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任二北先生集的《敦煌曲录》(简称)《录》),自一九五五年出版以来,历时已三十余年。此书之问世,正如者言,并非定本,但却集录了敦煌词曲五百四十五首,为研究我国文学史,尤其是词学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者曾据罗振玉《敦煌零拾》、朱祖谋《疆村遗书·云谣集》、许国霖《敦煌杂录》、刘复《敦煌掇琐》、冒广生《新(?)云谣集杂曲子》、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北京图书馆钞敦煌卷子、郑振铎《世界文库》或《中国俗文学史》、卢前《敦煌文钞》、周泳先《敦煌词掇》、唐圭璋《敦煌唐词释》及《云谣集杂曲子释》、傅芸子《敦煌俗曲之发现及

  • 标签: 敦煌文书 敦煌卷子 校释 校录 敦煌遗书 王化
  • 简介:武英殿本《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云:“(建中三年四月)朱滔、王武俊与田悦合从而叛。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以军兴庸调不给,请借京城富商钱,大率每商留万贯,余并入官,不一二十大商,则国用济矣……甲子,诏京兆尹、长安万年令大索京畿富商,刑法严峻,长安令薛苹荷乘车,于坊市搜索,人不胜鞭笞,乃至自缢。京师嚣然,如被盗贼。”(刘晌等:《旧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王呜盛《十七史商榷》卷七三《新旧唐书五》“荷”条认为,此文“荷”一语的“”当做“杖”,(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上海文瑞楼本)但未云所据何本。

  • 标签: 《十七史商榷》 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唐书》 中国书店 王鸣盛 富商
  • 简介:本文是、的续篇,文中对校理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后汉纪》 校汉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被认为是"目前的最佳版本",但存在的问题颇为不少.本文仅就其标点、校勘方面的问题举21例予以辨正.

  • 标签: 《梁书》 标点 校勘 辨正
  • 简介:本文为校勘《尚书注疏》割记之赓续,所版本包括敦煌写本、唐石经本、宋刊单疏本、宋刊八行本、宋刊经注本、宋刊纂图互注本、宋刊魏县尉宅本、蒙古平水刻本、元刊明修十行本、明永乐刻本、明嘉靖李元阳刻本、明万历北监本、明崇祯毛晋汲古阁刻本、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清嘉庆阮元刻本等,分为五十题,主要讨论各本校雠改字及讹、脱、衍、误,各本特点及源流递嬗关系。对日本山井鼎、清儒浦镗、卢文招、阮元、近人张钧衡等校勘之得失多有论辩。

  • 标签: 尚书注疏 版本 校勘
  • 简介:周代天子、诸侯使用多字谥并不少见,文献记载周代同一历史人物的谥号,有时是多字谥,有时是多字谥的省称。由于对多字谥省称现象缺乏足够认识,一些学者在校释文献时,对于同一人物的不同谥号,或认定其中必有误载,或改动原作的谥号,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这些不同的谥号,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为多字谥省称的可能。在没有更多的确切材料予以证明之前,仍需阙疑待考。

  • 标签: 周代 多字谥 省称
  • 简介:本文为校勘《尚书注疏》各本之札记,包括宋刊单疏本、宋刊八行本、宋刊魏县尉宅本、蒙古刊平水本、宋刊纂图互注本、元刊明修十行本、明刊永乐本、李元阳本、万历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清刊殿本、阮元本等,分为四十八题,主要讨论各本讹文、脱文,各本特点及流变递嬗关系。对清儒顾炎武、卢文招、阮元、段玉裁等书得失亦有讨论。

  • 标签: 尚书注疏 版本 校勘 避讳
  • 简介:张驽《朝野俞载》(下称《俞载》)“皆纪唐代故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治唐代文史的重要典籍。此书还保存了不少当时的口语词,对於研究唐代词汇史、特别是唐代前期词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唐代前期 校补 史料价值 词汇史 口语词
  • 简介:《全元文》是近年来古籍整理研究的重大成果。以其包罗宏富、规模宏大,泽惠学人,但正因其规模浩大,难免美中不足,本文指出其混入金人作品、署名不当、漏辑、版本选择不善四个方面的问题,为完善该书献一己之力。

