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1)但道教的根柢又是什么呢?先生没有说。我则认为:道教的根柢在民族、在民众。这是不是篡改鲁迅先生的观点呢?绝对不是。这不过是沿着鲁迅先生的思路,说出了先生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而已。弄清楚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道教及其传承千余年的文化,有着十

  • 标签: 道教 民众基础 民族文化 中国 民间信仰
  • 简介:<正>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咧

  • 标签: 根柢 殷仲文 产育 晋朝 表出 可以说
  • 简介:为什么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呢?其原因是:道教主张“因循自然”之道,人类要生存,必须顺应自然。但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又必须改造自然。然而入创造新世界的智慧和力量,是在顺应、遵循、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前提条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遵循自然”这一人类总精神下,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思想积累,有了一整套思想体系,派生出很多思想、意识、心理、观念、处世哲学和意识形态,渗透到时时、处处、人人。

  • 标签: 道教 中国 意识形态 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 自然规律
  • 简介:《孙子兵法》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柢:农耕文化与军事文化合一的社会生存与发展方式,农业文化为主的多种经济文化并存方式是其产生的客观土壤;原始的战争预测术衍生的军事谋略思想,《易经》中的军事哲理思想,春秋中叶以前论兵专著中的思想以及诸子百家的论兵之理是其产生与成熟的文化之源。孙子正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千百年积累的战争经验、军事原则而创作出兵学经典《孙子兵法》的。

  • 标签: 《孙子兵法》 农耕文化 军事文化 《易经》
  • 简介:在我国,历史意识是一个内涵模糊而又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尽管与“历史意识”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其的专门研究仍然相对薄弱。对于历史教育研究者来说,历史意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研究对象,因为历史学习过程的决定性要素是学习者的动机和能力,把握学习者的理解水平、方式、相关因素和状态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 标签: 历史意识 历史教育 内涵 特征
  • 简介:不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直到现在,好多社会问题都源于还在深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老一代学者在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都饱含蕴含着一种个人价值理想与人文精神指向,具体表现为对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上个世纪20、30年代,有一批知识分子、文化人深入到乡村里开展实地研究,也曾试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穷问题和农民问题——其解决之道的切入点就是:对农民进行文化启蒙教育。亦如经典作家所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 标签: 乡愁 原生态文化 城市化 空心村
  • 简介:长期以来,学界较多注意到了来知德的易学贡献,却少有人关注和阐发来知德的儒学思想,遑论来氏学术的整体逻辑。事实上,来知德首先是一个儒学理论上颇有自得之处的大儒,其次才是卓有建树的易学大家,而贯穿其儒学和易学的理论基础则是太极之学。来氏太极之学以理、气、数三概念为基础展开哲学建构,简言之,理为本体,理不离气,有气则有数,理气数结构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太极之学进入来氏儒学论域,既以理、气、数解释宇宙、社会和人生,又以理气存在论为基础展开理欲之辨,进一步提出格物克己、躬行明德的修养方法,并指出天理流行境界为修养归宿。太极之学进入以来氏易图学、来氏易象学和来氏义理易学为基本构成的来氏易学论域,太极之理成为来氏义理易学的目标和归宿,太极之气成为来氏易图学、来氏易象学的基础,太极之数(象数)成为来氏易象学的建构基础和基本内容。而从思想渊源看,来氏太极之学整合并发展了邵雍太极观和朱熹太极观,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来知德 太极 儒学 易学 邵雍 朱熹
  • 简介:摘要: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理念,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审慎、克己奉公、谦和待人等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道教倡导追求长寿、养生保健,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对中医药、气功、太极等传统医疗和养生方式产生了影响。此外,道教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绵延不绝。

  • 标签: 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观
  • 简介:诗人的灵魂在梦幻中盘旋,这梦幻的烟云肇源于乡土和大地的蕴含的蒸腾。他的生命根植于乡土又超越乡土,屹立于大地之上又呼吸着世纪之风。他的诗歌置身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文化历史语境中,从生命本体和根柢出发,把本土性与现代性有机融汇,在人生与自然的大面积呼应中,便生长出一种意蕴丰厚而又独特的艺术风姿。

  • 标签: 生命本体 现代转型 乡土 开花 诗集 历史语境
  • 简介:在经过近三年艰苦的写作及修订之后,向志柱推出了他的首部学术专著———《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一版)。其实,在此之前,他已陆续以论文的形式,把诸多章节先行发表于《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明清小说研究》等10多种重要学术期刊,并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和摘要,又先后获得2007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和2008年度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可以说,他的研究及其成就已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自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来,古典小说研究日趋学科化,并且臻至成熟的自觉状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