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汤汉(1900—1988)是中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他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在柏林大学哲学系药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先后在山东大学、北洋大学工学院、华西协合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从事药学、化学和化工专业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他是中国早期对中药进行生药研究、化学研究及药理研究的学者之一。同时,他长期兼任药厂职务,指导药品的实际生产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组织领导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防化学毒剂研究。此外,汤汉的贡献还体现在药典编写、教材编审、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对汤汉一生的工作进行详细考察,分析汤汉的工作在中国化学史、药学史上的贡献及意义,能够体现出以汤汉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的思想和精神。

  • 标签: 汤腾汉 药学 化学
  • 作者: 文/徐兴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3期
  • 机构:前几天喝酒,又谈起了阿财,关于阿财的故事,我虽然只讲述了几十分钟,但是在思绪上,时间的跨度却划过二十多年。我突然间想,不知不觉阿财离开这世界也有三四个年头了,不知道现在还会有多少人记得他这样一个,在人世间认真地生活过的,平凡而又渺小的人物。于是,在宿夜的酒醒以后,我心底里就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催促着自己:认真起来,不要懒,去写写阿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Q正传》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及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中 Q的形象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展示能够深刻的揭示出中国人存在的劣根性。这篇文章在以中国农村社会矛盾以及阶级关系背景之下,深刻描述出了 Q这一典型的形象,让读者能够重温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并且能够批判和揭露中国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一个病态的社会。本文将主要针对《 Q正传》中的 Q形象进行分析和了解。 关键词: Q; 精神胜利法 ; 典型意义;形象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0岁女性因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胶囊(80万U/粒),每晚置阴道穹隆处1粒。首次用药后5 h,患者出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发热(体温38.5~38.9 ℃)等流感样症状;24 h后再次用药1粒,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停用该药并行物理降温。停药第2天患者体温降至37.5~37.9 ℃,第3天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减轻,第4天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干扰素α 投药,阴道内 发热
  • 简介:摘要:语是现阶段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文化,沟通,交流方面全球化的愿望已经逐步被实现, 语作为联合国规定的常用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语笔译所涉及到的技巧和要点是人们在语翻译领域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语翻译的笔译要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语笔译规范性提升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鲁迅先生创作的诸多作品中,Q这个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国文学史上,Q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他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常态,体现了封建文化背景下中国国民的性格弱点,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创作情感,有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本文先分析Q的艺术形象,接着分析造成Q艺术形象的根源,意在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 标签: 阿Q 艺术形象 鲁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胶囊对宫颈糜烂合并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合并 HPV感染患者 10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定期随访,研究组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糜烂疗效及 HPV疗效。结果 研究组宫颈糜烂总有效率为 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 HPV感染总有效率为 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合并 HPV感染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颈糜烂 HPV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加曲班联合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1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各有 55 例患者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 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治疗组采用 加曲班联合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采用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 组 患者的治疗 总有效率 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 92.73% VS 78.18% ) ,差异 有显著性 ( P<0.05 )。两组治疗后 血清炎症因子观察指标 水平均低 于治疗前 ,差异有 显著性 ( P<0.05 )。 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观察指标 水平 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 显著性 ( P<0.05 )。 结论 加曲班联合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临床推广 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炎症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不断增高,而老年人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睡眠改变,甚至发展为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目前,关于尔茨海默病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有关睡眠与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也不清楚。本文通过阐述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从与睡眠中枢相关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学说、神经递质系统失衡假说、昼夜节律紊乱机制等多方面探讨两者的关联机制以及临床现有治疗方案,旨在为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有效治疗及延缓尔兹海默病的进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