物根系作用,加之雨蚀、风化作用及人为破坏的叠加作用,使遗址保存面临严重威胁;其中酸枣、臭椿等萌生树种所产生的根劈裂隙及植物根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现存土遗址由植物以及风雨作用而引发的主要病害,其类型包含了边缘夯土的基础掏蚀、洞穴遗存、开裂坍塌、冲沟发育、表面剥蚀,这些是阿房宫遗址面临的主要威胁,也是半干旱地区土遗址存在的特有问题。研究结果既有助于揭示植被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又能为土遗址保护的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标签: 植物 大型土遗址 病害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更新世末期的采食者拓宽了他们所利用资源的基本结构.在食谱中新增加了多种动植物食物,正是在生计上的这一“广谱革命”促使了狩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的过渡。新的研究显示,在亚洲西南部,人类对种类多样的植物性食物的利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类在开始驯化植物之前存在着一段强化采集食物资源的漫长历史。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晚期 食物资源 植物性 利用 人类 北方地区
  • 简介:通过对2007年八里岗遗址浮选结果的定量分析,显示浮选仪和小水桶两种方法时浮选数据影响不大,其结果具有可比性:不同的计量方式和统计方法可以反映出一批数据的不同特征和考古学信息,故在处理数据时需根据其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这对于今后的植物考古研究设计样品采集、提取的方案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炭化植物遗存 浮选法 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