  • 标签: 全元文 校刊 辑补 底本
  • 简介:《太平经》是东汉道教徒作的一部重要文献,全书大体用口语对话形式写成,通俗浅显,有许多地方反映了当时俚俗间汉语汉字的使用情况,是汉语史研究的宝贵材料。汉字的特点是字形和意义密切相关,每一个词都有确定的写法,但是文字在使用往往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民间流传的文书中,尤其容易发生。从用字上来看,《太平经》的用字大体是比较规范的,但是,也有不少俚俗的用字。其中有些是先秦以来习用的通假字,也有不少其他文献并不习见的用字字例,其中有的可归于通假范畴,有的却只是文字使用或传抄的讹误。《太平经》今存一个残本和

  • 标签: 《太平经》 汉语汉字 校读 汉语史研究 对话形式 通假字
  • 简介:学者们认为,慎到是由道转法的关键性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特定地位。近释《守山阁丛书》本《慎子》及其佚文,偶有所获,此特作札记数则,以就教于方家。1.走背跋■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威德》)按:据上下文意,两'走背'下当点断,为动补结构。'背'疑通'踣'。'背',《广韵》蒲昧切,'踣',《广韵》蒲北切,二字古音同部,又同为唇音。'背'之通'踣'犹如'背'之通'倍'。《说文·足部》:'踣,僵也。''走背'当指足已走得僵硬不活动,非药物之医治不能继续行走。

  • 标签: 慎子 中国古代思想史 《广韵》 特定地位 动补结构 关键性人物
  • 简介:保存于《南宋馆阁录》的南宋秘书省"雠式",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一份古代国家藏书机构有关书籍校点的工作细则.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代馆阁典籍收藏整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雠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研究,往往被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史上最早确定的较为完整的校勘条例"、"宋代校勘学向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标志着中国古典校勘学到宋代已成专门之学".

  • 标签: “校雠式” 南宋 秘书省 藏书机构 工作细则 书籍校点
  • 简介:18名学生,两个年级,最大的12岁,最小的5岁。这是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1977年,李自发从淮北市新蔡镇蒋町小学李庄复式班前任老师手里接过教鞭,30年里共有200多名孩子接受教育,100多人因此而走出大山。

  • 标签: 接受教育 复式班 淮北市 老师 学生 年级
  • 简介:《降魔变變》是《敦煌变變集》重要的一篇,後来我们在《敦煌变變校注》作了较为详细的汇汇注。然而,由於“原卷”第二段(胡适旧藏)真迹以往一直未见,所以有些很重要的文字没有机会核实,致使録文不能尽善尽美,实感遗憾。

  • 标签: 《降魔变文》 中国 文学研究 《敦煌变文集》 古体小说
  • 简介:<正>《孔丛子》乃世代通行之书,至今无人为之系统整理.唯清道光间金山钱熙祚为之校勘,文句多有改动,然可商榷者仍多.今读《孔丛子》所得数条,书录于案,以就教于方家.《嘉言篇》:“苌肱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其状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履”,明钟惺评本作“礼”.按:“躬履”于此无意,当从钟惺本作“躬礼”.“躬礼”谓躬身施礼,犹言敬也.《旧唐书·曹华传》:“华令吏曰:‘邹、鲁,儒者之乡,不宜忘于礼义.’乃躬礼儒士,习俎豆之容,春秋释奠于孔庙,立学讲经,儒冠四集.”

  • 标签: 《孔丛子》 宋本 校证 钟惺 梁丘 水饮
  • 简介:从充满青春活力的不伙子到头发花白的教师,弹指间,汪来九扎根黟县宏潭村毛田小学已经35年,由于人口稀少,毛田小学只能配备一名教师,于是治理整顿来九既是校长,又是语文、自然、音乐、体育甚至学前班等备课的老师,这期间,他多次放弃上调机会,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赢得了“深山红烛”的深情赞誉。

  • 标签: 治理整顿 学前班 教师 毛田小学 校长 语文
  • 简介:对敦煌文牒中一批难词辨析确义,校正误字.这些词语与《汉语大词典》对比,它们有补充新义,纠正误释、提前时代等意义.

  • 标签: 敦煌 文牒 校释
  • 简介:二十四史之《魏书》,编纂历时百余年,篇卷形成年代不一,因政治需要,最终成书匆匆,虽魏收题名作者,未必一一审定推敲。人名、地名或此卷与彼卷异、或纪与传不同,当讳字此卷讳而彼卷不讳,均不少见,历来号为芜杂。加上流传过程残佚已甚,後人补以他书,更增史文舛互。至于抄写、版刻新增讹误,亦在所难免。

  • 标签: 《魏书》 校读 二十四史 形成年代 政治需要 流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